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写作成为学生真实表达的需要
□朱建人
一年一度的中考语文作文题又出炉了。在网上浏览了全省各市的作文题后,笔者认为可以用“喜忧参半”来形容目前的命题现状。
所谓“喜”,是看到有多个市的作文命题不约而同地关注了学生写作的心理真实,用一种模拟生活交际的“任务驱动”方式,让考生有对象、有目的地进行写作。这样的写作是基于激活学生的真实表达需要,通过组织书面语言加以完成的。譬如,杭州卷要求给未来高中里负责社团工作的张老师写一封自荐信,温州卷要求与不同的人分享有关“笔记”的不同认识,绍兴卷要求给表妹写劝导信,嘉兴卷要求对翼装女飞行员“为自己而活”的宣言发表观点。依照这些作文题写作,必然明显带有作者自我思想观点和情感色彩的倾向性。这样的写作,完全符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写作教学目标和初中生写作要求:“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同时,恰恰也是我们普通人每天都可能遇到的写作内容和方式。因此,通过选拔性的学业考试题目,引导义务教育阶段的作文教学充分重视作文教学的真实交际需要,发展学生生活所需的语用能力,是对学生终身发展的观照。值得大力倡导,并继续进行大胆地探索。
笔者发现,但凡贴近生活、贴近真实表达需要的作文题,考生答题就很难宿构和套作,这是因为其表达的思想情感是受到即时考题所赋予的任务驱动的,是其进行信息加工后的自我表达,带有很强的生成性;但凡那些没有时空限制的“永恒主题”式作文题,往往就是被“套路化”的一个陷阱,令考生极易甚至只能通过宿构或套作来加以完成,只是其“套”题的贴切程度有差异罢了。
遗憾的是,这种“套路化”作文题依然变换着面孔出现在与考生前途命运密切相关的考卷里。在今年的浙江省中考试题里,也不乏此类考题存在。这便是我对今年考题存“忧”的部分。尽管这些考题比诸先前的选取某篇“鸡汤文”阅读导入之类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良,但其内涵并未有实质性的改变,大多是“启发”考生没话找话、硬做文章,或者将曾经写过类似话题的旧作套用上去。须知,大多数初中生的思维水平尚未达到能对“变化与永恒”之类的哲学思辨命题发表原创性观点的程度,也难以用适当的事例陈述自己对此的深入理解,于是只能鹦鹉学舌地搬用一些所谓的名言警句或经典故事来拼凑成一篇貌似底气十足,却并不走心的符合命题要求的文章。这样的案例普遍存在于今天的学生之中。张志公先生在《谈作文教学的几个问题》一文中谈道:“传统的命题作文的办法,如果运用得不当,里边就有很坏的东西:使写作神秘化,让学生视写作为畏途;又把写作庸俗化,形成学生一种无对象、无目的,为写作而写作,视写作为文字游戏的态度。”用这句话对照一下当下许多作文题,真可谓一语中的!
至于另有个别中考作文命题有文学创作要求,窃以为,这样的命题是背离了课程标准的。文学创作带有很强的不可教性,极具“小众”特点,并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语文学习的目标,于绝大多数考生而言也存在评价的不公平性。如此命题势必会严重误导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叶圣陶先生早就指出:“语文课令学生练习作文,唯求其能将所知之事物,所思之意念,以书面语言写出之,确切明白,无赘无误。此是毕生所需用,非学好不可。至于吟诗作歌,撰写小说戏剧,学生苟有兴为之,教师亦宜予以鼓励,然非语文课学习之标的也。”深以为然。
望我们的试卷命题者准确把握命题的课程目标导向和语文教改导向,真正将作文引导到学生终身所需的“语言表达和文字写作”关键能力的培养上来,让作文成为学生实际生活中自我表达的真实需要。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妇产科专家告诉你:到底多大年龄,才算高龄产妇?不妨提前了解下 (2023-03-11) |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