如何促进项目化学习与学科融合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10-1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 言 宏

2022年4月,教育部颁布新课标,明确要求“开展跨学科主题教学,强化课程协同育人功能”,以及“各门课程用不少于10%的课时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学科项目化学习是项目化学习常态化的必然要求,而教师学会进行微型研究可以助力项目化学习。

2022年9月,“浙江省项目化学习展示月活动”聚焦育人理念,深化学科教育教学改革,展示学科项目化学习实践经验。“上城—西湖‘学科项目化学习’联合论坛”和“项目化学习中的微型研究”是此次展示月的两场活动,综合区域、学校、学科等多个层面,聚合行政、专业、实践等多方力量,共同探讨学科项目化学习的具体实践,分享区域推进、学校实施和学科实践的经验智慧。联合论坛分设中小学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综合学科、道德与法治·历史与社会六个分会场,着力研讨学科项目化学习的关键特征和学科课堂教学样态,通过区域推进报告、课堂教学展示、教师案例分享、项目化成果展示、观点碰撞、专家指导等多种方式,探寻本质,挖掘要义,形成共识,促使日常课堂真正走向“素养立意”,促进学生认知学习与社会性成长的结合。

如何理解项目化学习与学科融合,教师如何用微型研究助力项目化学习,成为此次活动探讨的重点。

在省教育厅教研室教研员牛学文看来,项目化学习与学科融合,最关键的是必须依据学科课程标准。因为学科项目化学习首要特征是学科属性,指向学科核心概念的整体理解,所以必须基于学科课程标准,可以高于学科课程标准,但不能脱离或违背学科课程标准,其基本做法就是实现国家课程地方化或校本化,使国家课程与当地实际或本校特色有效对接。

教育厅教研室副主任喻伯军认为,融合要基于新课标,把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以项目化学习丰富学教方式。如科学学科的项目化学习,最主要的是要设计好项目,体现科学知识的迁移应用。要借鉴、融入项目化学习的要素,丰富科学教学的手段和方法,提高教育的价值,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更好的学习平台。

杭州市西湖区教育发展研究院教研员王伟觉得项目化学习和语文学科融合,最关键的是应该在真实或模拟的语境中,精心设计项目学习任务,整合相关课程资源,通过综合、开放、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落实语文核心知识,习得语文关键能力,形成语文核心素养和人文价值观念。

关于学科项目化学习常态化,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学院曹建军提出“从学科外的独立课程走向学科内的教育思想”的观点,他认为项目化学习作为解决分科教学弊端的学习方式,提供了育人方式的新选择,受到了大家的关注。但在新课标颁布前,项目化学习一般作为学科外的独立课程游离于国家课程之外,显然不利于项目化学习的常态化推进。

为了正确理解学科项目化学习的要义,可以用“1+N”来表示学科项目化学习的学科关系,其中“1”表示主学科,“N”代表其他学科。学校可组织的某些类似于“N+N+N+……”的特色课程,如改造教室行动或童玩节等,只有“N”没有“1”就不能算学科项目化学习。当然,我们也要避免回到老路——过分学科化,所以这里的关键就是必然要有其他学科的内容,否则就变成了学科活动化或者学科情境化。即以“1”为主,但“N”不可缺少。

当然,要推进项目学习的常态化,更为重要的是,应该活用项目理念,实现学习方式的“项目化”。从某种意义上讲,全面推进项目化学习,其目的实际仍为改变学教观念,改善学习方式。比如,学生不仅仅习得了知识技能,更学会了策划、组织、管理、协调、妥协、发现、欣赏、分享;教师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走下讲台,走出教室,与学生一起做事、一起学习。于是,学科育人的功能就能得以充分体现。

“研究要切口小而真、研究成果实且可推广。”杭州市西湖区教育督导评估中心鲍雯雯博士认为,她希望研究对于教师自身项目化学习设计和实施能力的提升有显著效果,且都具备辐射价值。

杭州市基础教育研究室办公室副主任萧琪认为,让微型研究成为教师“内生发展”的不竭源泉是项目化学习实践价值的重要部分。教师要从“确定研究方式”“规划研究过程”“注重工具使用”“提炼核心策略”四个方面做微型研究。她建议,教师在做微型研究时还要注意精选问题、精读文献、精研方案、精准提炼,不断促进自身内在发展,成为研究型教师。

“微型研究一般是基于教师内驱的自觉研究,是深度实践的基础。聚焦真思考,回应真问题。”省教育厅教研室副主任张丰认为,可以从聚焦问题、系统思考、方法支架三个方面观察微型研究工作,并强调实践应具有专业性、实践性、聚焦性、实用性、积累性、反思性等特点。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