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要素在阅读系列中的梯度体现
□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学院 汤亚梅
语文要素,是语文训练的基本元素。在课堂教学中是否落实语文要素,是评价课堂有效性的重要指标。单元语文要素由阅读要素和表达要素组成,并且按照一定的梯度,落实在各个年级的教学内容中,体现语言文字训练的系统性。因此,我们需要从纵向上来解读语文要素,特别要了解阅读要素螺旋式上升的教学体系,以便更精准地制定和落实教学目标:教师不仅要知道教什么,还要清楚教到什么程度。
之前学过的语文要素,在之后的语文实践中反复运用、不断提升,这是统编教材的一大特点。那么,在四、五、六年级的下册教材中,哪些阅读要素在不断提升呢?
一、阅读策略有延伸
策略单元的编排是统编教材的一大创新。从三年级开始,各年级编排一个策略单元,但这些策略单元前后都有关联。比如,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语文要素是“阅读时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重在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过程,通过联系上下文、查找资料、请教他人等方式引导学生解决问题,这就是对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阅读时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的延伸。在四年级上册,教师引导学生建立问题意识,提高学生阅读的主动性。到了四年级下册,教材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展开“试着解决问题”的教学过程。
比如,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小英雄雨来》的课后题:为什么说雨来是小英雄?带着这个问题,尝试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对于四年级出现的第一篇长文章,教材要求“尝试用较快的速度默读”,也是在为五年级上册“提高阅读的速度”策略单元做准备。
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交流平台则是对阅读策略的一次小结。通过小伙伴的对话,对前几个册次的阅读策略和方法加以总结,引导学生成为积极的阅读者,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因此,教师不能将阅读策略单元割裂开来,这些阅读策略前后联系,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建立策略意识,反复加以引导和落实。
二、感受人物更细腻
到了中高年级,教材中写人的文章明显增加了,需要学生用更细腻的情思,走进人物内心,了解人物情感,感受人物品质。从四年级开始,教材编排了4个有关人物的单元: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体会人物的心情”;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关注外貌、神态、言行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品质”。
教材编排从“体会人物的心情”开始,用批注的方式,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体会人物心情的变化。到了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从“体会人物的心情”到“感受人物的品质”。如《“诺曼底号”遇难记》一课,通过聚焦哈尔威船长在危难之际下达命令,体会哈尔威船长临危不惧、舍己救人、忠于职守的高尚品质。
五年级下册要求走进人物的内心,感受人物内心丰富的情感世界。比如《青山处处埋忠骨》,通过对毛泽东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让学生感受到毛主席既有常人的情感,更具有伟人的胸怀。到六年级下册,教材首次提到要关注外貌描写,体会人物的品质。如《十六年前的回忆》,在赏析“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一句中,“乱蓬蓬的长头发”说明父亲受过苦刑,“平静”说明父亲在经历残酷的折磨后依旧坚强。《语文园地》中进一步让学生思考:外貌和神态描写对刻画人物有什么作用?这就要求学生在体会人物品质的基础上,还要从理性层面思考外貌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起到的表达效果。
在这样层层深入地感受人物的过程中,学生的理解能力渐次提高,对人物的认识也更加深刻。
三、体会感情有进阶
“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第二学段提出的一个重要阅读目标。围绕“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这一目标,语文要素又是如何在统编教材中不断进阶的呢?
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次提出要“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五年级上册有3个单元围绕这一目标渐次展开:第一单元,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来抒发感情的方法;第四单元,结合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第六单元,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要求综合运用四年级下册、五年级上册学过的方法,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比如《祖父的园子》一课,记叙了“我”和祖父在园子里的生活。平静、自由的园子在“我”的眼里是一个乐园,文章将感情蕴含在景与事之中,表达了作者对祖父深沉的热爱与依恋,以及对童年园子中生活的深深怀念。
到了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阅读要素是“体会文章是怎样表达情感的”,进一步提高了要求:不仅要体会文章表达了什么情感,还要体会文章如何表达情感。这一单元的交流平台还进行了总结:有时,我们把情感融入到具体的人、事或景物之中(间接抒情);有时,我们也可以把心里想说的话直接写出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直抒胸臆)。
从以上几个例子可以看出,统编教材的语文要素纵向线索清楚,由易及难、由浅入深。在教学中,我们只有深入了解前后单元、不同册次语文要素的内在联系,才能更精准地制定教学目标,稳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妇产科专家告诉你:到底多大年龄,才算高龄产妇?不妨提前了解下 (2023-03-11) |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