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活微课程实现综合实践活动学科与生活的有效链接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1-02-2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长兴县夹浦镇中心小学 冯银南

以盘活微课程为立足点,我校从微课程设计、微课程资源、微课程实施三个角度,探求学科知识与学生生活的有效链接。

一、以“细微”为思路,优化微课程设计

微课程最大的特点就是“微小”,教学主题小、过程简洁、任务清晰。

1.教学内容微小。小学生的特点是比较好动、喜欢游戏。把课程设计成一个个主题游戏式活动,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科知识渗透到活动中,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

2.教学程序微小。综合实践活动学科与其他学科最大的不同在于不光有课堂学习,还有课外调查。我校微课程按照“生活化调查—问题化聚焦—课题化推进”整体活动程序,打通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资源,按照项目化程序,把现行课程与学生生活有机结合。

3.学习任务微小。学生虽然喜欢动手实践,但存在着认知水平不够、思考路径单一、专注力不强的缺点,动手能力和实践成果反差很大。在布置综合实践活动学习任务时,要注意切口小,难易适中,时间不宜过长,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关任务,保护好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以“精微”为路径,整合微课程资源

新课程改革极大地拓展了课程,建立了开放、整合的课程资源观。综合实践活动在这种课程资源观的引领下,大多依托“主题”来开发、设计和实施课程,微课程亦然。

1.梳理教材,找准课程整合点。对于综合实践活动学科来说,教科书不是唯一资源,而是可以利用的资源。教师对教材所提供的内容进行整合,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倡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发现、交流合作。以三年级下册教材为例,我们把教学内容“去春游”“玩泥巴”“风筝飞上天”“我家周围的街巷”等整合成一个主题“春日一游”。

2.分析学情,抓住学生兴趣点。要保证课程价值,必须要捍卫学生的课程主体地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站在学生角度进行自主开发与实施。如此,必须充分把握学情:学生需要什么,对什么感兴趣,接受程度如何……这是微课程设计的依据。

3.回归生活,寻找活动切入点。学生是社会的一员,教师要善于打破学科界限,基于学生经验和兴趣专长来寻找微课程设计的切入口。

三、以“微妙”为策略,推动微课程实施

微课程实施应强化活动性、参与性、体验性,让学生在课程中知其意、感其情、悟其理。

1.强化动手能力,做实“微制作”。学生动手能力很强,也很喜欢自己动手制作,因此将发明创造教育引入到综合实践活动中来,可以丰富课程内容,也利于增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创新含量。在进行“微创新”的过程中,重点应放在创新课题寻找和技巧实施上。激励学生挑战自己,不断去寻找和解决更多问题。在《生活中的一次性用品》这一课里,就可以让学生进行一次“微制作”,把一次性用品改造成生活中可以使用的物品,让它们可以被再利用。

2.强化探索精神,做深“微探究”。综合实践活动学科的特色是既要活动又要创新,还要学会独立思考和探究。教师要利用好学生旺盛的求知欲,融合其他学科的元素,引导他们在知识积累过程中进行尝试。如三年级教材中的《我们去春游》一课,可以和语文教材口语交际部分的《春游去哪儿玩》进行整合,在学生们有了春游体验之后,说一说,写一写,分享春游的快乐和学习的快乐。

3.强化活动体验,做优“微实践”。好动是小学生最大的特点,利用学生这个特点展开综合实践活动,可以大大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例如六年级《我的“毕业季”》这一课,就可以让学生自主设计毕业纪念册,组织毕业典礼,购买纪念品,排练节目等,让学生积极参与、认真实践、合作探究、共同发展。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