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强高质量教育体系 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3-07-0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所谓“两翼”,一是聚焦区域,以产业园区为基础,整合优质资源要素,推动各类主体深度参与职业学校办学,打造兼具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创新创业、促进产业经济发展高质量的市域产教融合体,也就是职业教育改革下沉一级,下沉到市域层面进行改革。二是聚焦行业,我们叫作链长企业牵头,整合上下游资源,联合学校、科研机构共同建设一批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联合育人、协同创新、融合发展的跨区域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

    所谓“五重点”,在职业教育重点抓好五项工作:一是提升职业学校的关键办学能力,围绕区域重点产业发展,优化专业设置,打造“四个核心”,打造职业教育核心课程、核心教材、核心实践项目、核心师资团队,及时把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引入到教育教学领域,还要发挥数字化赋能作用,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和质量。二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立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不断地健全教师培养培训体系,打通校企人员双向流动的渠道,建设“双师型”的符合职业教育发展的教师队伍。三是建设产教融合实践中心,要对标产业发展前沿,集中建立一批集教学、社会培训、真实生产、技术服务功能于一体的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服务学生实习实训,同时为企业员工培训、企业工艺改造、技术研发提供场景。四是拓展学生成长成才通道,进一步加大职普融通力度,推进不同层次职业教育,我们把它叫作“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职业教育体系。五是职业教育要创新国际交流合作新机制,“引进来”“走出去”要统筹起来,一方面把海外、境外的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引进来,同时鼓励中国职业教育“出海”。我们经常说的鲁班工坊、丝路学院等一批项目在“一带一路”国家中具有重要影响力,我们要有组织把这样一批好的项目在“一带一路”国家部署,力争取得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职业教育的标准、教学资源、教学装备项目,更好地服务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同时,也为“一带一路”沿线所在国当地培养一大批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助力“一带一路”国家的职业教育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

    我国教育开放总体布局不断优化

    中新社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完善教育对外开放战略策略,统筹做好“引进来”和“走出去”两篇大文章,还强调要大力推进“留学中国”品牌建设,请问教育部对教育对外开放形势怎么看?有哪些主要考虑?

    教育部综合改革司司长刘自成: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开放合作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必由之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对外开放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国际国内重大场合,宣示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强调“推进教育现代化,要坚持对外开放不动摇,加强同世界各国的互容、互鉴、互通”。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再次就教育对外开放作出了重要部署,为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提供了根本遵循。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教育部积极推进同世界各国间的教育交流合作,取得了一系列积极有益进展。我国教育开放总体布局不断优化,开放高地建设有力提速,改革促开放力度持续加大,参与全球教育治理不断深化,中外教育合作与人文交流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绩。这里和大家分享几个数据:一是中国与58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学历学位互认协议;二是在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中文教学,累计学习和使用中文的人数接近2亿;三是超过130万名中国留学人员在全世界100多个国家留学深造,党的十八大以来,留学回国人数占同期出国留学人数的比例超过八成。

    当前,教育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我们将按照中央作出的战略部署,主动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推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加主动灵活的教育对外开放,为使我国成为具有强大影响力的世界重要教育中心作出积极贡献。

    启动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战略工程

    香港紫荆杂志记者:强教必先强师,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作。请问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下一步的思路和举措是什么?

    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司长邓传淮: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十分关心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这些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教育部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改革,教师队伍的数量和质量都有了明显的提升。2012年到2022年,我国专任教师总数从1462.9万人增长到1880.4万人,农村义务教育具有本科以上学历教师达到76.01%,以225所师范院校为主体、565所非师范院校共同培养教师,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省市县三级达标,国家授予于漪、卫兴华、高铭暄“人民教育家”荣誉称号,授予张桂梅“七一勋章”荣誉称号,选树李保国、黄大年、张玉滚、陈立群、吴蓉瑾、刘永坦、万步炎等一批教师为“时代楷模”。这些年来,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不断提升,广大教师潜心育人、乐教爱生、甘于奉献,为党和国家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时代越是向前,教师的地位和作用越发显现。为支撑教育强国建设,教育部启动“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战略工程”,主要从六个方面发力:

    一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将高位引领与底线管控相结合,建立教师共同价值追求,坚持师德违规“零容忍”,引导广大教师自律自强。

    二是启动高水平综合大学培养优秀中小学教师的“国优计划”,推动以“双一流”建设高校为代表的高水平综合大学开展科学类课程教师培养。

    三是坚持师范院校教师教育第一职责,实施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优化师范生公费教育政策,深化实施“优师计划”。

    四是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强化高层次中小学教师培养,改革“国培计划”,提升中小学教师科学素养,实施教师发展数字化行动。实施名师(名匠)名校长培养计划。加强高校教师培训。推进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示范创建。

    五是优化教师管理和资源配置,着力应对人口发展新态势,以国家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改革试点为抓手,推进培养补充、编制、职称、待遇、岗位综合改革。适应小班化、个性化教学需要,优化教师资源配置。将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出台职业学校兼职教师管理办法,深化高校教师考核评价改革。实施国家银龄教师行动和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等人才支教计划。

    六是加大各级各类教师待遇保障,巩固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成果。完善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强化教师住房保障,加强乡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多次讲过,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教育部将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决策部署,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建强新时代教师队伍,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社会风尚,鼓励和吸引更多优秀人才热心从教、精心从教、长期从教、终身从教。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育强国最核心课题

    海报新闻记者“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立德树人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至关重要的方面,请问教育部对此有哪些新的认识和新的举措?

    教育部部长怀进鹏:我们最近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指示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编制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立足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大目标,研究、思考教育的定位和方位,坚持跳出教育教育。我们要研究思考在经济社会发展大民生中看教育,同时还要从教育自身规律、人才成长规律、科技发展规律来研究思考教育强国的重要内容。在这个大目标、大民生和大规律中思考教育强国,我们始终牢记的一条最基本的内容就是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是教育强国最核心的课题。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教育思想和教育精神一直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大家都知道,孔子提出有教无类、学以成人,立德和成人是传统教育思想和教育精神的重要内容,教育的价值引领功能始终是高于知识传授和职业能力培养。“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传统文化讲“经师易得、人师难求”,“人师难求”是讲品德品行的重要内容。还谈“格物致知、诚意正心”,都体现了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教育思想和教育精神所占的极其重要位置。从世界范围来看,重视受教育者的品德和人格养成,也是教育的一个普遍规律。古今中外都把“立德”——品德和人格养成作为重要内容。这是中国文化和中国精神非常重要的一面。

    我们对教育都有一种期待。我们希望生活在什么样的社会和世界当中,就决定了我们会选择什么样的教育。新时代中国教育的核心目标,就是落实立德树人这个最根本的任务,也是教育强国最核心的课题。我们的教育就是要培养“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这是时代的召唤,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要求。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社会经济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我们也面临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一些矛盾,这就要求教育落实好立德树人这个最根本任务。我们既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掌握知识,也要教会学生拥有能力、走向社会,能把个人的能力与社会发展融合起来。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