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市职业技术学校: 把“生产企业”变“学习工厂”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0-01-0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本报通讯员 郑剑佩

近日,乐清市柳市职业技术学校模具制造专业“佑利班”拜师仪式在佑利控股集团举行。拜师仪式上,学生分组向佑利集团的两位师傅敬茶、行鞠躬礼,师傅向徒弟回赠礼物。接下来,学生不仅会到企业实训,企业工程师也会到学校授课,这种“校中厂+厂中校”的模式,使得校企双方合作得更为紧密。

“学校培养的人才与企业需求的人才有一定的落差,导致企业进一步发展出现瓶颈,而现代学徒制的开展,能更好地解决人才培养方面的问题。”佑利集团副董事长胡旭璋希望,通过校企合作,学生们能学到真正的本领,成为新时代的工匠。

事实上,拜师学艺这在柳市职业技术学校早已是一道寻常风景。现代学徒制正成为学校培育工匠、打造高素质新型产业人才的重要途径。近年来,从最初企业为学校提供实训场地,到校企双方作为办学主体协同育人,“生产企业”成为学生的“学习工厂”,柳市职业技术学校走出了一条由浅层校企合作到产教深度融合的新路子。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让这里的职业教育呈现出崭新的面貌。

早先,德力西集团将低压电器生产线引入柳市职业技术学校。2019年上半年,柳市职业技术学校与乐清市紧固件行业协会合作,计划把紧固件的一条流水线搬进校园,并由协会派工程师到学校进行指导。粗加工由学生完成,产品由协会带回公司,由公司员工再进行精加工。

在该校实训处主任何国勇看来,在校内建教学工厂,将传统的消耗性实训转为生产性实训,可以使企业、学校、教师、学生四方受益。对企业而言,节约了人力资源成本,提高了产品的生产量,为企业创造了财富;对教师而言,通过接触企业的实际产品和先进的生产工艺,拓宽了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对学生而言,不仅积累了宝贵的工作经验,更领悟到了什么是真正的“工匠精神”。

在校企合作的不断深入中,柳市职业技术学校逐渐意识到要使校企合作迈向更高层次、走得更远,就要在技术研发和工艺流程改进等方面进行深层次融合。

学校的“乐智众创”创新创业实验室共有5个项目研发团队。2018年,教师江德绪指导学生完成的创新产品电磁失电制动器动作时间检测仪在企业运用,累积为企业节省人力成本10万元以上。同年,实验室创新作品动感单车、挖机大战、发电小车在温州市第五届青少年创客节上展出,体验的观众络绎不绝。

2019年,学校以电商为平台,融合电器、机械加工、会计、计算机、电商等专业,打造“双创基地”,让学生多岗位锻炼,成为复合型人才。“‘双创基地’有5个团队,每个团队对接乐清四五家企业,依托电商平台,一方面出售学生自主研发的产品,另一方面将乐清本土的电器产品推销出去。”副校长金征宇说。

金征宇介绍,为了适应产业需求,推进校企文化融合,学校每年都会邀请乐清知名企业代表进校园与师生面对面交流。同时,结合各专业实际,学校引入企业管理模式,将企业文化融入学校文化之中。

“将学校的优质资源和企业资源进行整合,在企业的产品生产和研发中发挥作用,校企才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深度融合。”金征宇说道,“学校将有效发挥和利用自身资源,与企业实现优势互补,进一步促进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一批具有工匠精神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