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双业一体”课程 探索特殊教育新路径
南京市秦淮特殊教育学校(以下简称“秦淮特教学校”)创建于1983年,实施12年一贯制免费特殊教育。学校办学集“教育、康复、生活适应、职业训练与就业支持”于一体,以“一切为了特殊学生的生存与发展”为办学宗旨,以“爱满天下”为学校精神,以“告诉世界我能行”为校训,以“明心开智、人人出彩”为育人目标,秉持“每名学生都是我们的宝贝”的学生观,坚守“以学校之美成就生命之美”的价值追求,积极构建以明心、明理、明达为核心的“明智”学校文化。在深化培智教育教学改革中,通过系统构建学业、就业“双业一体”课程体系以及探索“社会融合教育”和“生活教育”模式,不断创新培智教育理念,打造职业教育品牌,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取得了显著的办学成果。学校先后被评为国家特殊教育校长与教师培训基地学校、江苏省特殊教育现代化示范学校、江苏省陶行知研究会实验学校、江苏省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先进集体等,成为全国特殊教育学校中的一所名校。
创新“双业一体”课程,转变教育理念
秦淮特教学校以“完善体系、课题引领、课程联动、机制撬动”四轮驱动的方式,从2010年起,全面开启学业、就业“双业一体”培智课程改革探索,整体建构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及高中职业教育12年课程体系。
“双业”即学业和就业。“双业一体”有两层含义,即学业与就业一体化、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课程一体化。“双业一体”课程体系的建构,促进学校从注重“实用”和“职业”向注重“教育”转变,立足每一名特殊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以“生活适应和社会适应”为核心,从特殊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业、就业需求出发,关注当下与未来,以学业为基础、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特殊学生品德修养、文化基础知识、生活技能和职业能力为目标,在国家课程基础上一体化构建学校课程体系。其主要突破点在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即开始渗透职业启蒙和职业劳动教育,三年高中职业教育也不忽视基础文化教育和功能改善与提升,打通九年义务教育和三年高中职业教育,整体考虑、系统促进特殊学生全面发展。
“双业一体”课程体系包括基础类课程、康复类课程和职业教育类课程。基础类课程为一般性、选择性和活动性课程,主要有生活语文、生活数学、劳动技能、运动与保健等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适应能力。康复类课程为针对学生身心发展障碍特点开设的感知觉训练课、动作与体能训练课、问题行为干预课等,旨在对学生的身体功能障碍进行改善,也为学生从事职业劳动做好身心准备。职业教育类课程包括义务教育阶段渗透职业教育的劳动技能课以及高中阶段根据当地残疾人就业需求和特殊学生就业意向、能力特点而开设的职业技能课。其中,高中职业教育开设的课程主要有秦淮小吃、中西面点、形体礼仪、岗位见习与实习等;义务教育阶段特别开设的劳动技能课主要有手工编织、园艺、家政保洁等,都是高中职业教育的“一体化”衔接课程。相较于视力障碍学生以按摩课程为主、听力障碍学生以服装及美工设计课程为主,智力障碍学生的职业技能类课程更具有康复性和生活性特点。三类课程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共同指向生存与发展的课程理念。它们环环相扣,螺旋式上升,构成了不可分割的“双业一体”课程体系。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采取阶梯式分层设置课程内容,即低年级以“学会自理”为主线,中高年级以“学会生活”为主线,高中阶段以“学会生存”为主线。同时革新课程教学模式,为每一名特殊学生量身定制个别化教育计划和生涯发展规划,并以菜单式课程教学满足学生多元化发展的需求。为建构学业与就业、校内与校外、当下与未来的衔接,学校还注重支持性课程资源系统的开发,为项目化实施、工学交替和产教融合建设体验式、开放性学习环境。在校内建设康复长廊、园艺实训基地、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等,联合各企事业单位、院校、酒店等共同创建校外就业实训基地,做到人才培养定向定岗。学校还结合当地实际,把“秦淮小吃”设置为高中职业教育核心专业,并对接市场形成特定的制作、培训流程。该专业基于学生实际、彰显地域文化,因而建成了丰富、独特、可复制的培智学校职业教育“南京模式”。
秦淮特教学校创建的“双业一体”课程体系,填补了国家培智教育高中课程空白,先后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并多次在国内外进行推广介绍,辐射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数百所特教学校,获得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实施“社会融合”教育,敲开“孤独”心灵之门
在教育教学中,秦淮特教学校发现孤独症学生存在社会适应困难问题。为此,学校建立了项目组,经过20年探索和践行“社会融合”教育,取得了丰硕成果。
一是确立了“生活全域、教育全程、社会全纳”的教育理念。积极转变育人方式,从关注孤独症学生的共性障碍转向探索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支持学生个性化发展。学校成立了由特教专家和医学专家领衔的孤独症学生跟踪服务小组,为每名学生建立个人档案,进行各个学段的全面评估、教育和康复支持,确保特殊教育服务的连贯性,促进孤独症学生的“全生涯”发展。二是创设多元整合、医教结合、文化融合的“三合”教育模式。多元整合主要体现在学校课程方面,既包括课程形式的整合,也包含课程内容的整合。医教结合将教育与康复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医教结合多样化发展。文化融合,即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开发校本课程,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三是构建“四融”课程类型,即在国家课程和学校“双业一体”课程体系的基础上,针对孤独症学生对课程体系进行重构和优化,突出适切性,形成智融课程、情融课程、理融课程和职融课程。“智”“情”“理”“职”对应的是支持孤独症学生未来进行社会融合的认知类、情感类、规则类和技能类课程,四大板块串联起学生成长的不同阶段和多个场域,承载“自我照顾与独立生活、智力发展、自我意识与自我决定、语言与沟通、人际交往、行为规范与环境适应”等教育内容的渗透、分化、统整,让孤独症学生的社会融合教育成为一个更具生态性的有机系统。四是优选“四大”教育策略,即关注时机、激发潜能、创设环境、建立常规;聚焦“六项”关键能力,即指令回应、意愿决定、人际沟通、规范适应、倾向改变和技能掌握。2021年,南京市教育部门依托秦淮特教学校成立了市级孤独症儿童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以区域推动的方式促进南京市孤独症儿童教育工作更加科学、系统、规范地开展。
实践证明,秦淮特教学校对“社会融合”教育的探索和实践,助推区域形成了基于“全民共建、全民共享”的孤独症学生社会融合新格局。一大批孤独症学生实现了个性化发展,提升了社会适应能力。秦淮特教学校历届孤独症毕业生全部走上就业岗位。学校“社会融合”教育成果获得江苏省基础教育类教学成果奖、“共享发展理念下自闭症学生职业教育的创新研究”获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相关研究被立项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课题,相关成果经验多次在国内外高规格学术会议上分享,吸引了美国、英国、瑞士等多个国家特教专家学者和国内千余所特殊学校同行来校考察学习。
践行“生活教育”思想,成就精彩人生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就培智教育而言,“生活教育”思想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秦淮特教学校积极践行“生活教育”思想,从“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和“教学做合一”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而有益的探索。
首先,在“生活即教育”方面,构建了“生活化”课程体系,即把学校当下教育和学生未来生活通过学校课程自然结合,真正做到“特殊学生立场”的课程导向,立足学生实际,关注学生整体发展,把学业、就业看作“一盘棋”,共同指向“生活和社会适应”这一核心,让课程因为“生活”更具生命力。小学阶段以康复训练、自我照顾能力培养和简单认知为主,初中阶段以劳动技能、潜能开发和认知学习为主,高中阶段以职业技能培养和就业辅导为主。在贯通式的生活课程培养模式下,学生实现个性化生长。其次,在“社会即学校”方面,不断开发校内外教育资源。在校园环境建设中,将中山陵、秦淮河、地铁、银行、美食老字号等情境在校园里有序呈现,成为学校生活化课程教学的内容和资源。建设了近300平方米的校内职业实训基地,为学生将来快速适应工作环境提供良好条件。在教学中,学校强化在实境中学习,把课堂开在社会上,如去超市学习购物、去银行学习存取钱、去地铁站学习乘坐地铁、到社会招聘会了解企业单位的用人标准等,真实的场景感知和与人互动,让特殊学生学得轻松、印象深刻。最后,在“教学做合一”方面,创新教学方法策略。为了充分调动特殊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学校建设了专门的教具学具资源教室。同时,全校师生的校园一日生活都做到课程化,明要求、讲仪式、重体验,让学生时时处处都有“做”的需要和“体验”的机会。校园里专门开辟了开心农场,开设了特色手工课程,让学生积极参与、快乐体验,在动手动脑中挖掘潜能、获得发展。学生手工作品成功转化为产品,在线上、线下同步售卖。学生制作的小吃和面点,广受欢迎。许多学生成为照顾家人的好帮手,一大批学生成功走上工作岗位,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多人荣获“江苏好少年”称号、南京市励志奖学金等。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妇产科专家告诉你:到底多大年龄,才算高龄产妇?不妨提前了解下 (2023-03-11) |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