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城市新中心 奋进余杭好教育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12-0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文 澜 穆 芝

2022年是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一年,也是推动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部署要求、加快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年。肩负着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先行区的使命,余杭教育人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聚焦“建设城市新中心,奋进余杭好教育”这一目标,精准发力关键领域、重点环节,攻坚克难全方位提升教育治理水平,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交上了亮眼答卷。

唱响党建引领“主旋律”

10月1日,杭州市余杭区未来科技城海创小学在中共浙江省委党校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徐亮的见证下,正式成立“少年党校”“儿童团校”及“红领巾学院”,通过特色化的思政课程体系,创新开展儿童党史教育,全面加强党、团、队一体化建设,教育引导少先队员听党话、跟党走,让红色基因融入青少年的成长血脉。

在余杭,这样的生动实践并非海创小学独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近年来,余杭区教育局坚定不移推进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以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党旗在余杭区各级各类学校高高飘扬。

为提升学校党建水平,余杭区建立完善“局党委—镇街中心学校党组织—镇街公民办学校党组织”三级管理体制和联述联评联考机制,指导53个基层学校(单位)、幼儿园党组织顺利完成集中换届选举,6所新建校成立党组织,8所学校党组织增补书记(委员),将一批政治素质高、创新能力强、德才兼备的人才充实到党组织领导班子中来,壮大党建工作队伍;抓好民办学校党建,完善4个民办学校联合支部,择优选派36名民办学校党建工作指导员,实现了党组织在所有学校的全覆盖。

余杭以“共富优学”和“清廉琢玉”为抓手,大力推进教育系统清廉学校建设,全力打造清正教风、清新学风、清廉校风的清廉教育生态,良渚第二小学成功入选首批浙江省清廉学校建设示范校。余杭区在全省“童画廉心”活动中获8个一等奖,2所学校获评清廉杭州建设优秀实践案例,3所学校通过市清廉学校示范点评选,4所学校获评市清廉学校优秀案例。

以党建引领为“头雁”,以思政大课堂、大思政课程、家校共思政为“雁阵”的协同思政教育模式,如今也成了余杭教育系统的党建“拳头产品”。截至目前,余杭教育系统已开展“书记上党课”173场、“余教青年说”5期、“红色根脉”师生研学旅行103次,并评选出余杭区优秀思政课教师22名、杭州市最美思政课教师1人,选送国家基础精品课1人次。示范课和典型人物的选树,引领更多学校和教师深入探索思政教育

此外,师生们还走进良渚博物院、杭州国家版本馆、新四军随军被服厂旧址等区内红色场馆,开展“开学第一课”“妙笔绘长征”等活动。身临其境的体验让师生们对历史有了更透彻的感悟。而调动家长资源搭建的“两微一端”全覆盖的网络思政教育矩阵,更是构建了全时全域的思政教育场域,插上了技术的“翅膀”,让思政教育在余杭各校发挥了更全面更立体的影响力。

“五育”并举优成长

2022年秋季,余杭区闲林和睦小学迎来了第三届校园丰收节,学校“和美农场”收成不错,学生们沉浸在秋收的喜悦当中。就这样,通过在校园农场的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实践,劳动价值观在每个学生的心中生根发芽。

和这所学校一样,在余杭区,让劳动教育为学生全面发展赋能成为一种校园常态。该区出台《余杭区中小学劳动教育行动方案》,着力打造“新中心 新劳动”品牌,探索具有“余杭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目前,余杭区共设有8个校外劳动实践教育基地,实现学农、学工、学科全覆盖。以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为根本点,余杭区实施了“润玉”德育、“阳光”体育、新劳动教育、“点亮”美育工程,开展了“五育”并举星级学校评比,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以“一校一品”为抓手,余杭区着力打造美术特色品牌。良渚杭行路小学基于非遗传统的“蓝染”特色、良渚第一小学传承良渚文化的“良渚文创”特色、良渚二小和太炎中学的“陶艺”特色等,都获得了广泛知名度。

今年上半年,余杭区首次推出小学生男子甲组校园足球超级联赛,26支队伍、400余名队员,激战180余场。将赛场搬到每个参赛学校,让喜欢足球的孩子们在熟悉的校园里就能观赏到余杭区校园足球最高水平的联赛。为打造校园足球特色品牌,该区还出台了《余杭区校园足球发展培优方案》,牵手浙江绿城足球学校,力争用3~5年时间,培育一批优秀校园足球队伍。通过阳光体育工程的深入开展,今年,该区新增省市级以上校园足球特色学校9所,获评市校园足球工作先进区,市中小学生体能素质抽测成绩位居全市第二。

余杭教育人坚信,立德树人要从娃娃抓起。针对学龄前儿童,余杭实施幼儿品德启蒙教育。2022年3月以来,余杭区开展“伢伢习德”系列德育创新活动,致力于培育会生活、爱家乡、爱党爱国的新时期余杭好儿童。活动期间,区内35所幼儿园将余杭方言和地方特色文化元素有机融入幼儿品德启蒙教育,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余杭地方特色文化的双重魅力,认定了闲林中心幼儿园、良渚西塘雅苑幼儿园等5个“伢伢习德”实践基地。7月,该区举行以“文明有礼、强国有我”为主题的余杭区“伢伢习德”品牌发布暨活动展演(幼儿园专场),直播点击量超10.44万人次,获得社会各界一致好评。

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高地,余杭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积极打造“数智余杭”新未来,在教育领域更是早早布局,推广人工智能教育。该区的AI夏令营深度践行PBL项目制教学,截至目前共开展7期,中小学生近1000人次参加;通过“AI校长培训”“AI导师培训”“AI教师培训”三级培训体系,累计培训人工智能教师200余人次。多年来,该区已培养出了一批优秀学员,累计获得国家级赛事赛项42个、省级赛事赛项138个、市级赛事赛项286个。余杭区也因此入选浙江省“人工智能+教育”试点区。2022年,海创小学、良渚第一中学被评为杭州市第二批数字创新(标杆)创建学校。

2021年以来,余杭先后有2项德育成果获教育部表彰。2022年,在浙江省中小学生艺术节、杭州市中小学生文化艺术节中,余杭艺术教育实现了新飞跃:在浙江省艺术节中获奖17项,其中一等奖6项;在杭州市艺术节中获奖99项,其中一等奖21项,并荣获优秀组织奖。2023年,该区将继续开展“五育”并举星级学校“大比拼”,实施“体艺科技”奋进计划,聚焦综合评价改革,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全域统筹促均衡

宽敞明亮的教室、超大的电子屏幕、护眼的灯光照明系统、可躺平的新型课桌椅……9月,良渚一小玉鸟校区正式投入使用,全新的学校迎来了430余名新生。本学期,余杭区共有19所新学校(幼儿园)陆续亮相迎来新生。

余杭以“办好家门口每一所学校”为出发点,坚持全域统筹,推动资源提质扩容,积极应对人口大量集聚带来的教育资源供给压力,确保教育资源保障到位,让余杭的每一个孩子都“能上学、上好学、在家门口上好学”。

作为杭州城市新中心,余杭区每年都吸引大量外来人口流入,入学需求旺盛。该区统筹考虑人口发展水平、空间要素分布、城乡区域差异等情况,修编完善了《余杭区教育项目布点规划(2021—2035年)》,科学配置区域教育资源,有的放矢地投放资源。

余杭在学校与城市的有机结合、校园与街景的完美融合方面更是煞费苦心,把传统文化、童年记忆统统融入校园建筑景观中,让孩子们能诗意地栖息在校园里。瓶窑镇第三小学在环境创设中以良渚文化特色中的“水、城、玉”为灵感,学校外观以中国传统色——水墨色为主色调,加之以苍黄、胭脂红等色彩,充分体现了地域特色;勾庄中心幼儿园南庄兜园区则在设计时紧扣孩子们喜爱的风车元素,建筑体块呈旋转的姿态,仿佛一个被风吹动的风车,建筑围合形成的中央庭院与风车中心呼应,孩子们在风车中央运动、做游戏,别有一番趣味。

据悉,2022年,余杭区投用教育项目19个,新增学位数13810个,超额完成省级民生实事项目、市级民生实事项目任务,其中省级民生实事幼儿园建设任务中学位数完成率234%、省级民生实事中小学建设任务中学位数完成率231%,市级民生实事教育项目个数完成率118.2%、市级民生实事学位数完成率123.3%。计划开工18个教育项目,实际预计开工19个教育项目。

校园建起来,后期的维护保障不能脱节。2022年,该区51所中小学校完成了暑期维修改造项目61个,实施项目总计金额达1.266亿元。同时,余杭精细开展设施设备采购,2022年完成规模化采购(触控一体机及配套、课桌椅、教师及学生电脑)、办公桌椅、空调、厨房设备、专用教室设备等常用设备及其他设备采购,进一步满足办学需求。

强师重教筑基石

杭州师范大学天空之城小学在引进省特级教师王伟文后,迅速明确了以“暖”为核心的办学理念,学校有了新的发展思路。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