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重建生态 学校百花齐放 杭州市江干区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
□ 季 颖
今年,我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首次全面推行“公民同招”,杭州市江干区民办初中报名比例为1∶3.87,看得出来家长对此显得格外“淡定”。
江干区是如何谋篇布局给家长“降温”的?如何让老百姓相信家门口的学校?如何建设均衡而优质的区域教育发展格局?结合区域实际,江干区教育局把发展定位为“三个致力于”,即致力于满足教育需求、致力于促进教育公平、致力于提升教育质量。
围绕这一定位,近年来,江干区努力构建和谐教育生态圈,创新办学模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让老百姓就近上好学,不是单纯打造一两所名校就可以的,而是要把整个区域推起来,使教育‘盆景’成长为连片的‘风景’。”江干区教育局局长徐晖说。
基于这样的理念,具有江干特色的“教育新共同体”办学模式、“T”型教师发展体系、绿色质量为导向的教育评价体系等教育发展新举措应运而生,区域义务教育也努力向更加公平、更有质量这一目标迈进。2016年,在浙江省中小学区域教育质量健康体检项目测评的26项指标中,江干区初中23项指标显著高于全省平均水平,9项指标处于全省各区县前5%。2018年,根据省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检测数据显示,江干区小学生在学生学业水平指标所涉及的学业达标、高层次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3项指数均超省市平均。其中,学业达标、高层次能力指数处于全省各区县前5%,小学各校学业均衡指数居全省各区县前5%。
整体布局,构建和谐教育生态
“现在走进江干的任何一所学校参观考察,我都特有底气,因为江干没有弱校、差校,每所学校都拿得出手,经得起考验。”徐晖笑着说。
自信的背后是江干所有教育人近20年的努力。江干虽然现为杭州中心城区,但老杭州人都知道,它曾是杭州的城郊接合部,城乡教育水平差异大。在城市东扩过程中,学生大量增加,新校大量交付,这又进一步加剧了区域内教育水平的不均衡。
教育发展,规划先行。区教育局整体布局,确定了坚持公、民办统筹并举,构建和谐教育生态的教育发展之路。也因此,“公平”成了江干教育规划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
和谐的教育生态,首先就要控制好公、民办学校比例,让所有学校都有协调发展的空间。按照这一思路,江干区一直把民办学校占比控制在10%左右。对此,浙江师范大学附属杭州笕桥实验中学校长高琼深有感触:生源均衡、教育资源均衡,这样和谐的教育生态给予了公、民办学校充分的发展空间,既能促进民办学校良性发展,又让公办学校尤其是薄弱学校更有干劲。
如今,江干区域内学校都蓬勃向上,10多所初中差异很小,这意味着老百姓的“择校焦虑症”得到了根本性改变。“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家门口上好学校,这才是公平而有质量的区域教育样态的显著特征。”徐晖说。
资源重组,盘活优质教育资源
每周五下午,茅以升实验学校的桥梁科技课都很受学生欢迎,但仔细看教室里的学生,你会发现他们的校服和校徽不太一样。原来,除了茅以升实验学校的学生,南肖埠小学、景华小学、春芽实验学校的学生也在其中。
这4所公办学校,都在江干凯旋区块,四校距离近、场地小、师生数也相对少。茅以升实验学校校长鲁聪说:“尽管小,每所学校却都有各自鲜明办学特色和拿手课程。”于是,江干成立凯旋教育集团,与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合作,通过“学生联招”“教师联聘”“活动联合”等方式深度开发资源。
现在,除了茅以升的桥梁科技,南小的国际象棋、景华的篆刻、春芽的书法等特色课程都能在联盟内共享教育资源。四校的联合是江干区“教育新共同体”办学模式的缩影。
“教育新共同体”的出现,解决了区域内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教育局采用“名校新校”“教师研训”“区域联盟”“院校合作”“跨体制校”等共同体模式,通过结构性调整优化每一个区块的教育内外部资源来促进区块整体提升,从而带动全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在杭州师范大学东城实验学校校长张立栋看来,从生源大量流失到学生数增加至3000多人,从教学质量薄弱学校到连续3年为区域内优秀学校,从找不到研究课题到拥有33项区级以上课题成果……这是学校在“院校合作”共同体模式下取得的成绩,成功的背后是区教育局和杭州师范大学的10年合作。2009年杭师大东城教育集团正式成立,10年来通过专家驻校、人才引进、立体式培训等一套“组合拳”,培养教师团队。斯瑶是该校的数学教师,2015年参加集团青年骨干教师团队,很快成长为教学骨干,还荣获了全国数学文化优质课评比二等奖。像斯瑶一样,一批青年教师的成长,托起了学校的成长。
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盆景”到“风景”,“教育新共同体”创造了独特的“江干模式”,实现了教育资源的高位均衡,质与量齐飞。
课改引领,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优质从哪儿来?改革找出路!在浙江师范大学附属丁蕙实验小学里有一个博物馆,能模拟逃生环境的全套装置、可以真实体验太空飞行感觉的模拟机等设备让很多来这里考察的学校“眼馋”。丁蕙实验小学地处相对偏远的丁兰街道,如何使新校成为区域的标杆?江干区教育局为此进行了顶层设计。以技术支撑的信息化学习环境为基地,对学校的空间进行再改造,打造“三维教育空间”。
“创建多维学习场,可以把单纯的教学场地转化为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成长的场所,这是解决城郊新校学习场所单一的有效路径。”丁蕙实验小学校长吴树超说。
这是江干区推动课改的场景之一。2014年,区教育局从区域层面推进“四为”课堂建设,即“以生为本、以标为纲、以学为主、以导为方”,最终指向精准教学。“每个学校都有基于学校自身文化的课堂变革路线图,同时又有各种基于自己学校特点和区域特色的课程。”天杭教育集团总校长邱曙光告诉记者。天杭教育集团的“幸福课程体系”、丁荷小学的“绘本与生活”、澎博小学的“地铁少年行”……孩子们在这些课程中找到乐趣、玩出精彩。
教师是区域教育的核心力量,是支撑课堂课程改革的基础。目前,江干区35岁以下教师占比达66.7%。为夯实新教师队伍发展基础,江干区开发了“三年基础,两年提高”的“3+2”新教师课程群。同时,建构了以分层分类为特征的教师“T”型发展体系,促进教师全面发展。
绿色评价,撬动学生幸福成长
教育不均衡现象是客观存在的。那么,如何以评价导引学校发展,以评价激励薄弱学校?江干区开出的方子是——以绿色评价拉动学校发展引擎。
每一学年,江干区所有中、小学校都会收到一份教学“体检报告”。翻开报告,记者发现调查问卷所涉及的不仅是学生的学习成绩,而是所有可能影响学习的因素,以及学生的日常学习状态,如作业量、睡眠、学习压力、师生关系、合作意识、创新意识、探究学习、因材施教等。
“将平均分、优秀率、及格率作为重要指标,对各具差异的学校进行教学质量考核显然是不公平的,无法激励相对薄弱学校的积极性。”江干区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陈仲弘说,绿色评价是一种发展性教育评估,注重自己和自己比,能有效激发学校发展的积极性。事实上,这样的调查早在2013年就开始了,其为学校教学诊断与教学改进提供了依据和技术支持。
一组组数据让江干区各学校逐渐认识到,要重视作业质量,要引导探究学习、因材施教、合作创新,要向课堂要效率。2019年,该区全面推开“作业限行”制度,同时组织“每月主题实践日”,让学生合作完成持续一个学期的研究性、实践性、跨学科、项目式作业,从而真正让作业“变脸”。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妇产科专家告诉你:到底多大年龄,才算高龄产妇?不妨提前了解下 (2023-03-11) |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