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田园课程”有“魔法” 娃娃天天吵着要上学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1-01-1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图为“野趣四玩”课程中的木玩课

□本报通讯员 钟婷婷 徐鸿鑫

在宁海县越溪乡,有一所看似其貌不扬的农村幼儿园,开发出了一系列让全县幼儿家长羡慕的“田园课程”。它就是宁海县越溪乡中心幼儿园。

在这所只有175名小朋友的幼儿园里,有每天45分钟的果蔬特色区域活动、每周1小时的植趣生态体验活动、每季1周的果蔬收获实践活动、每学期1次的美食节……丰富的乡土园本课程让不少小朋友天天吵着要去上学,甚至吸引了住在宁波市区的家长坚持要把孩子送到这里。这所幼儿园到底有什么“魔法”?

巧取自然资源,深挖“田园课程”

从外面看,这是一栋普普通通的4层楼校舍,但走进里面,发现别有一番天地。用沙池、土坡、溪石、菜园搭建的微田园,用玉米叶、树枝、稻草、丝瓜等自然物创设的展示廊……幼儿园里的每一个角落、每一处细节,都散发着诗意田园的气息。该园副园长徐丹丹介绍:“这些墙上、走廊上展示的作品,都是由教师和孩子们在‘田园课程’中亲手创作的。”

来到二楼的“木玩坊”,十几个小朋友正在工作台上敲敲打打,防护手套、护目镜、围裙、袖套等装备上身。他们有的在看自己绘制的设计图,有的在材料区寻找自己需要的工具,俨然一个个小木匠。在半成品区、成品区,则展示着孩子们制作的汽车、飞机、坦克等木玩作品。

隔壁的教室里,还有“果玩坊”“石玩坊”“草玩坊”。在每周1次的“野趣四玩”课程上,小朋友们都可以来到这里进行自由创作。“这个课程是持续性的,每批孩子在1个月内,分4次课程完成一件完整的作品。”徐丹丹说,为了提供“有深度、能落地”的课程支持,顺应植物生长、四季轮回的自然规律,师生们在幼儿园的农场开辟了四季菜园,种植春豆、夏瓜、秋果、冬菜,并将收获的农作物作为课程资源。

如今,小朋友们可以采摘豆蔬来做艺术拼盘,用玉米叶、丝瓜藤制作成创意十足的各种小动物,山里捡来的木头敲敲打打变成了玩具车。在这些课程中,他们学会了与花草果蔬互动,与沙土泥石对话。在快乐而真实的乡土体验中,孩子们交流感知,快乐创作,爱护植物、呵护生命。随处可见的原创作品虽显稚嫩,却总让人惊喜。

从教师不愿来,到城里娃入园

其实,越溪乡中心幼儿园在成立时设施设备较为落后,课程按照省编课程依葫芦画瓢,没有完善的园本课程。“一开始只有3名在编教师,更苦恼的是每次招聘教师,大家都不愿意来。真是困难重重。”回想幼儿园初创时的情况,园长蔡金素感慨万千。

越溪乡中心幼儿园创办于2009年,那一年,蔡金素从县城来到了越溪乡。那时候,课程千篇一律、办学没有特色,幼儿园缺乏吸引力……“痛定思痛之后,我们决定推进课程改革。”看着幼儿园前的那片田野,一颗“自然教育”的种子在蔡金素的心中悄然萌芽,“既然是农村幼儿园,那就就地取材,研究‘田园课程’吧!”

优秀的课程背后需要专家的指导,2017年6月,越溪乡中心幼儿园迎来县绩效考核检查,很幸运得到了宁波市名师专家的现场指导,为该园“田园课程”的二次课改指明了方向。

10余年来,教师们的课程理念更新了,课堂变得生动有效了。

如今,20名专任教师中,有1名县名师、3名县学科骨干,5名县教坛新秀,还为其他乡镇输送了1位园长和2位业务园长。该园“田园日记”主题美术活动的实践探索获宁波市2016年度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圈圈乐”创艺作品3次获教育部组织的国家级大奖,并被省教育厅编入幼儿园游戏资源丛书《幼儿园自制教玩具和游戏》中。“百变玉米龙”在教育部举行的2018“张謇杯”全国幼儿园优秀自制教玩具展评活动中获得优秀作品一等奖。

课程研究的诸多成果,让这所地处农村的幼儿园有了办园特色,有了名气,也吸引了部分教师、家长慕名而来。嘉嘉的父母都在宁波市区工作,爸爸是一名律师,但嘉嘉的爸爸选择把他送到越溪乡中心幼儿园学习。

为什么会把孩子送回乡下读书?嘉嘉爸爸回答:“很幸运我的家乡有一所这样的幼儿园,我很认可这里的教育理念,希望孩子能享受乡村田野间的乐趣。事实也证明,孩子非常喜欢在这里上学,就连节假日都想来幼儿园。”

该园骨干教师张安娜笑呵呵地说:“我喜欢创作,农村的自然资源多,特别有利于我的教学想法。我很享受在这里的教学生活,现在我的孩子也在这里上学。”

□宁波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学前教育研究室主任 余海军

在浙江省深入推进幼儿园课程改革的今天,如何以儿童的视角生成和开展课程?如何让儿童成为课程创生和实践的主人?在宁海县越溪乡中心幼儿园“田园课程”的探索中,我们可以找到一定的答案。

概而言之,即课程建设中的“三成三问”方式:

其一,课程内容的“生成”起源于儿童兴趣。无论是果蔬农场采摘,还是创艺蔬果画的开展,皆源自于幼儿本真的兴趣和需要。而此种兴趣的激发和延伸,则需要教师的“三问”支持——孩子们喜欢些什么?孩子们想玩些什么?教师们能做些什么?

其二,课程路径的“形成”有赖于儿童行动。作为“田园课程”的主要载体,“野趣四玩”是其核心抓手,“木玩坊”“果玩坊”“石玩坊”“草玩坊”的创意和实施,皆有赖于幼儿的想法和做法。而此种想法和做法的深化,也需要教师的“三问”支持——孩子们喜欢的学习方式是什么?孩子们还想玩些什么?孩子们需要得到的帮助是什么?

其三,课程开展的“成效”呈现于儿童表现。“田园课程”之所以得到教师和家长们的认可,其核心在于课程的成效看得见,儿童的成长看得见。在此过程中也需要教师的“三问”支持——孩子们的哪些能力得到了锻炼?孩子们获得了哪些经验?孩子们收获了哪些良好的品质?并以多样化的方式予以呈现和展示。

如此,我们才能更好地“静待花开”,助力儿童成长!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