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思维限制了教师的写作想象力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12-0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池沙洲

每个人在义务教育阶段都学过写作,因此,教师往往容易给人一种“很会写文章”的印象。

但实际上,报刊和自媒体上那些逻辑性、思想性、学术性等画出完美的六边形,并具有超强传播性和广泛社会影响力的文章,出自中小学教师之手的并不多见。

而据一些教育专家之见,当今一线教师的专业写作普遍风格干瘪、内容贫乏,同质化倾向严重。

当然,教师最容易找的理由是:忙。

但是在眼下这个高度内卷化的社会,除了退休或赋闲在家的人,要找一个“不忙”的职业真的太难。与其他行业相比,教师也不是特别有资格说忙。

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最近,我听了两节小学语文校内公开课(研讨课),隐隐感觉到,一部分教师写作能力的贫弱,也许就跟这种教研方式有一定关系。越是盛行公开课的地区或学校,教师的写作水平提升的障碍越大。

整个教研活动准备认真而充分,设置了上课、说课、评课和写课指导等全流程环节,还安排了两位教师充当“课堂观察员”,对每节课师生问答的次数、覆盖率和有效性等数据进行统计,巨细靡遗。

参加者均为教龄5年内的教师,通过抽签,临时选取课题和班级。这使得两个团队上课的条件非常公平,情境也非常真实。

无论是上课的两位教师,还是负责评课环节的教师,都表现出相当的自信和娴熟。然而,到了新增设的“写课指导”环节,大家基本上就处于无欲、无感、无语的状态。

也就是说,教师们普遍没有写作的意愿,也不知道怎么写和写什么,他们情愿多上几节课,也不愿意多写一篇文章。这种情况应该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首先,教师们不了解教育专业写作的一些基本常识。

屈指一算,新课程改革到今天整整20年。我本以为,其中的大多数基本理念早已深入人心。叶澜教授的名言“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能成为名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则可能成为名师”,应该把教师的耳朵都磨出了茧子。

然而,我与这些从师范学院毕业不久、新上岗的教师交流了一下,发现他们竟然不知道“反思”“预设”“生成”等概念。这让我深感震惊。

在场的教师只知有“教学案例”和“学科论文”的说法,却不知有“教学反思”这种重要的教育专业写作体裁,难道真的是被叶澜教授说中了?

“三年”比“一辈子”更快捷,但“成为名师”也许并非大多数教师成长的目的,他们一般会在“关键时刻”憋出一两篇貌似论文的东西,就直奔评职称等功利性目标而去。

其次,教研活动以公开课为核心,但公开课缺乏问题意识。

一堂课,绝不可能没有一点问题。当天的课堂中,自然也有大大小小的问题。

比如,教师简单地否决了班级中唯一一个男生提出的异议。

这个男生坐下后,心情落寞,无心上课。“课堂观察员”忙于统计各种数据,却忽略了这个男生的情绪表现。

试想,假如一个成年人不被周围的人认同,孤立无援,是何心情?何况一个10岁的、世界观还没有成熟起来的孩子。

如果教师在提问环节中,稍加一些安抚或者鼓励的话语,情况应该会好很多。

教师们所讨论的是一些细枝末节:知识点多放一些还是少放一些,某个知识点放在前面还是放在后面,等等。

一节课中除了传授的知识精确性需要保证,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兴趣激发、思路演绎、价值观建立等。尤其在小学阶段,重视这些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将会深刻影响到学生的日后——自主学习习惯和优良学习品格的养成。

再者,教研活动中的所思所言所为,紧紧依附于若干权威性意见。

很多教师不论是写文章还是发言,总喜欢戴一顶“高帽子”:现在是《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过去是部编版教材或“双减”政策,要不就是某位领导或名师在近期某次会议上的讲话,再不行就祭出历史上某位大教育家的语录……

反正,不抬出一个权威就不知道该怎么开场,教师们似乎没想过:权威本身是从哪里来的?其实,权威无非是从解决现实问题中总结经验,被众人认同而已,没有那么神圣。

假如新课标或新教材是颠扑不破、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那为什么还要做周期性的修订呢?是谁吃了熊心豹子胆,斗胆修改这金科玉律呢?

道理其实很简单:任何权威性文本都必须符合时代的需要,根据实际工作的情况变化而不断更新。

这些问题不考虑清楚,教师们只能唯唯听命,做起事情来自缚手脚,不敢越雷池一步。

如果说,缺乏问题意识是基础病,那么,盲从权威就是并发症。

最后,点赞式的同伴评价,削弱了教科研的意义。

由于本次活动范围仅限于校内新教师(仅外请一位教研员作专家总结),教师们上台发言的时候,不用作自我介绍,甚至不必自报姓名,因为她们之间都非常熟悉。

这种平时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关系,使得教师们为了顾及同事面子,评课阶段的溢美之词再多也不嫌多。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诚然不错,但教师们谨依古训,在应该提出宝贵意见的时候点到为止。

我理解,这是人之常情,但我又想起还有一句古训“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它告诉大家:有人认真而正式地向你指出问题,是你在成长道路上最好的礼物。

如果说,有了基础病和并发症,那么,“你好我好大家好”式的评课风气就是安慰剂。

公开课的标准就是“完美”,就是为了拿到高分,夺得较靠前的名次。

那么,如果在课堂上遇到预设和生成的冲突,遇到学生回答卡壳等“意外”怎么办?

在公开课上处理真实的问题?谁会这么傻,除非你是高手。

因为,情急之下,问题可能无法解决,余波还会蔓延扩散,直到一发不可收拾,那就彻底歇菜。

赛课可不是教师个人的事情,它肩负的有时是整个教研组,甚至是一个学校的嘱托。

为了让评委不扣分,理性的做法是尽量淡化甚至潜藏危机:有事不接茬、王顾左右而言他,或者选择跳过,直接进入下个环节。而下个环节必须更精彩,精彩到光芒足以掩盖上一个环节的缺憾,足以震撼所有评委,让他们瞬间无法思考,忘记前面不良的小印象。

可这样做,只是掩耳盗铃、一叶障目而已,对学生无益,对写作无益,对教师的自身成长更无益。

这样的公开课就是麻醉剂。偶尔抿一小口无妨,倘若长期猛灌,以为可以续命,损害的将是教科研的良性发展,也会限制教师的写作想象力,使他们写不出像样的、有质量的文章。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