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荒精神 变荒原为大国粮仓的磅礴伟力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3-07-0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复转官兵在北大荒奋力耕耘(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1970年,黑龙江垦区职工享受大豆丰收的喜悦(资料照片)
新华社发

    加强干部作风建设,黑龙江有不少有利条件,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激励了几代人。今天,我们仍然要用这些精神来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引导他们发扬优良传统,在全社会带头弘扬新风正气。

    ——2016年5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工作结束时指出

 

    黑龙江垦区作为昔日的北大荒、今日的中华大粮仓,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贡献了探索中国式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精神坐标——北大荒精神。北大荒精神是在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和领导下,发扬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黑土地上化苍凉为神奇的生动写照,集中展现了北大荒人战天斗地捍卫国家粮食安全的经验智慧和红色情怀。

    北大荒精神的形成背景

    北大荒精神生发于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取得胜利的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北大荒开发实践,始于人民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向战略进攻的关键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战略要求。一批批以军人为主体的拓荒者,践行为解放战争前线生产粮食的使命,汇聚北大荒,来自井冈山、延安等革命根据地的红色基因种子在黑土地萌芽生根,让农业机械化的星星之火在北满大地燃起。

    北大荒精神成长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4万名复转官兵、20万名支边青年、54万名城市知识青年、10万名大中专毕业生和地方干部,近百万垦荒大军先后奔赴北大荒,以满腔热情和冲天干劲,兴办综合性的机械化农牧企业,掀起全面开发黑土地的热潮,以不畏艰险、顽强拼搏的革命意志和政治品格,践行建设共和国最大粮仓的使命。

    北大荒精神成熟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历史进程,贯穿了全面深化改革和新时期中华大粮仓的建设实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北大荒人认真执行中央“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改变单一的全民所有制结构,实行多种形式的经营承包责任制,集约化、规模化、现代化的农业发展道路逐步清晰,北大荒成为国家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实现了“耕种在广袤的原野上、居住在现代化城镇里”的现代农业美好愿景,践行了为中国农业现代化开辟前进道路的使命。在面对世纪之交实现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跨世纪宏伟蓝图的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人引领亿万人民踏上改革开放征程,大胆探索、砥砺奋进。

    北大荒精神的基本内涵

    北大荒开发建设每一历史阶段的进步和发展,都是一次实践上的突破、精神上的升华,因而北大荒精神才具有历久弥新的生命力。新时代的北大荒精神内涵深刻丰富,蕴含着深沉博大的信念力量,概括起来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勇于开拓、甘于奉献”。

    自力更生。自力更生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攻坚克难的不竭动力,是党带领人民励精图治,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走向胜利的政治本色。自力更生作为北大荒精神的实践原则,确定了精神内涵的奋斗基点。在拓荒初期,北大荒人独立自主地探索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在黑土地上开启了从牛马耕田到机械化耕作的艰难尝试,担起了由小农经济生产方式逐步向社会主义经济生产方式转变的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为建立更稳定的、有韧性的、可抗冲击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提供了较为成熟的组织和发展模式样本。用“自力更生”作为内涵表述,是北大荒人对依靠自己的力量取得的辉煌成就的坚守,是引领农业强国建设、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力量源泉。

    艰苦创业。艰苦创业是党带领人民战胜各种艰难困苦与风险挑战、不断走向胜利的显著政治优势。艰苦创业作为北大荒精神的根本要义,决定了精神内涵的动力源泉。垦荒大军正是怀着“屯垦固边”的豪情壮志和变“荒原禁区”为“中国粮仓”的必胜信念,发起了“向地球开战、向荒原要粮”的伟大壮举,开创了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与国防安全的丰功伟绩。用“艰苦创业”作为内涵表述,不仅是对北大荒70多年开垦建设史的凝练总结,更蕴含着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艰苦奋斗、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敢于斗争、善于斗争,通过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的丰富精神内涵。

    勇于开拓。勇于开拓是人民群众创造性劳动的生动体现,是我们党全部事业繁荣兴盛的实践基础。勇于开拓作为北大荒精神的核心特质,决定了其精神内涵的实践导向。开发建设之初,面对严酷的自然条件,北大荒人秉持进取锐气,开辟了一条组织化程度高、规模化特征突出的创新之路。改革初期,产业结构调整和经营体制改革都取得了突破,为构建现代农业产业、生产和经营体系作出了重要探索,积累了宝贵经验。用“勇于开拓”作为内涵表述,蕴含着如下丰富意涵:在新时代以扩充生产要素、改进生产方式、调整生产关系推进物质文明建设,以不畏艰险的进取精神、勤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尊重科学的求实精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以探索生态生产生活相融共生之路、统筹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生态环境承载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甘于奉献。甘于奉献既是党的宗旨赋予的本质要求,也是无产阶级人生观的重要体现,突出表现为无私无畏的献身精神、任劳任怨的敬业精神和顾全大局的为民精神,是北大荒人高尚情操的体现,是北大荒精神的至高境界。在北大荒的开发建设中,北大荒人以大爱胸怀、忘我精神,以青春热血甚至宝贵生命赋予甘于奉献以深刻内涵。用“甘于奉献”作为内涵表述,具有鲜明的价值导向,既蕴含着共产党人许党报国的献身精神、任劳任怨的敬业精神、砥砺振兴的为民精神、无私忘我的奉献精神等丰富意涵,又对伟大建党精神中不怕牺牲、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等内涵作出直观化表达。

    新时代要大力弘扬北大荒精神

    北大荒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在黑土地生发、成长、成熟和赓续壮大的具体表现,展示了从北大荒到北大仓的发展历程,展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实践中蕴含的强大红色基因与深厚的红色情怀,还原了三代北大荒人战天斗地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奋斗史。新形势下,北大荒精神以其特有的魅力和时代赋予的新内涵,彰显出重要的时代价值。

    北大荒精神是探索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支撑力量。2018年9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农垦建三江管理局考察调研时强调,农垦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支援国家建设、维护边疆稳定作出了重大贡献。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的大基地、大企业、大产业,深化农垦体制改革,全面增强农垦内生动力、发展活力、整体实力,更好发挥农垦在现代农业建设中的骨干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在擘画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宏伟蓝图时,对农业农村工作进行了总体部署。要建设农业强国,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既要遵循农业现代化的一般规律,更要充分考虑我国人多地少的资源禀赋、农耕文明的历史底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时代要求,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现阶段,面对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北大荒精神中蕴含的应对各种困难和风险挑战的历史智慧、胆略和魄力,能够为农业强国建设、探索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提供支撑力量。

    北大荒精神是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的丰富素材。北大荒精神展现了新中国青年响应党的号召,奔赴黑土地,冲破艰难险阻、追求理想、建功立业的精神风貌,北大荒精神背后一系列生动感人的故事,与进军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时代主题高度契合,是新时代传承爱国主义精神、厚植家国情怀的宝贵文化资源,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意识形态工作的优秀教材。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要大力弘扬北大荒精神,用党的理想信念凝聚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人、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激励人,培养造就大批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北大荒精神是坚定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宝贵财富。北大荒精神承载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崇尚农业的思想观念、坚忍不拔的人文精神和讲信修睦的道德规范,彰显了中华民族的思想智慧和精神追求,完成了世界农业开发史上的一个又一个历史跨越。新时代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需要用好红色资源,深入挖掘北大荒精神中蕴含的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注重系统的整体思维,重义轻利的群体本位,把个人的利益放在民族国家利益之后的崇高境界,充分发挥中华优秀农耕文化在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中的重要作用,弘扬勤劳勇敢、不畏困难、苦干实干的精神,用北大荒精神凝结新的时代活力,让我国历史悠久的农耕文明在新时代展现历久弥新的魅力和风采。

    (作者系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