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SCI至上”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
□ 言 宏
近日,教育部、科技部颁发的《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在学术界引起广泛热议。
SCI是国际通用的开展科学统计与科学评价的主要检索工具,但近年来高等院校对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有些异化,成为制约科研发展、误导科研方向、挫伤科研工作者积极性的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日前,记者就如何破除“SCI至上”,进行高校科研体制改革及各高校的一些实践探索采访了部分业内专家。
“SCI至上”
带来高校科研体制异化
学术论文是科学研究中的创新发现和知识的归纳总结,是科技创新成果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学术交流的重要载体。学术论文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科学文化的发展水平。
浙江师范大学副校长钟依均认为,当前,高校科研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SCI论文功能异化及其所带来的科学研究功利化等问题。主要是SCI论文从科研成果的表征手段演变为学术评价、人才评价、职称评定、绩效考核、学科评估、资源配置的核心指标后,催生了过度追求SCI论文发表数量和引用频次、影响因子等相关指标,出现了“SCI至上”,背离了科学研究的本质追求,异化了学术初心。
“SCI评价机制的引进整体推进了我国高校科学研究工作国际化、规范化。”宁波大学组织部部长、党委人才工作办公室主任徐军伟认为,目前出现的“SCI至上”的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高校文理工失衡、工科理科化、重基础研究轻应用服务等一系列问题。重新审视SCI评价机制,科学运用SCI评价机制,树立正确的评价导向成为当务之急。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马国进也认为,长期以来,我国科研体制和政策的制定始终没有摆脱行政干预,评价指标单一,重数量轻质量,重论文轻应用。对科研成果的评价,通常是以发了多少论文、发表在什么类型国际期刊上、SCI收录几篇、影响因子为多少等作为科研成果评价的指标。《意见》对破除“SCI至上”,树立正确评价导向提出了明确要求。这其实是引导高教人学风作风转变,从原来的以追求数量为主指标转向提升质量,树立正确导向,回归科学研究的初心。
因此,根据当前的形势和发展需要,政府部门理应出台新的政策,扭转以往惯性,形成正确的导向。破除“SCI至上”,可以将科研人员从单纯的量化考核中解放出来,鼓励他们摒弃短视行为和功利主义,着眼长期发展,重塑科研人员的价值观。
破除“SCI至上”,重建高校科研体制,会带来什么变化?浙江工商大学科研部部长、科技处处长韩剑众认为,会带来三个变化:一是各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能更认真地反思自己的特色(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所处的地位及其在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中所能起的作用;二是构成“指挥棒”的维度和因子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很大程度上会推动职能部门治理能力与水平的提高;三是一定程度上改变作为个体的广大科研工作者尤其是年轻教师的科研观。
如何科学改进科研体制
提升科研治理能力是新时代加快提升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应有之义。以治理能力提升为重点加快推进高校科研体制改革,包括科研激励、科研评价、科研转化、科研管理等方面。浙江省教育厅高教处副处长王国银认为,必须做好四项工作,即树立正确的科研价值观、创新科研评价、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创新科研管理。要扎根中国大地,把科研做在车间里、把论文写在田野上,切实用创新的科学技术来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要弘扬科学家精神,坚持人民利益、国家利益至上。改变以论文、项目、课题、经费作为唯一评价依据,建立健全分类评价体系,强化鼓励原创、注重质量和贡献的评价导向,引导高校科研工作者回归学术初心,坚守学术本分。要建立健全市场导向的科研中介服务体系,加强知识产权管理与保护,加大成果转化的资助奖励力度,突出转化导向,着力提高科研创新能力,完善科研成果处置、使用和收益分配制度改革。以国计民生重大需求为导向强化科技工作的顶层设计、统筹部署和集体攻关,切实提高科技创新的针对性和先进性。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院长杜兰晓认为,高校科研根本在于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服务,科研水平是高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提高学校的科研水平,重在推进科研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一方面,要制定全面公正的治理体系政策,从学校学科建设方向和教育改革领域明确科研水平的显性指标,以科学研究服务学科建设与教学改革,以激励措施推动科研发展;另一方面,要结合时代发展需求,杜绝科研考核“唯论文”的价值导向,从全面育人和社会服务角度重视科研水平的隐性指标。学校科研具体目标与评价标准主要根据学校发展定位和服务面向来确定。在科研评价上,要突出“高质量、竞争力、应用性”,不撒“胡椒粉”,不搞“一刀切”,将发明专利、标准制定、资政报告等都纳入评价体系,每一类型的科研成果都有明确的级别和奖励分值,以保证评价标准的全面覆盖与科学合理。要引导高校教师把论文写在社会服务上,写在教学课堂里,写进学生心灵里。
改革科研体制的目的之一是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力和自身潜能,解决科学难题,解决国家重大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重大问题。当下,很多科研人员表示压力很大,每年大量时间用来准备申请、评估检查、考核验收项目,不能心无旁骛地投入科学研究。“破除‘SCI至上’的核心是去功利化,正本清源推动科学研究回归学术初心、净化学术风气、优化学术生态;重点是把握好SCI的使用‘度’。”钟依均认为,需要区分科研活动的不同类型,建立分类评价体系,避免科学活动评价的同一化、同质化;拓宽评价维度,将不同科研领域、不同科研方式产出的创新性科研成果纳入科研评价,将论文以外的其他高水平科研成果纳入代表作,完善代表作评价制度;建立第三方科研评价体系,健全同行评议机制;促进国内优秀学术期刊发展,吸引国际优秀学术成果在我国主办的学术期刊上发表。
马国进建议,对专门从事基础研究的高校科研人员给予持续、稳定的经费支持和适当的待遇水平,并给予充分的经费使用自主权;对科研人员采用中长期(3年、5年、8年等)考核评价为主,鼓励科研人员以实现重大原始创新为目标,自主部署研究方向、组织研究团队;对科研团队的评价考核主要关注重大原始创新成果,对取得重大科技成果的科研团队给予重奖。希望SCI期刊回归学术成果展现、论文检索、交流、分析等功能。
科学研究不同于普通劳动,韩剑众认为科研体系改革的科学性也存在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破“SCI至上”就是要改变SCI的异化功能,而异化的实质是“计件工资”及简单的“数数即评价”的“懒政”。就地方高校而言,要有品质有特色地组织科学研究,强化科研对学科建设的支撑和促进作用,注重内涵优先与规模的关系,进而探索评价要素及其组合方式最优化。
很多高校工作者认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是加快科研管理体制的改革,科研管理部门真正实现为科研工作者服务的宗旨,才有可能彻底改变中国科研目前面临的窘境。“‘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根源究竟在哪?坦率地说,‘四唯’实质上就是科研管理部门强加在科研工作者头上的紧箍咒。未解决科研管理体制问题,破‘四唯’是‘换汤不换药’,应减少各类评审、评价和评估。中国的科研体制改革急需转向以‘服务’为宗旨的管理体制。”清华大学副教授龚江宏表示。在他看来,科研成果不是计划出来的,科研人才也不是计划出来的。中国急需建设的是一个具有“市场”性质的科研管理体制和运行体制,要将“服务”作为其主要职能。当前中国的科研资源已经不是稀缺品,但分配严重不公。而导致资源分配不公的根源仍然在于体制的管理特性。科研需要的是一个宽松的环境,科研过程应该由科研人员自己掌握,这样他们才会更具有创造力。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妇产科专家告诉你:到底多大年龄,才算高龄产妇?不妨提前了解下 (2023-03-11) |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