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类人才培养不能少了“人文味”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0-01-0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程振伟

最近几年,一些综合性大学越来越重视人文学科建设。比如,浙江大学向全球招聘文科领军人才;清华大学推出文科建设“双高”建设思路,旨在做到一流大学建设和一流文科建设相统一。

从学科发展的角度来看,一些以理工科人才培养享誉世界的大学,实际上也都有颇具特色的文科体系。斯坦福大学、加州理工学院、麻省理工学院等世界一流理工科高校,都非常重视人文学科的发展,强调文理科的结合。在国内,对标世界先进高等教育发展方向的南方科技大学,在将理、工、医作为办学基础的同时,也注意建设小而精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开展一流水准的人文学科通识教育,进行文理融合的特色文科研究。

我国目前正在大力推进高等教育“双一流”建设,提出要让更多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其中,要完成建成世界一流综合性大学的宏大使命,就不能在学科建设上有突出短板。高等教育规律表明,高校越是高质量发展,理念引领越是重要。人文学科“瘸了腿”,学校就很容易陷入功利、浮躁、片面发展的怪圈。

而且,高校在发展理工科的同时发展好人文学科,不仅能用新技术、新理念推动人文学科发展,而且对理工科的发展也有巨大反哺作用。当下教育部力推的新文科建设,不仅涵盖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内多个学科的交叉、融合、渗透、拓展,也包含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交叉融合形成的文理交叉、文医交叉、文工交叉等新兴领域。正是因为理工学科有新理念新突破,才使得新文科建设有了相应学科基础。新文科发展大潮中,高校的多学科之间会有更多融通,在交叉融合中获得基础研究上的大发展、大突破,取得理工类和人文学科人才培养“1+1>2”的效果。

此外,大学理工类专业培养人才的目标定位,不能仅停留在掌握某种专业技能的人才,而是为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其中,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离不开通识教育中人文艺术与社会科学的部分。比如,苹果创始人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的毕业典礼演讲中透露,最早苹果产品上漂亮的字体即是出自他在大学书法课上得到的灵感。此外,高校理工类人才培养也能通过加强和改进人文教育,滋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最终塑造出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