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技术化作业为难孩子
□付 彪
幻灯片制作、拍摄视频、绘制思维导图……居家学习期间,除了日常网课学习以视频、拍照的方式交作业,还有一些上传到微信群内,显示孩子多才多艺的成果展。这些别出心裁的作品背后,是不少家长内心的无奈哭喊:“快被小学老师折腾疯了!”(5月18日《半月谈》)
不可否认的是,学校和老师此举的出发点是好的,希望学生用创意作业锻炼动手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然而,幻灯片制作也好,拍摄视频、绘制思维导图也罢,这些技术化作业如果布置得过于频繁,超出了孩子的认知能力,他们肯定无法独立完成,只好由家长代劳了。
事实上,为减轻孩子负担,又能交出优秀作业给老师留下好印象,很多家长直接上手了。这样一来,孩子并没有得到动手能力等方面的锻炼,这些技术化作业最终沦为了形式。从实际情况来看,这些具有一定信息和科学含量的综合拓展类作业,几乎是没有哪一项不需要家长深度参与的。
比如有的学校从一年级开始,就让学生将各科知识画成思维导图。其实,本可以用更简洁的方式总结知识,画思维导图很难搞定不说,恐怕许多家长也挺懵的,以至于有的只好从淘宝购买模板直接打印。再比如幻灯片制作,有家长吐槽说:“每次做幻灯片展示至少花费一上午。”这样的作业,显然不仅为难了孩子,也折腾了家长。
说起来,这些创意作业是对传统教育方式的革新,但在现实中往往被套路化了,逐渐沦为形式主义的教育创新。如果说有些创意作业超出了孩子的认知能力,会打击他们自主完成的积极性,那么有些作业直接下达给家长,则纯粹是教育的形式主义了。像有些地方教育部门下达到学校的任务指标,由老师直接转给家长,孩子并不知有这项作业。还有定期研学活动,都要求拍照片、写文章或制作视频发公众号,这些内容小学生根本无法独立完成。这样的作业除了滋长弄虚作假和攀比之风,还有多少正面意义?
创意作业没有错,但过分依赖和要求技术化成果呈现,形式大于内容,结果重于过程,就跑偏了。所以,一方面需要学校和老师回归育人本位,充分考虑学生实际能力,以提升知识水平为导向制定教学计划,以保证孩子在能够完成的基础上追求作业的创意;另一方面,要将义务教育阶段老师布置作业的质与量纳入监管考核范畴,建立家长监督举报机制,杜绝不合理作业。
对于家长来说,也应加强与学校和老师的沟通,积极反映相关问题,同时摆正心态,克服攀比、跟风心理,不要代替孩子完成作业或网购作业。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妇产科专家告诉你:到底多大年龄,才算高龄产妇?不妨提前了解下 (2023-03-11) |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