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慢孩子”,评价更应柔情
□王荣平
早读的时候,博文跷着二郎腿斜坐在座位上,一只手撑住低着的脑袋。他在做什么呢?为什么不读书,也不来背诵?我想定是要偷懒吧,但也没有当众揭穿。下课后,我问他,你咋没读书?他看着我,不作声。我看了他桌上,放了几本资料,唯独没有语文书。
“书呢?”
“我没有书……”他轻轻地、慢慢地说。
“学校都寄到你们家里的呀?回家好好找找,说不定放哪里了。”
他不说话了,只是看了我一眼。
“如果真的找不到了,那就去教导处说明一下,再去要一本。”
他也不说话,只是低着头。后来我也不说话,默默地走开。我想,今天他只是没带来而已,说不定明天他就找到自己的书了。
第二天,上课的时候,我看他在看书,还用笔在写字,便放下心来。
下午放学前,我去到教室,看到了博文,特地跟他说:“我们每天背诵一首诗如何?”他没说话。我说:“其他同学都是一次性背5首,你就背1首,好吧?”他鲜有表情的脸松了一点,轻轻地说:“可以。”我于是站到他的旁边。
他并没有马上拿出书来,而是跑来跑去,在教室里前后忙了一阵。过了会儿,他回到了自己的座位旁,伸出手来,一声不吭地将前排同学放在桌上的语文书拿了起来。这个孩子,他要借书,也不对同学说点啥吗?我再次向他确认:“你是不是没有书?”他只是看着我,又不说话了。我想确认无疑了。他之前可能并没有书,做笔记也只是装样子。
我说:“那就去教导处拿吧!现在去好了。”他不动。
“你知不知道教导处在哪里?”他摇摇头。
哎呀,我没有猜到他不知道教导处在哪。在这个九年一贯的学校,他已经上到了七年级,却还不知道教导处的所在,这是我没有想到的。我庆幸没有用“你怎么会不知道”之类的评价话语去伤害他。
我想,这次不必再跟他说去哪里拿的事,而是要直接落实这件事,帮助他拿到语文书。我应该亲自去教导处帮他拿来呢,还是陪他走一趟;抑或找同学帮他拿,还是让同学陪他去拿?我思忖了一会,决定找个同学陪他去拿。
陪他拿,那么他知道了拿书的过程;让同学陪,则为他开辟了求助通道,让他下一次有困难时懂得如何求助。我决定要首先教会这个不善言辞的孩子,有了困难该怎样求助。
我叫来了宏威。这个男生非常开朗,体育好,性格好。正好他收拾好书包了。宏威过来后,我对博文说:“你可以找宏威帮忙,陪你去教导处。你现在把你的需要告诉他。”博文说:“我没有语文书。”我一听,这个话完全没有说清楚呀,称呼都没有呢。我要给他示范一下。我说:“应该说,宏威,我想让你陪我去趟教导处拿语文书。眼睛看着宏威说。”博文看着宏威,重复了我教他的话。我说:“把缺的书都拿来吧!”宏威马上答应了,带走了博文。
不久,博文回来了。我看到他手上拿着语文书。他打开书的时候,脸上是含笑的。我说:“博文,有没有谢谢宏威?”他听到我的话,就朝着宏威的方向轻轻说:“谢谢啊。”我说:“你要走到宏威身边,认真地对他说谢谢。”他于是走过去了,对宏威说谢谢。等他回来,我说:“博文,你做得很棒,你今天学会了求助和感谢,以后碰到问题,你就这样做。”他看着我点点头,脸上终于有些放松了。
这瞬间,我一下子悟到韩愈所说的“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凡有“惑”,教师都应该解答呀!
走出教室,夕阳的余晖斜照在走廊上,一缕缕光线里跳跃着无数的黄金。我忽然意识到,博文作为独一无二的生命,从此在我的教育生涯中有着闪烁的光芒。他教会我:对待慢孩子,还是要回归师者的初心。
孔子曰:有教无类。这句话虽经岁月侵蚀,在时代浪潮中被速度冲击,但在我听来,仍有铿锵之音。学生遇见教师,是一种缘分,这样的缘分是未知与已知的关系。对我而言,就是让学生从未知走向已知,无论这个知识属于书本还是生活。不能总是“自以为”地评价他们,觉得他“怎么这样”,而脱离了学生的独特背景。世上没有相同的树叶,也不会有相同学情的学生。多问问他想了什么,多听听他说了什么,多聊聊他做了什么。无论这名学生的速度如何,作为师者的我,都要以他的速度为起点,回归初心,柔情以待。
教,所有未知,皆可教。把分数忘掉,把身份忘掉,把过去忘掉,只这一刻,需要教的,都教。
遇见慢孩,评价里要有鼓励,鼓励里要有方法,方法里要有训练,训练里要有柔情。
(作者系杭州市景成实验学校班主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妇产科专家告诉你:到底多大年龄,才算高龄产妇?不妨提前了解下 (2023-03-11) |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