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师拥有教科研自觉,校长何为?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0-01-1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江军平

随着课改的深入推进,学校和教师对“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的认识日益提升,但“教科研如何落地”的困难却始终存在。

笔者曾对679名中小学教师进行了一次教师教育科研(以下简称教科研)需求的调查。89.4%的被调查中小学教师认为,教科研主要是为了“寻找解决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提升自己的研究能力”“构建学习团队”,但又认为“关于教科研研究价值的调查”主要是体现在职称评审或者考核需求上。85%的教师评好高级教师职称后就不再写论文。高达38.57%的中学教师认为教科研就是为了“职称评审”。教师对教科研内外需求认识的差异,不仅难以培养教师的教科研兴趣和素养,还极易产生“重写轻做”“写与做脱节”等学术不端行为。因此,只有让教科研成为教师的自觉行为,才能让中小学教科研有效落地。

笔者认为,教育管理者应从教师专业发展角度思考教科研的价值,如此才能让教科研活动更聚人气。

教师成长存在阶段性,北京教育学院教授钟祖荣将优秀教师的成长过程分为4个时期:准备期、适应期、发展期、创造期,后一个阶段只有在前一个阶段足够的积累后,才能从量变走向到质变。“研而不教则空,教而不研则浅。”所以,科研型教师和教育科研成果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在教育实践中不断积累。

虽然中小学一线教师主要精力都在落实教育教学常规上,科研时间和能力都有限,但教科研的工作方式和习惯培养却是同等重要的。方式转变了,教师的思维方式才会改变,才会在实践中坚持研究并修成正果。在调查中,中小学教师普遍认为通过研究活动主要是有助于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和提高自身教学实践能力,对教育成果创新与超越他人少有期望。因此,管理部门倡导“大众科研”不应是人人要有科研成果,而是人人有能做科研的素养。只有基于培养教师科研素养,才会吸引更多的教师参与科研活动,形成良好的教科研氛围,成为科研型教师。

管理者应从学校引领角度思考教科研的方向,让教科研活动更接地气。

教科研最重要的是选题与实践。中小学教科研选题应突出校本化,重在学校教育“实际问题解决”的实践研究。立足学校的科研更能形成特色,更能体现“科研兴校”。但立足校本要避免低端、重复的研究。调查中,笔者发现中小学教师科研态度和成绩受学校管理方式影响最大。学校缺少规划,教师的教科研方向往往是杂乱、低效的,写的与做的脱节严重,教师疲于应付的压力也最大。因此,学校对宏观层面的引领非常有必要。笔者建议中小学教科研工作可以分为学校和教师个人两个层面开展:学校层面要立足教育发展需要和校情,将重点改革项目课题化,构建课题群,把教师研究吸引进来;将教师个人研究与学校课题研究计划有机整合,集中时间和力量开展主题教研活动,通过课堂研讨、文章撰写和成果展示等活动与教师教研有机结合。

管理者应从学共体建设角度思考科研的质量,让教科研活动更具底气。

在课改快速推进的今天,教科研已由“专家的独白走向共同体的知识对话”,合作与共享已成为当前教科研活动的主旋律。基于教学实践的反思是中小学教师科研的优势,也是中小学教科研的重要内容。寻找共同的话题,打造和谐的学习共同体文化,更能将反思推向深刻,让研究者更具底气。

合作的前提是乐于分享,共同语言越多,分享就越容易产生。调查中,笔者发现有60%的中小学教师乐于参与同学科骨干教师负责的课题,几乎所有教师在对教科研的期待中首选的是教学专业能力提升。这是教师职业认同感、使命感和危机感所决定的。因此,学校管理者应积极重视教研组的建设。

当前,许多学校突出了年级组管理功能,使得教研组许多工作被备课组的常规工作替代。学科组活动只有工作布置,缺少主题研讨;只有诊断评价,缺少发展引领;只有结果展示,缺少问题探究。重管轻研,导致许多研究项目不仅停在教师单打独斗层面,质量难以提升,而且以工作报告代替研究报告,方向不清。

教科研是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学校管理者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视团队建设,使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和探讨中,真切感受到教科研的魅力,让教科研真正成为教师工作方式的自觉选择。

(作者系桐庐县教师发展中心科研评价部主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