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公共卫生安全教育,呵护学生健康成长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0-04-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 朱 丹

3月30日是我国第25个“全国中小学生(幼儿)安全教育日”。然而,今年的“安全教育日”如此与众不同——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我国大多数学校尚未复课。在这样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校及幼儿园开始聚焦公共卫生安全,联合家庭、社会共同探索不同形式的安全教育活动。

多方关注

公共卫生安全意识亟待提升

根据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公共卫生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是普及公共卫生预防和应对知识,重在培养学生的公共卫生安全意识和责任感,启发学生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3月1日,上海市《公共安全教育第一课》邀请了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教授,他通过幽默的专业解析,向学生们讲述“什么是新型冠状病毒”“如何对抗新型冠状病毒”等防疫知识。在这堂课中,公共卫生安全成为他和其他专家共同关注的核心。张文宏强调,一些看似琐碎的细节需要从每个人做起,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预防公共卫生问题的发生。

“其实,中小学教育已经进行过多次诸如‘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不将病毒传染给别人’等基于概念的教学,却几乎无效。”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崔允漷也指出,今后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还要将“学会健康生活”纳入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之中。

“学生们在疫情之初的表现足以让我们意识到,过去学校对公共卫生知识的普及是不到位的。”慈溪市观海卫镇卫山学校德育处主任王永生认为,加强公共卫生安全教育势在必行,唯有人人具备卫生安全意识,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才有可能保护人类社会的健康安全。“教育部门或学校不妨邀请有关专家编制公共卫生安全教育教材,并将其作为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内容之一。”他建议。

强化实践

“家校社”同向发力

目前,衢州市以“公筷公勺”为切入点,发动全民参与“文明好习惯”养成行动。对此,衢州市柯城区新世纪学校的师生们纷纷成为践行者。该校办公室主任姚华峰介绍,学生们响应当地“使用公筷公勺”的倡议,录制了便于广泛传播的微视频,号召大家使用公筷分餐进而保证餐饮安全;同时,教师们原创了《防疫有礼歌》MV,倡导广大师生和家长养成“‘痰’吐文明”“七步洗手”“见面不握手”等良好的卫生习惯。

衢州市巨化第一小学则开设了一门特别的线上美术课程,该校美术教师巫向云带着学生们玩起了定格动画。据了解,这门课程内容包括“科学防疫知识”“自我防护注意事项”等主题,重在引导学生保护自己、维护公共卫生安全。从查找资料到制作动画主人公再到拍摄成片,统统由学生们自主完成。他们利用家里的废旧材料制作动画主人公,再配合事先布置好的动画场景,用手机软件进行拍摄。最终,一帧帧定格画面组合在一起,变成了一部安全教育动画片。在巫向云看来,学生们自导自演的实践过程,就是一个将公共卫生安全知识内化于心的过程。

不久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了《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我国正式进入全面禁食野生动物的时代。“除了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我们还要让孩子了解到,食用珍禽异兽不仅会破坏生态平衡,而且还会危及自身健康。”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与教育研究所所长边玉芳表示,学校和家庭都应该以此为契机,教导孩子与动物友善相处,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你知道野生动物和家养动物的区别吗?”“哪些病毒曾在蝙蝠体内发现?”……近日,江山市恒泰幼儿园通过一份图文并茂的调查问卷,了解该园幼儿对疫情相关情况的认知程度。基于前期调查,师幼进行了线上互动,由此开启了关于“人与自然”的主题探究活动。其间,该园教师抓住教育契机,引导幼儿搜集野生动物资料、讨论大自然中生命之间的关系、阅读与动物相关的绘本、绘制保护自然宣传画等。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