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所农村小微学校,教师来了的不愿意走,城里的想“挤”进来;文化、社会界人士“趋之若鹜”,只因这里有—— 一群诗意的教育“栖居者”
□ 黄莉萍/文 通讯员 吕淑斌/摄
1月1日,独自在冬日暖阳下二楼的回廊里,值班教师吕淑斌感到格外地享受。这一天,他阅读、修改自己题为《从甲骨文重新认识汉字》的论文,还一杯茶、一管笔、一点墨给同事们书写了新年祝词。“春霞道友:新年快乐!共事斯民,空气都因为和你在一起而格外欢乐……”他笔下“志同道合的朋友”黄春霞,是主动申请支教“斯民”的支教教师。
3年前,和黄春霞同期来到“斯民”的,还有从东白湖镇初级中学主动申请调入的吕淑斌。
2年前,教师陈晔逸申请来到“斯民”。
1年前,因公外调出去后每年都申请调回“斯民”的教师黄亦厅,终于如愿。
……
他们为何“蜂拥”而来
“斯民”,是位于诸暨市东白湖镇斯宅村的百年老校斯民小学。
还有半年,黄春霞就要离开它回到城区自己的学校了,她却希望能延长支教的年限。“3年前我选择了最需要我支教的地方,现在发现其实我更需要‘斯民’。”而教师邱璐是个“幸运儿”。2018年,在支教期满后,她成功地把自己留在“斯民”。在邱璐、黄春霞眼中,“斯民”不再仅仅是一所学校、一个工作地方,更是“一个让人成长、提升的绝佳境地!”
同样的想法,让陈晔逸每逢学期末总是提前跟校长斯剑光“诉苦”:“能不能让中心学校的领导别再问我去不去镇里工作的问题,我是铁了心在‘斯民’了!”
……
斯民小学的每一位教师,似乎都有一个温暖的“斯民”故事。即便,2015年还有150名学生的学校,如今只有不到一半的数量;即便,大多数住在城区的教师每天早晚奔波近80公里,其中30公里为山间狭窄的盘山公路。
但“斯民”的故事还不仅于此,还有更多路途更遥远、情感更广博的情缘。
斯民小学的“梓树花下”书法节,从方案制订、人员组织安排到活动开展进程,每年都由诸暨市书法家协会主席许绍满全程指导、参与。斯民小学的书法特色课程,由许绍满编撰教材,指导教师,鼓励学生。28年中,许绍满帮助“斯民”的教师们将书法校本教材改了一版又一版,情感也浓厚了一层又一层。前不久,爱书法的吕淑斌跑到城里的许绍满工作室请教书法,见到了一壁10多米长的书墙。他震撼之余,只见许绍满凝望着这一壁自己阅读过的书籍,缓缓道:“这一墙的书,等我退休了,全部运到‘斯民’去。”
许绍满的举动让“图书馆阿姨”凌放轻轻一叹:结缘“斯民”,何其有幸!她说的“有幸”,指的是自己和许绍满这样的外来的“斯民人”。
因为旅游与斯宅偶然邂逅,来自上海的凌放便“常驻”村里创办了免费开放的“上林图书馆”。每天傍晚,她的小小图书馆成了“斯民”学生们放学后流连忘返之所。做完作业的学生们在图书馆席地而坐,翻看自己感兴趣的书;或者跟凌放诉说家长里短,开心、不开心的事。
同喜爱“图书馆阿姨”凌放一样,“斯民”的学生们总是开心于“斯民候鸟”——爱心公益组织支教教师的到来。
每周四的上午,音乐、美术和表演课,甚至还有机器人、魔方课,有些城区学生课外花钱才能学到的项目,“斯民”的学生们在山村里就享受到了。2019年年末的一个周四,记者到“斯民”采访,正好遇到这群前来支教的年轻人。他们长期生活、工作在城区,每周四这样跋涉城乡之间的“到访”已坚持了5年。
很巧,采访那天还遇上了每年都要来一两趟的“斯民候鸟”王丽。她来自离“斯民”更遥远的北京。6年来,这位曾经的大学教师、记者、研究学者,退休后只做一件事——拍摄纪录片《百年村小》。主角也只有一个——斯民。这些年,王丽每年都会到“斯民”来拍摄纪录片所需要的素材。她就这样拍校舍、拍教师、拍学生、拍田园村庄,拍着拍着,常常掩面而泣。
王丽的泪水,如同斯杭生老校友紧紧握着斯剑光的手说的,“我是工薪阶层,但有20多万元的退休金,想赠给学校做点实事”;如同“图书馆阿姨”卖了上海的房子后说的,“我想拿出其中的30万元给学校买辆校车,接送离学校比较远的孩子们”……
他们都担心“斯民”的学生一个个少下去,校园里没了孩子的身影,没了嬉闹的笑声。
他们都在寻找什么
“几栋老教学楼,几棵老树,一片幽静的校园,竟充满着如此神奇的力量,在每个来过这里的人心中,烙上了萦绕不散的千千结。”吕淑斌不仅这样地感慨,更是直接留在了这方校园探寻这“神奇的力量”。
2010年,喜爱读书、思考的城镇教师吕淑斌慕名加入了设立在斯民小学的“斯茗阁”读书社。每周四晚,二三十名附近乡镇甚至城区的教师,齐聚“斯民”看书、喝茶、听琴、写字、讨论……组织者,正是“斯民”校长斯剑光。
吕淑斌开始用好奇的目光打量着这所乡村小学。
早在2005年,生于斯宅长于斯宅,学习、工作皆在“斯民”的斯剑光当上了斯民小学的校长,同样开始用好奇的目光打量着这所刚刚百年的村小。只是,他的打量,更为深邃,也更为迫切。
2006年,时值刊总社在全省范围内评选100所百年名校。新任校长斯剑光有了强烈的历史使命,“要挖掘出百年‘斯民’的教育内涵和魅力!”
只要走在斯宅村中心的斯民桥边,便可见一个拱形校门,门额上书“斯民小学”4个汉隶,从校门进去是一条青砖铺砌的甬道,甬道尽头便是内校门,用当地的粗条石砌成高高的门台,门额上方镌刻着“汉斯孝子祠”5个汉隶,为康有为题写。两道校门一外一内,一低一高,先后走出了中国科学院古生物研究所所长斯行健,著名特级教师、儿童教育家斯霞,中国先秦史学家斯维至,上海江南造船厂副总工程师斯杭生……
“我做得最多的事情是挖掘学校文化的内涵。”这些年,斯剑光走访了很多老校友,“最早的毕业照,一定是小朋友站前面,教师在后面;读书一定是快乐的事情,学生们吃饭要唱歌,放学时还要唱歌;教师一定是喜欢学生、喜欢学校的……”
他先让优秀的“斯民”文化来改变自己。
每天,斯剑光总会早早地来到学校,带着几个早来的学生一起把校园打扫干净;他任教的体育课,每周会专门安排一节爬山课,师生一起爬山、吟诗、歌唱;他带着一墙壁的书搬入大大的教师办公室,有他在的4人办公室很快成了全校教师最爱扎堆的地方……
他创办的“斯茗阁”读书社,很快吸引了周边甚至城区爱好读书的教师,更“勾引”得他们“趋之若鹜”地想到“斯民”来任教。
“猎物”之一、教师蔡炬烽坦言自己已经很享受每天读书、写字、关心学生思想动态的生活。
“我们理想中的教育就是要以学生心里所想为工作出发点。”曾在其他学校当中层的黄亦厅回到“斯民”后主动要求当班主任,“我非常喜欢和孩子交流,一有需要就会去学生家中家访,这样的教育才有滋味。”
采访中,记者发现,“教学生做好人”“要心灵熏陶、人格培养”“要让学生的童年快乐”“学习是件快乐的事情”等,已成为“斯民”教师们的共同“信仰”。
这学期,吕淑斌每天在学校走廊上贴上“每日一字”,讲述一个汉字从甲骨文到现代文的脉络故事;他不按文章描述来讲授课文《月光曲》,而是先播放贝多芬的《月光曲》让学生自我感受;他的语文课堂常常在笔峰书院、华国公别墅等斯宅建筑群落里……
“教师安静地学习,安静地教书育人,才是最幸福的。我听从自己的内心,希望能一直在这里教书。”蔡炬烽这样告白。
而斯剑光,考虑得更为深远。2020年,他想在“斯民”开展全科教师包班下的学生项目式学习模式的探索。前不久,到“斯民”参观的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刘坚肯定了他的设想,并告之全国范围内已经有先锋学校在进行有益的探索。
“为山区孩子谋幸福,为乡村教育谋复兴!”斯剑光兴奋地说着自己的新年愿景。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妇产科专家告诉你:到底多大年龄,才算高龄产妇?不妨提前了解下 (2023-03-11) |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