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疑难教学如何突破
□杭州市萧山区湘湖小学 董卫凤
面对教师在解决问题教学中的困惑,笔者以“解决问题教学”为研究主题,主要探求几个问题:怎样正确解读解决问题教学的教材?怎样定位解决问题教学中的学生难点?怎样进行解决问题学法指导?笔者以《有余数除法解决问题》教学为例,对以上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
一、抓内核主干,殊途同归体现“神不散”
分析有余数除法解决问题的类型,尽管千变万化,但都可以归结到运算意义——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商和余数的意义。而抓住这一点,就等于抓住了解决问题的主干。
比如《有余数除法解决问题》的导入部分,笔者安排了一组辨析题:
1.扇子队有25人,演出时队形变换,每个圆圈站4人,可以站成几个圈,还剩几人?
2.扇子队有25人,演出时队形变换,站成4个圆圈,每个圆圈几人,还剩几人?
解题1:25÷4=6(圈)……1(人)
解题2:25÷4=6(人)……1(人)
这一组题,从外在形式上看,是结果单位名称的不同,但是从数学角度看,当学生解决问题后,最后归结到对除法意义的理解上,实际是映射了《数学课程标准》的这句话:解决问题教学必须让学生经历从现实背景中感受和体验数学,发展学生根据运算意义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揭思维关键,建立知识方法联系
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因为个体生活背景和认知水平的差异,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解题策略与思考,这其实是很好的教学资源,通过典型题例辨析,可以促感性认知升华,去除表象抽取特征,实现数学模型的意义建构。
例:二年级34名师生去参加跨湖桥美食节,每张桌子限坐4人,至少需要几张桌子?
跨湖桥美食节,洪七公叫花鸡每份8元,20元钱最多可以买几份?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让学生进行“三辨”。
第一辨:商加1与商不加1的辨析
对于第一问,学生有两种解法。
解法1:34÷4=8(张)……2(人)(×)
解法2:34÷4=8(张)……2(人)
8+1=9(张)(√)
两种解法的区别,第一种是典型“两问式”有余数除法解题思维定势,第二种是商和余数进行合理取舍。通过两种解法的辨析,归结到商和余数的意义,强调余下2人必须要给他们安排座位,去掉余数,所以商8必须加上1。
第二辨:“至少需要几张桌子?”与典型“两问式”问题的差异
学生解决问题时其实已经明白了余数要合理取舍。重点引导对“至少”的认识,明确“至少”是在保证人人有座位的情况下的“至少”,这样让学生在理解商为什么要加1时,不仅仅是一种直觉和感性认识,而是学会了对题目信息的剖析,使自己的解答有理有据,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升华。
第三辨:“至少”与“最多”的辨析
至少需要几张桌子?最多可以买几份?
“至少”与“最多”,是一组很值得回味的概念情境,通过组题辨析,学生能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应用,而且引导学生关注题中信息的剖析,能丰富学生对有余数除法解决问题不同的表达形式。
“第一辨”实质是学生解决问题的原点,从实际生活中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关注学生剖析、梳理、提炼、处理数学信息的能力,让他们根据信息提出数学问题。“第二辨”是触发学生对不同问题情境不同目标指向的思考,让学生明确“问题不同”导致解决问题的答案和思考不同,让学生理解小学数学学习需要有意义的接受——思维的训练。“第三辨”是解决问题后的思路整理和回顾,引发学生理解“至少”与“最多”,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分析。这样的“三辨”,由低到高,揭示了数学思考的思维本质,建立了知识方法的联系,实现了解决问题的意义建构。
三、情境串接,一线串珠“形不散”
对于本课的教学,教师选取的是“跨湖桥文化节”的主题情境,充分利用了地方资源,让课堂“形神都不散”。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教师都尽量少说“废话”,关于生活主题情境的阐述,除了课前谈话1分钟左右以外,其他各个环节连结语总时间不超过1分钟。这样的教学情境既激发兴趣,又始终明确数学教学的目标要求,达到“形神都不散”。
四、化静为动,直观表象构建思维支撑点
人教版练习十五的第8题,无论前测还是后测,都显示一个事实,学生独立解决这个问题有难度。下面是根据教材改编的教学素材:跨湖桥文化节十大名菜展评中推出一道“孔雀开屏”。
问:厨师用3个苹果、1个橙子、2个菠萝做成一道“孔雀开屏”,现在有14个苹果、7个橙子、10个菠萝,请问最多可以做出几道“孔雀开屏”?
根据前测和后测,近50%的学生能得到三个算式:14÷3=4(盘)……2(个)7÷1=7(盘)19÷2=9(盘)……1(个),但是学生得到正确答案“4”很难。
此题设计是两次“最多”的综合运用,第一次是余数的取舍,“苹果多余的只数”要去掉,“菠萝多余的只数”要去掉;第二次是组合事物商的取舍,“橙子多余的盘数”要去掉,“菠萝多余的盘数”要去掉,蕴含着对“包含与排除”的初步理解,7、4、9只能共同拥有4,所以最多只能做4盘“孔雀开屏”。
突破“解决问题”教学疑难,对教师而言,必须对教材深入剖析,包括挖掘教材每道题的编排意图和代表类型,包括数学知识和生活情境之间的生长点、联结点,包括众多版本的教材的比较分析等;必须对学生进行深入分析,包括剖析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认知起点,包括剖析学生思维困惑的成因和对策等;必须对学生进行适恰的学法指导,重视算式意义的理解、思路的表述和思维关键的揭示,重视分析方法的讨论和数量关系的提炼。任何数学问题的解决都不能直接依赖已有的知识和方法,只有通过对已掌握的知识和方法的重新组合并生成新的策略和方法,才能实现问题的解决。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妇产科专家告诉你:到底多大年龄,才算高龄产妇?不妨提前了解下 (2023-03-11) |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