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推进新型教学空间建设?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1-02-0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浙江省教育技术中心 王豫灵

过去,我们的教学场所大致如此:地点固定、布局单一、功能单一。教室是上课的地方,实验室是做实验的地方,公共区域就是通道或通道连接的地方。受限于传统学校“标准化建设”思维,学校空间设计和布局固定而封闭,难以满足多类型课程实施和多样性教学需求,更无法适应互联网时代下的多种新型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空间满足过去以“教”为中心,单向示范传授的要求,但对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学习等形式支持不足,不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和实践的能力。传统的日常教学中,教师对跨学科教学、综合实践活动缺乏支持,学生学习资源不足,导致教育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时代呼唤能满足学生未来学习要求的新型教学空间。

什么是新型教学空间?

新型教学空间就是指利用校园内的普通教室、专用教室、学科实验室和其他专用场所,以教学资源为支撑,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装备,能更有效地支持教师教学方式改变和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场所。新型教学空间分为实体的教学空间和虚拟的网络空间,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以实体空间作为主体,虚拟空间作为延伸,两者相辅相成。

实体教学空间主要包括校园内的各类教学实体场所,分为正式教学空间和非正式教学空间,其中正式教学空间是指利用普通教室、专用教室、学科实验室和其他专用场所开展基础性课程教学的空间;非正式教学空间包括食堂、走廊门厅、露台花园和校园户外场地等。

虚拟教学空间就是运用信息技术,以互联网的方式,将实体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利用视频、图像、声音、文字等教学资源,通过储存、同步、回放等手段,延伸到虚拟网络的教学空间。

在新型教学空间里,师生可以做什么?

这是一个技术爆炸的时代,诸如虚拟现实、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不断出现,但这些非常前沿的技术还未对教育教学产生革命性的变化。2020年的一场疫情让教育实体空间受到了冲击,人们不得不转向线上教育,移动互联网、智能设备、协同办公、视频、直播等加速进入教育领域,而过程并不如人意。

如果要想改进教学空间设计,可以根据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等灵活变动教学空间、教学环境、教学资源和设施设备的可重构性,支持实体空间与网络空间联通,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当地教学与远程教学交互……在满足日常教学的基础上,继续支持学科相关拓展性课程教学和跨学科教学,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教研活动,集体讲授和分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式。新型教学空间还可以通过软件平台对教学管理或教学行为的数据进行采集与分析,实现教与学过程的可回溯和数据化,支持开展基于数据的精准化、个性化等教学活动。

基于此,浙江各地各校展开了积极有效的探索,比如杭州濮家小学教育集团“阳光工场”就是一种新型教学空间。“阳光工场”全面打通了各个教学空间的联系,校园里的每个角落都转变成了学习场所。“阳光工场”不仅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还调动家长、社区、社会组织、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多种主体参与到教学空间的设计,打破学科界限。

可以说,新型教学空间反映的是我们未来学校的发展趋势。

如何建设新型教学空间?

建设未来新型教学空间,一定要以学习者为中心——做到教学空间的规模与学生数相匹配,设计方案与学生年龄相匹配;能开展多种教学活动,支持多种学习方式。一个优秀的新型教学空间首先建议其教学整体空间有留白,方便存放教学活动开展的必要器物和材料,有利于师生共同布置和展示教学成果;其次,课桌椅和家具的规格与学习者年龄相符,配备协调,符合人体工学设计;最后,允许师生改变空间布局和用途,利于师生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

新型教学空间最好还能与多媒体设备、计算机或智能终端连接,方便师生浏览和查询线上教学资源;具备教与学过程的数据采集、记录、分析的软硬件系统。例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视频和音频采集器将课程录播,之后上传到虚拟的教学空间。学生回家复习的时候,可以登录教师的网络空间,针对某些遗漏的知识点进行回放学习。此外,教师的虚拟教学空间还可以进行共享,方便偏远农村地区的学校进行远程教学等。

如何推进新型教学空间建设?

为适应教育改革发展要求,推进“教育+互联网”应用场景建设,促进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2020年,我省首次部署中小学新型教学空间建设项目。全省中小学新建空间上报数量共计1632个,主要包括2020年薄弱学校改造工程、区域整体推进智慧教育综合试点县(市、区)、2019年和2020年教育信息化应用专项补助受益县(市、区)3个部分。2020年年底,浙江省教育技术中心公布了全省中小学新型教学空间优秀案例和典型示范案例的评比结果,共评出了100个优秀案例和10个典型示范案例。

通过新型教学空间项目的建设,部分学校实现了教学空间大小、桌椅布局、教学环境、教学内容的重构,虚实空间的融通,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和区域内的同步课堂教学。这既能满足教师基础性课程的日常教学、教研活动等多种教学要求,也能支持学生自主学习、参加拓展性课程学习等个性化活动。如湖州市东风小学的新型教学空间以“三启”为核心,构建了“启真”探索区、“启善”探索区、“启美”探索区三大区域,通过物理空间的智能化搭建、教学服务的多样化支持、常态教学的创新化运用,助推新型智慧校园建构,为全面实现“真善美”育人目标奠定基础。温州市瓯海区实验小学集团学校的新型教学空间“数客坊”提出“随身课堂,精准进阶”的教学理念,搭建了用于iPad教学的硬件环境和软件平台,构建了“1+”教学模式,开展基于大数据的精准教学。

教育的发起人朱永新将“泛在学习”视为未来教育的常态,而泛在学习的潜力来自网络空间和现实空间的无缝对接。因此,我们必须注重新型教学空间建设,以推动优质教育的均衡发展。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