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共绘乡村振兴时代画卷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3-07-0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如今我们村道路畅通了,产业增多了,农民有技术了、腰包也鼓了,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法门镇农林村乡亲们谈起村上的变化时说。

    在波澜壮阔的乡村振兴大潮中,如何发挥高校优势,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咸阳职业技术学院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重要部署,通过深化包抓村帮扶工作,积极探索高校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聚力“五种颜色”,浓墨重彩给乡村“上色”,五色交辉,相得益彰,绘就了一幅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建设时代画卷。

    筑牢红色堡垒 党建领航促振兴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建强基层党组织,是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积累的重要经验。近年来,学院先后包抓了扶风县农林村,旬邑县柳峪村,长武县杏坡村,永寿县北顺什村、小石村以及泾阳县刘孟村的帮扶工作。学院党委始终把乡村振兴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实,专门成立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和乡村振兴学院,高位谋划制定帮扶工作计划和任务分解实施方案,依托中国特色“双高计划”建设,积极探索“党建+平台”服务乡村振兴新模式。

    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振兴。重视加强村党组织建设,激活基层党组织活力,推动村干部、党员深入学习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宣传党的乡村振兴战略和惠民富民政策。

    强化基层组织帮扶力量。选派政治素质高、综合能力强、工作作风硬的优秀干部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和帮扶工作队,建强战斗堡垒、发展富民产业、深化乡村治理、解决群众难题,充分发挥村“两委”率领村民共同致富的“头雁”作用,致力于把乡村沃土变成干事创业的热土,用实际行动诠释初心使命。

    深化城乡支部结对共建。学院下辖5个党支部与永寿县小石村、扶风县农林村等开展校地支部共建,深入开展“八个一”工程,以结对帮带、双向促进、共同提高为目标,将基层党建优势转化为服务乡村振兴的强大力量。

    一批批党员干部、专家学者、青年学生响应号召,投身于火热的乡村振兴伟大实践,提供科技支撑和文化滋养,展现时代赋予的使命与担当。学院连续六年被评为陕西省“双百工程”先进单位,先后获评宝鸡市社会扶贫先进集体,咸阳市脱贫攻坚、驻村帮扶、定点帮扶优秀单位等荣誉称号;教师先后获得“2018年度脱贫攻坚3+X帮扶体系先进个人”“帮扶单位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

    发掘金色资源 沃土生金旺产业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

    陕西有句农谚:“只要功夫深,土里出黄金。”夏日的艳阳下,农林村的花椒基地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椒农正在小心翼翼地为椒树修剪树枝。这里拥有2600余亩花椒树,村上规模化栽植花椒的有171户,占到全村农户总数的30%以上。小小的花椒,如今已成为农林村老百姓持续增加收入的主导产业。

    坚持靶向供给精准施策。学院以“帮扶单位+合作社+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引导农林村发展大红袍花椒种植园实地项目,发展花椒基地近2600亩,创收320多万元,协助当地连续举办三届花椒采摘节。在永寿县仪井镇小石村创办肉牛养殖产学研基地、华景园林等,建设“秦脆”苹果示范园和“千头母猪繁育基地”,不断做优做强乡村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让老百姓的腰包越来越鼓,日子越过越有滋味。

    “这花椒简直成了咱们的金豆豆哩!” 

    说起靠花椒项目致富,村民李林安赞不绝口。原本靠打零工糊口的他,依靠种植花椒年收入突破3万元,还种了几亩桃树,如今孩子们也上学了,感觉幸福生活越来越有奔头。

    打造绿色样板 科技支撑优生态

    凡是乡村振兴,必有科技支撑。

    加强科技应用推广,顺应产业发展规律,全面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才能更好地推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发挥科研优势,服务科技兴农。榛子是重要的木本油料灌木树种,生态功能强、经济效益好、社会效益显著。学院园林技术专业科技创新团队依托省区域创新能力引导计划项目“大榛子引种示范推广”,帮扶农民栽培新品种大榛子200多亩,实现产值100多万元,把撂荒田变成致富的“聚宝盆”。学院与扶风、淳化等县签订优质农产品采购协议,布设扶贫专柜6台,全面超额完成“消费帮扶”任务。

    服务助农兴农项目科技创新、技术攻关、成果推广,打造学院助力乡村振兴“智库”,把论文写在渭北大地。近三年,学院立项农业类市级以上科研项目30多个,获国家授权专利20多项,农林类教师获市级以上科学技术奖、推广奖8个。7名教师被认定为省级科技特派员,30名教师获得省市首席园艺师、农艺师等称号。

    建立咸阳市动物疫病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为46家畜牧企业、300多家养殖场提供技术服务,助推产业帮扶、生态环境建设和乡村振兴。开展科技兴农“绿水青山计划”,依托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赛银奖项目、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类银奖项目,帮助乡村发展“智慧大农业”,推动农业现代化绿色发展。

    聚合专业资源,助力产业升级。积极发挥学院省市级科技特派员和农科专业教师优势,组成科技服务团队,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解决实际难题,将课堂开在田间地头,技术送入农户家中。年均开展农技培训等3000余人次,帮扶农民增收致富。

    坚持每年开展“科技之春”活动,组织科技服务队深入到结对帮扶县村,列出丰富的帮扶培训“菜单”,鼓励群众主动“点菜”,为当地群众送知识、送科技、送项目、送成果,累计发放科普宣传资料8000多份、书籍1000多本,提供咨询服务10000多人次。

    几年来,学院服务乡亲脱贫致富和乡村振兴的脚步从未停歇。不断强化科创服务能力,在一线实践创新成果,开展技术指导,让更多农民挑上“金扁担”。

    地处渭北旱腰带的永寿县仪井镇小石村,种植苹果是当地优势产业,但由于农民科学种植意识弱,果树遭受严重的病虫害,产量一直不高,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学院派出农科专家团队刘建海、李建国、王新、黄汉军等,对病害症状、防控技术、低毒和低残留化学农药的选用提出科学防治建议,“药方”施下去,效果立竿见影。望着缀满枝头的红苹果,村民们无不喜笑颜开,真切体会到乡村振兴政策带给他们满满的幸福感。

    培育“蓝色智群” 仪祉精神育英才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

    服务“三农”是学院骨子里的“家国情怀”。学院前身之一的陕西省仪祉农业学校创办于1939年,是为纪念享誉中外的水利学家李仪祉先生创办的,办学60多年来,为国家培养培训农业技术人才上万人次。

    在服务乡村振兴中继承和发扬仪祉精神,在咸阳大地上续写科教兴农的壮丽诗篇。近年来,学院聚焦教育扶智,充分发挥高校人才智力教育等资源优势,创新开展“咸阳职业技术学院——扶风县职业教育中心计算机应用技术产学研一体化示范基地”项目建设,联合开展“3+2”五年制合作办学,为中心捐建价值31万元的数字媒体实训室,积极推进资源共享、教师结对、教学指导等工作,帮助解决师资培训、专业建设、实训平台等方面的实际困难。三年间,为乡村培养出100多名电子信息助农人才,飞出成群“金凤凰”,蹚出一条以科教融汇助推乡村振兴的路子。

    坚持教育筑基,推动智志双扶。建立农业人才“一体两翼”育训体系(以涉农专业学生培养为主体,以职业农民培训和村干部学历教育为两翼)。高标准建设畜牧兽医院级高水平专业群,依托现代学徒制、“1+X”证书试点等教学组织形式,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组织农林专业学子在田间地头研学实践。三年间培养涉农专业学生470多名。

    发挥技术技能优势,着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建设省级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机构等培训基地7个,“乡村干部”学历提升班招收学员165名,开展新型职业农民等培训1.5万余人次,让更多的“田专家”“土秀才”“新农人”成为乡村振兴带头人。

    弘扬橙色乡风 文化耕心惠民生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

    学院赓续陕西本土红色血脉,传承兴办农学红色基因,立足西部特色农业发展实际,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红色文化下乡活动,将爱国、求知、创业、兴工等基因播洒到农民心田,建好乡村文化阵地。

    组织师生到帮扶点开展文化慰问演出,为村民送去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艺节目。组建“万名学子扶千村”和大学生暑期“三下乡”助力乡村振兴专项队伍,联合咸阳市“小桔灯”志愿服务协会等,深入乡村开展健康咨询、心理疏导、成长陪伴等志愿服务。疫情防控期间,学生志愿者坚持开展线上义务支教活动,丰富了乡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激发群众内生动力。为帮扶村制定《村规民约》,整治村容村貌、建立图书室、购买远程教育电视、捐赠图书,提升村民文明素养。积极开展“脱贫光荣户”“道德模范典型”“致富能手”“好媳妇”“精神文明先进”等评选表彰活动,用文化的甘露滋润村民的心田,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和淳朴民风。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