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有组织科研”提高教师培养质量
《中小幼教师如何做好教科研》
主讲人:刘大伟
■学习二十大精神 培养高素质教师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如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尤其是如何推动区域教师队伍建设高质量发展,成为当下各地教育部门关注的热点。
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校有组织科研 推动高水平自立自强的若干意见》中明确就“加强有组织科研,全面加强创新体系建设,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更高质量、更大贡献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作出部署。尽管文件并未针对基础教育科研提出要求,但作为国家创新拔尖后备人才培养根基的基础教育,也需要进一步加强有组织科研,不断提高教育研究的质量,进而落实在课堂教学中,实现人才培养的高质量发展。基于此,江苏省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以“有组织科研”为着力点,稳步推进南京教育科研人才培养。
基础教育有组织科研是对外部需求的有效回应,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一是回应国家需求。有组织科研是基础教育对国家导向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一种回应。在国际竞争越发激烈的今天,拔尖创新人才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中有着重要的价值与意义,作为输送拔尖创新人才后备队伍的基础教育更有着培根育人的重要作用。而如何培养后备队伍,为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筑牢基础,这就需要我们基础教育进行有组织的研究,构建科学化系统化的培养模式。二是适应区域发展。基础教育的有组织科研在尊重科研基本规律基础上,改变了传统科研碎片化的运作模式,统整协同区域科研力量,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区域联动、优质均衡的原则提升区域教育质量,实现办人民满意教育的目标。三是提升学校内涵。有组织科研是提升基础教育学校内涵质量的重要推动力。有组织科研将地方教科院所与中小学幼儿园紧密结合,将专家与教师紧密结合,将跨学科、跨部门力量紧密结合,为学校引入更多智力支持,有力地提升了学校内涵发展。
从个体层面来说,基础教育有组织科研还是推动区域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它在外驱发展动力上改变了教师专业发展凌乱无序的状态,实现了教师群体在科研领域的有序发展。为此,我们从顶层制度、模式、研究和成果四个方面加以认真规划与设计。
有组织科研体现在顶层制度设计的有组织性上。为此,我们提出教科研人才的“千计百方”工程,并分两步推进实施。所谓“千计”,指的是面向2035遴选培育约1000名40周岁左右的教育科研杰出人才、领军人才和拔尖人才,力争做到全程全方位跟踪培养,是为了达到堆聚人才高原的目的。“百方”则指向的是打造人才高峰目标,主要是面向2035指导南京的优秀教师们凝练撰写并出版“百本中国教育改革方案”,主要对象是一线的特级教师或正高级教师,旨在推动一批专家型教师梳理提炼教学主张、教育理念和学术思想,立足南京教育实际,推进南京教科研在知识创新、理论创新和方法创新中不断传承与发展。
有组织科研体现在模式的有组织性上。在“千计百方”工程实施过程中,我们与南京大学陶行知教师教育学院联合培养教师队伍,借鉴高校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学习引进高校的研究生培养方案,因材施教为学员量身打造培养模式。在师资保障层面,我们提供学术导师与行业导师双支持的系统配置,实现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同步指导模式,并不定期邀请院士、期刊主编、一线名家等不同类型的专家学者共同参与人才培养。在学术提升上,我们鼓励入选学员参与申报高层次课题研究项目,推荐参加各类学术活动,参与省市各级相关学术社团工作,为其搭建展示平台。值得一提的是,在入选学员的学术研究起步阶段,我们推荐他们参加各类“名师工作室”,在多重学习环境中不断助推他们成长。
有组织科研体现在研究的有组织性上。我们以成果为导向,系统筹划研究方向、研究内容,制定研究计划与节点,稳步落实研究目标。对于名特师的“百方”工程,我们邀请专家参与优秀教师凝练教学主张的全过程,指导名特师将现有研究方向与新课标、新课程改革相结合,使其研究更具有持续性和前瞻性;对于青年教师的“千计”工程,我们对入选成员进行系统化学术训练,鼓励他们思考并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育主张,以成果考核的任务驱动倒逼青年教师自我发展。研究的有组织性打破了传统基础教育教科研的碎片化趋向,推动区域教科研以整体性思维模式有序发展。
有组织科研体现在成果的有组织性上。指向“百本中国教育改革方案”目标的“南京教育文库”工作启动后,著名教育家顾明远先生欣然为“南京教育文库”题字,勉励南京基础教育专家型教师加快凝练教育思想,推出教育典型。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周洪宇教授担任文库总顾问并题写总序,认为“南京教育文库”具有独特性、人本性、开放性和持续性。“南京教育文库”旨在将基础教育的科研成果显性化、系统化和规范化,为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添砖加瓦。在成果宣传推介上,一方面我们利用“南京教育科研”微信公众号开辟专栏,通过文字、图片和视频多种方式宣传研究成果,另一方面我们在移动端开辟线上“南京教育科研周”,将我们的研究成果利用高层次平台宣传推介,讲好南京教科研故事,传播好南京教科研声音,展现可学、可借鉴的南京教科研群体形象。
有组织科研,将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从“无组织”引导向“有组织”,从“无序”引导向“有序”,从“碎片化”引导向“整体性”,不仅构建起一种具有典型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教师培养模式,也成为构建中国自主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系江苏省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主持工作])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妇产科专家告诉你:到底多大年龄,才算高龄产妇?不妨提前了解下 (2023-03-11) |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