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风骤雨”后,“弹性”好的学生会更强大 我省中学生心理弹性状况的差异分析及教育对策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1-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庞红卫 张建州

近年来中小学生心理危机事件频发,关于青少年心理弹性的研究开始逐渐获得广泛关注。心理弹性(Resilience),又称心理韧性,最先由美国心理学家Block在1950年提出的。

在发展心理学中,青少年的心理发展阶段被称为“疾风骤雨”的时期。心理弹性作为重要的心理现象,对于研究这一时期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青少年的生活中,学业压力、来自父母和老师等他人期待的压力,都会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重要影响。如何帮助青少年更好地迎接“疾风暴雨”?国内外的大量研究发现,推动心理弹性及其相关研究可以极大地改善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

初中段整体心理弹性状况更好

但随年级升高心理弹性水平逐步下降

从2018年、2019年全省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检测报告中的数据结构来看,初中生的心理弹性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普通高中学生和职业高中学生得分。初中、普高、职高在心理弹性总维度及各分维度之间存在显著的组间差异。事后比较发现,在心理弹性及各维度上,初中学段均值显著高于普通高中学段,普高均值显著高于职业高中均值。这种情况的产生可能是由于随着学段的提升,个体所面临的学习压力越来越大,心理弹性水平也随之下降。相关文献指出,学习压力能够显著影响心理弹性水平,尤其对于高中学生,学习压力的增大势必会使他们的心理压力增大,从而使整体的心理弹性水平降低。

在2018年的普查中发现,在心理弹性总分上,初一年级学生均分显著高于初二年级学生得分,初二年级学生得分则显著高于初三年级学生得分。在自信维度上,初一年级均分显著高于初二年级和初三年级,而初二年级与初三年级之间得分无显著差异。在积极认知及自我调节分维度、心理弹性总维度上,初一年级得分均显著高于初二年级得分,初三年级分数显著低于初二年级得分。在社会支持分维度中,初二年级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初一年级学生得分,而初一年级组得分显著高于初三年级学生得分。

这说明刚刚迈入中学阶段的初一学生心理弹性水平最高。在自信、积极认知及自我调节等方面,初一年级学生得分也显著高于初二、初三年级的学生。

初中学段是青少年时期较为重要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中,身体的变化是最主要的特征。青少年需要思考和感受身体的变化,迎接他们的是复杂的转变,兼有骄傲和羞耻,被嘲笑或者被赞赏。在这段时期中,青少年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急剧变化,花大部分时间和同学、老师相处,和家人相处的时间大大减少。同时,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和人格塑造的关键时期,自我意识旺盛。在他们探寻自我的同时,不断地“进入”和“退出”独立的状态。这可能会让初中生不知所措。如果遭受困境,他们就会产生严重的挫败感。这就启发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活动中,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要加大对中学生开展挫折教育的力度。就现状看,初二与初三年级亟需加大挫折教育的力度。

笔者认为,可以利用团体干预的形式,让初中学生先树立挫折意识,这样他们在以后面对挫折时会有更充分的思想准备。在对初中生开展挫折教育的过程中,树立挫折认知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环。正如心理学家埃利斯所提出的情绪ABC理论,事件本身并不会直接决定人的情绪感受和行为结果,而是人的不合理认知在“从中作祟”。常见的不合理信念的类型包括绝对必须化、以偏概全化和糟糕至极化等。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育工作者可以采用案例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意识到这些在人际交往和学习生活中常常存在的不合理信念,并加以谈论和修正。同时,在挫折教育的后续情绪应对方面,要引导学生合理宣泄情绪。如可以利用学校心理咨询处标准化的宣泄室,或者班级同学间、朋友间的沟通,引导学生进行宣泄,有效缓解负面情绪所带来的痛苦。在挫折教育中,更要帮助学生探寻自身的资源,研究如何克服挫折,并积累应对挫折的经验和能力。此外,学校还可以利用课外活动,设计一些问题情境与挑战情境,来提升青少年的抗挫折能力。

高中生心理弹性呈现“U”型特点

普高生心理弹性水平优于职高生

从2018年、2019年全省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检测报告数据比较发现,在心理弹性总分及各维度上,普高学生心理弹性均分显著高于职高学生得分,说明普高学生的心理弹性水平要优于职高学生的心理弹性水平。在接下来的研究中,笔者所在团队对普高生和职高生开展了人口学调查,发现家庭因素是主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如父母的受教育程度、父母的职业、亲子关系、教养方式等变量均会影响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

此外,学校因素也是不可忽视的。如普高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学习知识的时间要长于职高学生,普高学生的学习环境可能也要优于职高学生。此外,职高生比普高生会面对更多的负性生活事件。而负性生活事件会影响个体的心理韧性水平,经历过多的负性生活事件会降低个体的心理韧性水平。

从调查呈现出来的数据可以看出,普高生的心理弹性发展水平并不是随着年级级数的增长而增长,而大致呈现一个“U”型,高二学生的心理弹性处于最低水平。这可能是由于高二学生处于学业上升的关键期。同时,高二是高中阶段的“断层”期。因为高一新生刚进入高中,对学校、老师、同学及学习都有新鲜的感觉,其兴奋心情也使其具有积极的学习和生活态度。无论是学校、教师还是家长都对高一学生给予高度的关注,以帮助他们适应新的生活和学习。高三学生因为就要参加高考,家校同样给予他们高度的关注。相反,对高二学生的关注就相对较少,使得在这个阶段的学生的孤独感和失落感较强。同时,高二阶段由于很多学生目标不明确,既没有高一时的雄心壮志,也没有面临高考的紧迫感,是一个容易出现动荡和茫然情绪的时期。一旦遇到挫折,特别是在考试中受到打击,就容易自我怀疑,产生焦虑情绪。

面对即将到来的激烈竞争,及时引导普高生调整自己的期待值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和父母要帮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到自身的学习状况和学习能力。同时,教师和家长要引导学生把握好内部的可控因素,对于外界不可控的因素,诸如运气、任务难度等,则要理性、平和地对待。这样,对于挫折的合理归因有助于个体心理弹性的提升。

同样,从职高生心理弹性数据中也反映出类似的波动特点。可以看到,职高生的心理弹性水平相比较而言处于较低水平,应该加大对职高生的关注。具体的干预措施上,首先在学校层面,职高学校强调的是学科知识与专业知识并重,对职高生的培养更需因材施教,要发掘、锻炼他们特有的个人能力,开展的各种活动要有利于对他们各方面能力和品质的培养。职高学校可以为学生提供举办社团活动的机会与支持,鼓励学生开发社团活动并自主申请,比如机械社团、绘画社团、各类体育活动相关社团等,促使学生多项发展,激发并培养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职高学校可以为学生开展各种与专业相关的知识讲座,举办各种与专业知识相关的技能大赛,并鼓励学生参加大型的学校或学校与企业联合举办的知识与技能大赛。职高学校可以要求学生坚持每天的晨跑活动,以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意志。在生涯规划方面也可以增设更多课程,用调动校友资源开展各类讲座等方式引导学生明确自己初步的生涯规划。职高学校还应加强亲子教育,帮助职高学生的父母改善自己的家庭教育方式,让青少年获得更多的家庭支持。

(作者庞红卫系浙江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办公室主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