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学子共研美丽乡村新地标 杭州两所小学教共体开辟项目化学习新路
□ 朱郑远
“我们组研究的‘村’是双浦镇杭江村,初始模型是周浦小学的小伙伴搭建的,我们主要负责为模型提供修改建议,增加了小池塘、小动物、帐篷等当地景观,以及最有特色的金黄稻穗。”在杭州市竞舟小学五(1)班一堂普通又特别的美术课上,一个小小的模型仿佛把真正的杭江村展现在学生的眼前。
说它普通,是因为讲台上站着的教师是学生们熟悉的美术教师陈子恒;说它特别,是因为陈子恒在本学期前往周浦小学支教,在那里开设了《美丽乡村新地标》PBL项目制美术课,并将其带回了周浦小学的教育共同体——竞舟小学,让城里的学生也感受到双浦镇的风土人情。
竞舟小学与周浦小学都位于杭州市西湖区,但竞舟小学处在城区,周浦小学则地处双浦镇,是一所农村小学。从2013年开始,两所学校结为紧密型教育共同体。结对以来,两校在教学、教研等方面的互动合作已经常态化,差距也不断缩小,周浦小学的办学口碑越来越好,成为当地群众认可的“乡镇名校”。
美术课堂里的美丽乡村
双浦镇分布着大大小小的美丽村落,许多村落都拥有自己独特的地标。陈子恒鼓励周浦小学的学生走进这些村落,考察地方特色,并亲手设计、制作与改进美丽乡村地标模型,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团队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审美感知与理解家乡文化,培育学生热爱乡土的情感。
在上这堂共同的美术课前,陈子恒率先考察了周浦小学周边具有标志性的村落,并根据班上学生的居住情况,把他们分为7个小队。每个小队在家长的带领下,周末前往这些村落进行详细探访,向村民了解地标背后的故事和相关的文化传承。
“地标是指某地具有独特地理特色的建筑物或者自然物,像杭江村自古以来就有‘耕读杭江’的传统美德,这个元素也被融入地标中。”看到课件上对杭江村地标的介绍,学生们活跃起来,这些地标不少人在上学途中都见过,他们对此并不陌生。
经过充分的调查研究后,学生们重回美术课堂。在陈子恒的讲解与示范引导下,每个小队在了解了地标的组成部分、表达形式与内在寓意,以及设计制作步骤后,思考了如何让自己村的地标模型更加美观,并运用教师提供与自己收集的材料进行制作。最后,一个个精美而又具有特色的地标模型诞生了。
周浦小学四(1)班学生周钰杰告诉记者:“我们以压缩泡沫、PC管、卡纸、植物为主要材料,一纸一剪、一笔一画将灵山村的地标建筑呈现出来。在创作过程中,我觉得地标‘会说话’,将家乡的知识一点点告诉我们。地标模型上的向日葵就是我提议加的,我发现村里的向日葵花海成为网红打卡点,提高了整个村的知名度,是村子特色之一,应该得到呈现。”
城乡学子共研乡村地标
“竞舟小学的小伙伴们,能否为我们的地标模型提一些改进的意见和建议?”依托教育共同体,周浦小学学生时常通过“同步课堂”与竞舟小学学生同上一堂课。在制订修改方案时,他们第一时间想到借助竞舟小学小伙伴的力量,并特意录制了“求助”视频。带着学生的期望,陈子恒将这堂课带回竞舟小学。
“我们组的成员大多没去过双浦镇,这次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调研等方式,在白鸟村的调研报告上注明了改进的方向和重点,并绘制了改进后的效果图。”竞舟小学五(1)班学生李厚儒说,小组进行了分工,分别从调查、设计、手工等角度出发,最终确定将白鹭、小溪等元素加入白鸟村模型,让地标更加完善和饱满。“从实地探访到临摹地标、改造草图、制作地标模型,再加上自己的创意,整个项目化学习的过程,包含了语文、科学、美术等多门学科,学生的考虑会更加系统。”陈子恒表示。
“从‘一无所知’到‘地主’吧。”竞舟小学五(1)班学生戴无双用两个词总结自己的感受,她负责的是下杨村研究报告的填写。“我们以前学习美术都是停留在课本和理论上,通过这次和周浦小学小伙伴的合作学习,我学会了挖掘当地人文资源、乡村特色等内容,综合创作特色鲜明的作品。”戴无双说。
据了解,该堂课还连线了远在新疆阿克苏地区的1400多名师生,他们与竞舟小学的学生们共同聆听了《美丽乡村新地标》这堂课,从课堂中了解到杭州除了西湖以外,还有双浦镇这片美丽的土地。
地标模型的改进之旅并非只停留在学校里,各个小队还带着自己的作品来到当地村委询问村干部的意见。“村干部告诉我们一个小秘密——地标上的圆形点缀,融合了‘下杨’二字拼音首字母的缩写,在模型中我们也进行了还原。”周浦小学下杨村小队成员陈玺竹说道。
“我是真的没想到学生们的作品还原度那么高,这个标识牌不仅仅是为了好看,它也是一个乡村人文特色的缩影,承载着乡村的文化内涵,希望更多的人能被它吸引,继而走进我们村里。”下杨村党总支书记余华琴表示。村干部们希望下次再设计地标的时候,能邀请学生们一起参与讨论和制作。
特色让农村学校焕生机
这次美术项目化实践活动,对于学生来说是一次全新的体验,对于教师而言则是一次突破自我的挑战。“在项目化学习中,我需要找到一个切口,初始构思是将此前在竞舟小学开展成熟的课程移植过来,但是考虑到学校的地域、文化各不相同,可以有所创新。”陈子恒琢磨了很久,最终将切口放在了美丽乡村地标上。
这也是竞舟小学校长周爱芬想要看见的,她从2015年兼任周浦小学校长后,成为两所小学共同的带头人。“两校虽然是紧密型教育共同体,但文化、师资等各不相同,不能一味套用,要因校制宜。”周爱芬说道。巧的是,她就是双浦人,周浦小学正是其母校,熟悉家乡风貌的她,通过近10年的教育共同体发展模式,为周浦小学的特色发展寻找到突破口。
双浦镇是书法之乡、篮球之乡。如今在周浦小学,学生都能找到对应的地方特色课程,譬如书法课。学校将书法纳入课程中,班班周周有书法课,人人每学期进行“书法段位考核”,同时学校还开展了“教师板书大赛”“家校书法赛”等特色活动,学校墙壁上、走廊上悬挂着、张贴着师生的书法作品。篮球进课程也是学校多年的探索实践。学校不仅编写了校本教材,而且常设班级篮球联赛、家校篮球赛等系列赛事,男、女两支篮球队多次拿下区小学生篮球赛冠军。此外,学校还开设了九曲红梅茶艺课等60余门拓展课程。
在周浦小学,教师同样有很多成长进步、施展才华的空间和舞台。竞舟小学每年会派出5人左右的骨干教师团队来周浦小学轮岗交流,一同开展教研活动、共享培训平台。周浦小学的年轻教师们也以集中培训、“新雁”培养计划等方式到竞舟小学锻炼,不但能听骨干教师上课,还有导师手把手指导。针对周浦小学教师外出交流学习机会不多的难题,竞舟小学为其构建了交流展示的平台,两校教师联合开展学科研讨活动已成常态。
“这次项目化学习活动的顺利开展,得益于学校给我们打造了一个坚实的后盾。”陈子恒直言,他认为项目化学习是一个窗口,背后是强大的校本资源支撑,以及紧紧抓住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这个目标不放。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妇产科专家告诉你:到底多大年龄,才算高龄产妇?不妨提前了解下 (2023-03-11) |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