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轻易给学生贴上“抑郁”的标签
□宣迪淼
“他是不是心理不正常,得抑郁症了?”“让他去看心理医生,他肯定是得抑郁了!”“你可能是抑郁了,快休学回家,不能继续在学校!”……工作中,部分教师在面对学生的心理问题时,往往谈虎色变,直接给部分学生贴上“抑郁”的标签,让师生都承受了沉重的心理负担。
诚然,这些年,随着学生的学习焦虑、交往困难等心理困扰日益增多,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的管理压力倍增。笔者以为,作为教育工作者,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无形中影响着学生。对于学生的心理问题处置准确与否,是传递出负面情绪还是爱的信号,是一件关乎教育甚至生命意义的大事,必须慎之又慎。
现代教育需要每一个教师都具有一定的心理健康鉴别能力,懂得真正的心理抑郁会伴有身体各种植物性功能障碍(呼吸急促、头晕眼花、全身发抖等)和器质性病变(身体疾病),也需明白绝大部分学生心理是正常的,并没那么容易患心理方面的疾病。因此,教师不可动辄就说学生抑郁了,说他们有社交恐惧症、人格障碍等。如果单纯以情绪表现来判断学生是否患上了抑郁症,认为不说不笑、行为不合群就是抑郁症,均是不准确的,也是不负责任的。教师们理应了解,抑郁症的反面不是“快乐”。
值得一提的是,教师要严格区分抑郁症和青春期情绪,对一些青春期的心理起伏不能随便贴上“精神病变”的标签。其实,从科学角度看,每个人都会有产生郁闷情绪的时候,学生偶尔的情绪低落或者举动反常,教师需要重视和引导,但这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得了抑郁症。只要学生没有被专业医生诊断为抑郁症,教师就不能随意给学生贴上“抑郁”的标签,更不能称这些学生为抑郁症患者。若是教师怀疑学生有心理方面的问题,应该及时向学校汇报并与家长沟通,让家长领着孩子去专业医院做诊断和治疗。
教师对学生抑郁症的标签化,归根结底是社会大众对于抑郁症的误解和偏见,而这种社会性认知偏差所对应的就是对于抑郁症的防范和干预出现严重的滞后或不自觉的轻视。所以,一方面需要有关部门对教师提供更具系统性的心理培训平台资源;另一方面,家庭、学校和社会要给予学生更多心理健康层面的关注,对患有抑郁症的青少年群体进行支援,对一些短暂的心理障碍者则应以爱的教育感化之。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妇产科专家告诉你:到底多大年龄,才算高龄产妇?不妨提前了解下 (2023-03-11) |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