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山海情》中的那些教育理念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1-02-2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沙 洲

扶贫剧《山海情》开播后受到了如潮的好评,豆瓣评分达到9.4的高分,加上不少教师在朋友圈推荐,趁着春节宅家,我坐在电视机前将全剧23集刷完,由此获得了一次重要的观剧体验,认为国产剧“粗制滥造”的成见日渐消失。

此剧无论在拍摄技巧、人物塑造、摄影美工、剧情台词等方面均堪称上乘,最大的特点是取材真实、逻辑合理、线索多却不拖沓、泪点多却不滥情,不要说国产剧,就连美剧、日剧、韩剧容易犯的毛病都避免了,果然不负盛名。

《山海情》把目光对准西部移民开发,涉及行政、经济、水利、基建、农业、婚姻等多个领域的问题,其中教育问题讨论的比重虽不多,却往往在关键处起到了点睛的作用。

一、永远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山海情》中有一位小学校长白崇礼,主创者的教育观就浓缩在白校长的一言一行中。白校长坚定地认为:孩子不能不读书,读书比打工重要。这句土话概括起来就是“教育优先”四个字,即教育无论对于个人,还是一个村镇、国家、民族,都是第一位的,应该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上。

白校长听说闽宁村有一批娃娃未满16周岁,就在家人的支持下,瞒报年龄,准备去福建打工。他着急了,骑着自行车逐门逐户家访,去公路上拦截长途车,阻止学生辍学。

但是急于摆脱贫困的村里人不能理解白校长的举动,觉得他这么做只是想让学生多陪他几年,对白校长冷嘲热讽,隐瞒忽悠,争执撕扯。

白校长在劝学的过程中被打碎了眼镜,情绪陷入低迷,甚至与昔日的学生、村支书马得福翻了脸。

在今天看来,“教育优先”似乎没有什么仍需争论的地方,这是一个古圣先贤反复教诲、写进历届党代会报告、全社会达成高度共识的思想,甚至由于老百姓过于重视教育,形成了普遍焦虑和内卷困境。但在《山海情》所处的背景,上世纪90年代的市场大潮冲击下,“教育优先”思想却一度被质疑和否定。

《山海情》真实还原了那个时代的思潮,就连一心为公、智商在线的马支书,也劝白校长放弃“执念”。他的解释是:福建那边的工厂里,也有不少拿着中专文凭、大专文凭的人在打工,跟我们宁夏小学没毕业就过去的娃娃干着同样的活。而且,村里辍学打工的娃娃一拨又一拨,今天拦了这个,明天又走了那个,再拦也没有用。

这是典型的“读书无用论”,具有一定的迷惑性,白校长的态度从一开始的极力反对,到拗不过众人的排斥陷入情绪低迷,最终怀疑自己是否想错了、做错了。

然而,全剧有两处细节从侧面证明了白校长教育观念的正确。

一是村里一批先富带头人跟随福建农技专家凌一农教授学习双孢菇养殖的过程中,剧中大女主李水花对村里第一个建棚种菇的马得宝说了这样一句话:“凌教授夸我学得快,理解力强,你们都觉得是因为我聪明,其实是因为我上过初中。”

二是白校长的女儿白麦苗在福建莆田的电子元件厂打工时,带领其他海吉女工成立学习小组,利用业余时间上夜校,潜心钻研生产技术,使她们车间的产量和合格率达到全厂第一,为家乡宁夏争了光。

这两个例子都没有片面强调文凭的重要性,而是把关注重点放在了与教育程度相对应的文化知识,这是一个人进入社会自食其力的必要精神储备。当然,《山海情》中对教育水平的要求仅仅达到底线,比如:走上社会至少得小学毕业,初中生可以成为种菇能手,而一定的技术培训,可以造就合格的产业工人。

如今“读书无用论”仍有一定的市场,已经变异出隐藏版和升级版。比如,书读太多会把人读傻。不是为了找工作,上大学干吗?通识教育就是大学毕业后就没用的教育。研究生干活不如本科生灵光,有的公司招聘看重本科学历……当然,这些超出了《山海情》所关心的话题范围和层次。

社会需要更多的白校长,每个人的心里都应该有白校长的声音——“百业教为先”“学不可以已”,以坚定我们“教育优先”的社会发展理念。

二、不按进度未必是拔苗助长,也许就是因材施教

《山海情》中有一位厦门大学的毕业生郭闽航,因受福建扶贫干部陈金山事迹的感召,自愿赴宁夏闽宁村小学支教。不料,郭老师上了讲台,竟与校长白崇礼起了冲突。

闽宁村小学一个班几十个学生,囊括了全部六个年级,因此采用的是农村复式教学法。

怎么能给低年级学生上高年级的课?郭老师很不能理解,教材的撰写明明是科学的,是学科专家根据学生的年龄层次,循序渐进、逐级递升编排的。郭向白指出:“你这分明是拔苗助长。”

白校长从学生辍学的现实情况考虑,觉得如果学生有能力多学一点,那么教师就不妨多教一点,让学生离开学校的时候,能尽量多储备一些知识派上用场。

在1978年的一次语文教学研讨会上,教育家叶圣陶指出:“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

其实不仅语文学科,其他学科也一样——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学生在课堂上学的不是教材,而是教材背后的知识和技能。

这个道理白校长在戈壁滩上靠自己的实践摸索出来了,他说,没有能力学的不可能让他多学,有能力学的不让他学则是一种浪费。

生长在大城市的郭闽航受到现代文明的熏陶乃至束缚,自然与白校长的见解和做法产生了隔阂。其实,白校长说的是土话,但思想并不土;相反,回归了教育的本质。不知道我们的教师是否能从中得到启发呢?是否还在赶教学进度,为课课练、单元测、月月考所困扰,为了进度向学生增加更多的学业压力呢?

三、支教不能变了味,短期支教不如不要

郭闽航刚到闽宁村要求支教的时候,白校长对他来说就是一个“白眼校长”,爱理不理。

“支教老师来个一年半载,眼看跟娃娃们处出感情了,然后又走了,让娃娃们伤心。不如不来!”在一次家访后,白校长道出了个中缘由。

白校长说的没错,支教周期过短,缺乏可持续性;一些支教人员动机较功利,支教活动走形式等问题都在影响支教事业的发展。

但是支教本身并没有错,而且意义重大,尤其是中西部偏远地区的中小学,年轻教师招不来、留不住,主要依靠外部支教才能维持。

《山海情》里的郭闽航扎根落户闽宁村,接过了白校长手中的教育火种,然而这只是剧情一厢情愿的理想推定,现实中的中国支教事业还需要政府和全社会给予更多的思考、支持和保障。

四、孩子应该在生活中、在社会中、在自然中成长

闽宁村的一众精英:马得福、马得宝、尕娃、水旺……筚路蓝缕,勤劳致富,走出了“贫瘠甲天下”的西海固。20年后,他们个个事业顺风顺水,每天忙得不亦乐乎。

突然有一天,他们的孩子强强、贝贝等失踪了。这帮家长心急如焚,互相联系,最后才发现,原来是在美国读社会学博士后的马得花,暑假自驾带这四五个孩子回涌泉村。

孩子们在电话中向家长抱怨,自己的童年缺少陪伴,被太多的培训班和作业压榨得无法喘息,一直想回父母小时候生活过的地方看看,但如此简单的愿望,也被父母以没空为由推脱而不能实现。

孩子的一席话竟然点醒了闽宁精英们,他们立刻脱掉缠身的俗务,追上孩子们,组成一个车队,浩浩荡荡,奔赴涌泉村。只见昔日的黄土荒原变了模样,退耕还林后的涌泉村,青山绿水,生机勃勃。

这当然是最后一集紧急逆转的大团圆结局,现在的孩子假期有几个不沉迷于手机?几百公里外的穷乡僻壤,对他们有如此强烈的吸引力,这恐怕是主创者通过孩子之口表达自己的想法罢了。

闽宁精英们从底层打拼,走上了致富的道路,教育资源对儿时的他们来说是奢侈品,而他们的下一代成了真正的城里人,也就遇上了如今中产家庭普遍存在的教育问题。

学校教育在人的一生中只占了很小的比例,而生活和大自然才是教育的终极舞台。怎样让孩子们在健康和谐的环境中成长?并不是靠几个大人心血来潮就能够达成的,《山海情》没有能够给出一个令人信服的答案。但此剧能够将并非阐述重点的教育,在如此短的篇幅内驾驭到如此深度,可见其获得创作水平的高分并非徒有虚名。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