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3-06-1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三明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推动思政课守正创新,坚持发挥辐射引领作用,主动对接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整合各方资源和力量,科学构建“五联·五建·五推”的一体化育人体系,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提供了可借鉴、可推广的经验。本文系“深耕红色文化,校地协同育人:地方高校‘大思政课’的探索与实践”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CGJPY2202)。

    以“五联”协同机制 

    促进教育主体联动

    一是市校联动,打造平台。学校联合三明市教育部门成立“三明市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协同中心”,打造一体化联动平台。整合三明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专家学者、教研人员、优秀教师,成立一体化教学指导委员会,加强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研究和指导。

    二是校校联动,辐射引领。发挥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引领作用,组建教学改革创新联合体,与市属高中、初中、小学结对共建,不断深化在集体备课机制、教学研究活动、教科研合作、实习实践基地等方面的共建共享,合力推进三明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三是师资联动,精准施策。开发三明市思政课教师信息库,实时更新全市思政课教师年龄、学历、学位、专业、职称等信息,为三明市教育部门统筹掌握思政课教师基本情况、精准培训送学、推动中小学思政课教师讲好思政课提供参考依据。

    四是教研联动,有效衔接。建立“手拉手”集体备课制度,围绕时事热点,以“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为主题,开展三明市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同备一堂课、同上一堂课”活动。同时,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推动“1+N”共建学校线上线下展示交流,提升教学衔接耦合、教师交流协作、教学智慧共享。

    五是项目联动,合作共赢。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资源优势,以合力科研、同心教育为出发点,发挥学科资源优势,联合共建学校申报各级教科研项目。三明学院先后与共建学校申报“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研究”等项目,促进项目成员的双向提升。

    以“五建”运行模式

    促进教育资源整合

    一是立体化地方特色教材建设。三明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红色文化研究团队编写出版《三明红色文化读本》大学版、高中版、初中版、小学高年级版和小学低年级版。以三明革命历史为蓝本,选取三明革命历史中适合各级各类学校学生年龄层次和认知水平的重要事件、重要人物、重要战斗、重要遗址等作为教材主要内容。大学版作为校本教材在全校一年级学生中开课使用,其他则作为三明市中小学生课内外必读书目。注重引领小学生情感认同、初中生思想认同、高中生政治认同、大学生使命担当。

    二是系统化立德树人课程建设。三明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过同课异构活动引领大中小学红色文化课程一体化建设。结合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教育规律,以“红色故事教育—红色精神教育—现实问题回应”为主线,科学设计教学内容。在小学、中学、大学分别开设“红色文化教育”“红色三明”“三明红色历史文化”等校本课程,循序渐进地推进三明红色文化进学生头脑。

    三是多样化教学实践载体建设。三明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方面,创设多样化实践教学载体,探索“课堂教学实践”“‘第二课堂’校园实践”“社会调研实践”三者结合的教改模式,辐射引领中小学思政课教学实践,激发学生参与热情,使实践教学有滋有味、有声有色、有情有意。

    四是一体化师资队伍建设。以打造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高素质专业化思政课教师团队为目标,每年举办中小学思政课骨干教师培训班。培训以“思政课教师师德师风修养”“新时代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等为重点,设计建宁县中央苏区反“围剿”纪念馆、将乐县高唐镇常口村、三钢集团、泰宁红军街等三明特色研学路线,通过理论研修、教学研修、实践研修等方式提升中小学教师的教学能力。

    五是共享化教学资源平台建设。为有效整合教学素材,组织5门思政主干课教师开发思政课教学资料数据库(涵盖典型案例、精彩视频、完备教案),挖掘整理身边的抗疫素材编写《讲好战“疫”故事 上好思政课》教学辅导读本,制作党史学习教育知识题库,利用超星学习通等平台上传相关资料,实现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共享教学资源。

    以“五推”效能导向

    促进教育成果聚焦

    一是推动课程思政改革。在巩固思政课程主渠道、主阵地作用的基础上,深度挖掘其他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凝练各学科专业“思政元素清单”,定期组织思政课与专业课教师结对听评课,针对学生在课堂内外出现的思想困惑共商对策,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

    二是推动红色文化传承。充分利用三明拥有“一区三地”红色资源的优势,以此为重要内容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主体课堂教学。在此基础上,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采用“三明红色文化+专业”的模式,引导旅游管理、艺术设计、传播学等专业的学生,共同创作具有三明地域特色的红色文化研学精品路线、动漫作品及衍生品、影音作品等,培养一批怀有坚定信念、传承红色文化基因的时代新人。

    三是推动教师能力提升。定期举办思政示范课研讨及评选活动,按照“教师说课—专家评课—集体研讨—论证提升”的实施路径,推动教师能力提升,培育了一批以“红色三明”“绿色三明”“工业三明”“文明三明”为主题的具有浓厚三明地方特色的精品思政示范课。

    四是推动学生成长成才。深化大中小学互访互学机制,推动学生朋辈辅导,促进学生同步成长。大学生积极走入中小学课堂开展“用党史抓住‘红领巾’的耳朵”“青春护雏,志愿同行”“万国讲堂”等活动,持续将“四个一”主题实践活动落到实处,即“开设一堂党课,讲好一个故事,传递一次温暖,美化一次环境”,使大学生运用自身所学,做好表率。

    五是推动教改成果传播。通过汇编《三明市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三明市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培训论文集》《三明学院课程思政优秀案例集》,录制、展播教师精品示范课和大学生讲思政课示范视频等方式,借力多方媒体宣传报道,提升一体化教学改革成果的影响力。

    (邹晓芟 孟庆鹤)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