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教师将有哪些角色隐喻
□费 蔚
自古以来,教师被赋予了很多隐喻,如“圣人”“蜡烛”“春蚕”“园丁”“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等。
传统教师隐喻凸显了教育价值、教师精神、职业道德等要素,反映出社会对教师形象普遍存在的高位期待,同时也促进着教师据此自我反思和成长。
现代隐喻理论认为,隐喻本质上是一种认知活动,是将一个概念域系统地映射到另一个概念域的结果。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教育的发展,教师隐喻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如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陈向明就曾专门做过较为全面的分析:传统的强调以辛苦耕耘、无私奉献、默默付出、甘于牺牲为图像轮廓的教师隐喻,忽略了教师自我照亮的需要。
因此,对教师隐喻的重构、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能让我们更全面地考量师生之间的生态关系,更深层次地探寻教育的本质。
在未来教育图景中,教师的职业行为模式将发生一定的变化。
2020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布《回到教育的未来:经合组织关于学校教育的四种图景》报告。
该报告提出未来20年学校教育的四种图景。
一是学校教育扩展。接受正规教育的人数持续增加。正式文凭仍是个人取得经济和社会成功的主要途径,但需其他如志愿服务和实习经验来增加个人竞争力。
二是教育外包。社会更加直接地参与到公民教育中,个人学习安排变得更加多样化、私有化和更具灵活性。
三是学校作为学习中心依然存在。学校教育呈多样化和实践性,与社区、博物馆、图书馆、技术中心等紧密合作。
四是无边界学习。随着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物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线上线下讲座和各种形式的辅导非常普遍,学习随时随地发生。
未来教育图景是一种理想的描述,而非现实的指标。它指出教育的多种可能性:社会力量参与教育、教师职能适应教育变化、强化学习自主权、技术推动教育变革。
可选择的未来图景需要我们反思当下,重构对教育的认识,从而采取行动,为未来教育的发展做好准备。
从“教师职能适应教育变化”这一角度来看,教师的角色隐喻会作出怎样的改变呢?我们不妨做以下设想。
一、学习活动的工程师
陈向明认为,传统的“人类灵魂工程师”隐喻有着内在冲突,即有灵魂的人的成长与标准化的工程设计之间的冲突。
从学习层面看,教师的“工程师”这一隐喻在未来教育图景中依然适恰。因为,工程师的职业要求是,具有所从事工程的系统设计、操作、管理、评估的能力,其工作的目的是解决现实问题。
伴随着未来学习场景的丰富性、场域的无边界性、内容的可选择性,学科之间的壁垒被打破,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边界逐渐消解……学习不再是孤立的、单维的活动,而成为一项系统工程。
教师系统设计学习活动,进入学习现场、统筹学习资源、调控学习进展、评估学习活动,从而帮助和指导学生的学习,学习与实践应用相结合,与学生真实生活相链接,让知识和技能运用于生活中的问题解决。
此时,教师需要像工程师那样,具备从事学习这项工程的一系列能力,并使自己的工作与问题解决相关。
二、成长生涯的咨询师
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迅速发展,为教育注入新的活力,使教学更为精准化、个别化。在未来教育中,技术会逐步解构学校和教师功能,同时,这种解构又意味着重构的可能。
教师原有的角色或被解构,如知识的拥有者、技能的传授者、标准的制定者、成长的决策者……新的角色或被重构,如在学生陷入困顿时,教师或将成为耐心而可靠的倾听者、咨询师。
机器或许能替代认知教学,但学生的情感沟通与交流、社会性的培育与发展,则需要教师的有效介入。
“不是人的存在决定了人的活动,而是人的活动决定了人的存在。”(马克思)在生动有致的学习活动、社会活动、情感活动中,学生的生命存在得到确认,而其中的陪伴与支持,教师不可缺席。
“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是医学界的一句谚语,这似乎也适用于未来图景中角色重构后的教师功能。
三、生命历程的引路人
在技术被广泛应用、内容被迅速生产的时代,人往往容易迷失于知识的丛林。知识的冗余和遮蔽,让人难以形成对真实世界的认知。知识的成品化产出和便捷化获取,剥夺了人思考的能力。
顾明远先生与彼得·圣吉在2016年的第二次跨界对话中,不约而同地谈到面向未来的教师要成为学生的引路人。
引路人既有传统意义上引导和指明方向的含义,更需赋予一个全新价值。在未来教育图景中,在知识的丛林里,在无法确定、不可预测的陌生环境中,学生需要为自我定航,也需要一位引路人结伴同行。
这样的引路人并非以权威姿态出现,不是事事皆知的“百晓生”。他知道自己的局限性,并以平等的姿态和学生相处,共同去探索未知,在此过程中,彼此激活、唤醒,彼此帮助、支持,彼此分享、推动,彼此成就、成全。
面对终将来临的未来,我们难免心存隐忧。未来教育图景,是对教育跨越时空的预见;而对教师角色隐喻的思考,则是立足当下的行为警醒和面向未来的身份自觉。
我们最终可以确定的是:技术虽然可以优化学习,却无法替代教育;虚拟世界可以满足新的需求,却无法取代真实成长。
面对生命的鲜活、丰富、多样,教师永远有其存在的价值。
(本文作者为浙江师范大学高质量育人综合改进研究中心副主任、浙江省特级教师)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妇产科专家告诉你:到底多大年龄,才算高龄产妇?不妨提前了解下 (2023-03-11) |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