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防溺水”难题需多措并举
□岳广平
近期,广西、河南、陕西等地分别发生多起学生溺水事件,多名学生溺亡。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特发布2020年第2号预警,提醒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举一反三,多措并举,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强化防溺水工作,把工作做实做细,尽最大努力防止此类事件发生。(5月29日《新京报》)
虽然相关部门三令五申,但学生因玩水、野泳而导致溺亡悲剧的事例,每年夏季都会不断上演。有统计显示,我国每年约有5.7万人死于溺水,其中儿童溺水死亡人数占总溺亡人数的56.04%;夏季学生死亡70%是溺水造成的,死亡的学生中90%是中小学生。
需正视的是,孩子好奇心强、自控力差,即便承诺不私自玩水、野泳,一些河涌、鱼塘边也大多设了“水深危险,禁止游泳”等警示牌,都难以让他们望而却步,往往一时兴起就下水了。因此,我们必需多措并举,织牢学生防溺水的安全网。
要把防溺水方面的教育落细落实。比如,警示牌的内容是什么,其危害有多大,学校、家庭和社会都要进行广泛宣传,加强警示教育。尤其要针对孩子们的特点,多用现实案例、直观图像、交流互动等方式,把远离危险、安全避险的重要性和方法讲清说透,使之牢记于心,让孩子们真正认识到生命的宝贵而不去任性地做危险的事。
相关部门要加强对本区域内河流、湖泊、坑塘等重点区域的隐患排查治理,不仅要在危险水域设置安全警示牌,还应根据实际加装安全隔离带、防护栏等,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同时,组织民间河长、志愿者等加强日常巡查,形成联防联控机制,做到分工明确、常备不懈,确保一旦发生险情,能高效开展救援和处置工作。
同时,要督促家庭切实履行监护人的职责。尤其是孩子放学、放假后,监管责任从学校转移到家长手中。针对夏季溺水事件高发的现状,家长要特别引起警惕,加强对孩子的看护,让孩子尽量远离河岸、池塘等无防护栏的水域,以防失足落水。同时,对全社会各界人士来说,发现有小孩在江、湖、山塘、水库玩水时,也要督促其离开。
经验告诉我们,破解“防溺水”难题的根本措施就是教会学生游泳。今年全国两会,就有人大代表提出建议,将游泳技能纳入中小学义务教育必修课,各级财政加大对中小学游泳教育经费投入,新建中小学把建设标准游泳池纳入建设规划。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妇产科专家告诉你:到底多大年龄,才算高龄产妇?不妨提前了解下 (2023-03-11) |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