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课程建设,学会健康生活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所长 崔允漷
近期,疫情信息不仅使举国上下都处在焦虑与不安之中,也大大地降低了全民的思考力与判断力。我仅想说一说疫情突然袭击暴露出的“几乎全民不会戴口罩”“全民没有勤洗手”的问题,以及由此而来的与我们中小学教育、与我的专业——课程有关的问题。
先说戴口罩,本是日常的生活技能,为什么几乎全民无知、集体失能?中小学不教学生戴口罩,等疫情来了再请院士来教,代价岂不是太大了吗?难道一定要将“戴口罩”这一知识点列入“高考”,我们才会教、才能学会吗?中小学教育其实已经多次进行过诸如“谨防感冒”“注意个人卫生”“不要将病毒传染给别人”等基于概念的教学,却几乎无效。我们能否开展基于行动的教学以获得“戴口罩”的技能?
再说勤洗手,应是举手之劳,但事实上大部分人还是没做到——学校教了至少15年,结果还是没学会!“勤洗手”教育如此低效,确实让我们教育人自己打脸!有人说,那是因为高考不考,教师不教。其实不然,在正规教育期间,我们不是不教,而是一直在教,从幼儿园教到高中。从幼儿园开始,教师一般会示范来教小朋友如何正确地洗手,会用我国常用的“内外夹弓大立腕七步洗手法”,甚至拿最权威的世界卫生组织(WHO)英文版“洗手12图”来教。可是教师往往教了却不评,没有跟进评价,洗手就只是教学材料或内容,成不了课程,至多算是日常的经验教育,学生不仅没有理解,更不会形成行为习惯。小学开设了与“勤洗手”有关的一系列正规课程,包括道德与法治、体育与健康、劳动与技术、班会,甚至还有校本课程等。每门课的教师都会告诉学生要勤洗手,而且一直强调勤洗手有多重要。然而,小学教师少有用示范的方式动手教洗手的,于是,小学生只记住“勤洗手”这个词,没有获得正确的洗手技能与习惯。而进了中学,学生发现中学只关注要考试的东西。从目前来看,中考和高考都不大会考“勤洗手”,因此,中学里的教师和学生都看不上这个“重要但没用(因为不考)”的概念。即使有一些科目如体育与健康、生物学等的内容涉及“勤洗手”,但中学教师通常想当然地认为这些“小儿科”的事是幼儿园或小学教师教的,于是乎,“勤洗手”在中学成了“虚无课程”。
如此这般的15年教育,无论是戴口罩还是勤洗手,都能看到我们的教育在某些方面是失败的,是需要我们每一个教育人反思的。作为课程研究的学者,我觉得我们提供的教育不够专业,具体表现在:目的目标没分清,学无进阶难上心;教不得法瞎教教,学而不评非课程。
虽然我无法得出戴口罩、勤洗手对不患病的贡献率有多大,但反过来,没有养成这些卫生习惯与患病风险的相关性是可以推论的。希望如此惨痛的教训能为我们敲响警钟,希望每一个人能站在“防疫就是责任”的高度认识“戴口罩”“勤洗手”的好习惯。
我们需要担当起检讨责任,重建“戴口罩”“勤洗手”课程。50年前,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提出了“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的目标,而我们的教育、课程如何解决当下“不考就不教”“只育分不育人”的问题?90年前,美国著名的“八年研究”首要目标是关注与学生个人生活、社会生活相适应的知识与技能,而我们的课程目标是否过于抽象、宏大?是否过于社会取向?是否可以借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或“家国天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逻辑重新确定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问题?是否要用课程思维审视学校教育的专业性问题?
为此,笔者建议:首先,要将“学会健康生活”作为公民的核心素养,并据此设置有进阶的目标体系;其次,要依据此目标进阶,分学段选择适当的内容,组织成学习单元;再次,要倡导基于行动的、示范的直接教学,而不是基于概念的教学;最后,要基于不同学段的目标开展表现性评价和档案袋评价,而不是纸笔考试,并将其结果列入不同学段的综合素质报告之中,推行持续而累积的、基于行为的必备品格评价。
美国教育家艾斯纳说过,千万不要以为不教的就是不重要的。我想再补充一句:教了不等于学了,学了不等于学会了。其实,没有学会,就等于没有教。据此,我们有太多的东西需要检讨。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妇产科专家告诉你:到底多大年龄,才算高龄产妇?不妨提前了解下 (2023-03-11) |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