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亟需提升质量
□朱小峰
在高校学生的创业队伍中,有这样一类群体:他们创业的起点较低、项目利润微薄,同时容易在市场的风浪中首当其冲,遭受损失。这一类创业多半是生存性创业,质量却并不高。在笔者看来,眼下的高校创业教育应该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避免学生受限于生存性创业,要支持他们获得发展性创业的能力。
生存性创业的特点非常明显:其一,面对现有的市场,最常见的是在现有市场中捕捉机会,表现出创业市场的现实性;其二,创业者往往从事的是技术壁垒低、不需要很高技能的行业;其三,生存性创业者的创业动机往往是受生活所迫,由于物质资源贫乏,而不得不从事低成本、低门槛、低风险、低利润的创业。严格意义上来说,生存性创业其实还谈不上创业,只是就业岗位的创造而已。
而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中一个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教育教学组织形式,它所着重的是引导学生在专业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现有业态的革新或者重组。从这个角度上说,既不是任何一位教师都能够从事创业教育的教学工作,也不是任何一名学生都可以接受创业教育。我们要警惕现实中创业教育泛化和虚名化的倾向,避免满足于低层次的创业成果。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提升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的日臻完善,可以说衣食无忧。那种为了生存而从事的所谓的创业,也需要逐渐退出高校创业教育的舞台。高校创业教育的主流应当坚持与专业紧密结合,依托高校的人才和技术优势,以促进学生成长、能力提升为内核。
一些高校的创业教育之所以在专业教师那儿得不到足够的支持,也是因为在教师看来,这种生存性、低层次的创业只是让学生赚点钱,弄点外快而已,很难将创业与学生的未来发展、学校的人才培养联系起来,自然也不会有兴趣去指导、关心学生的创业行为。发展性创业教育则不同,它是建立在学生的兴趣和技术挑战欲望的基础上,往往是对于现有技术水平、产业结构和管理模式的一种解构性的研究,对于教师也是一种学术性的挑战,会激发教师们参与学生创业的积极性。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这种学术挑战也可以促使他们产生新的课题灵感与成果。
面对发展性创业渐成主流的趋势,高校应果断调整创业教育的相关政策,将创业教育与学校的人才培养远端目标结合起来,着重学生未来的发展层次,着重将学校的专业教学主动性渗透到创业教育中,改革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并安排高水平教师团队指导学生把创新的结果用来开发新的技术、创造新的产业结构,从而实现真正的创业教育目标。另一方面,高校还应该对现有的创业支持内容和对象进行调整,逐渐减少学生生存性创业项目的比例,增加发展性创业项目的支持力度,驱使学生的创业从低端的赚钱模式走向具有高等教育属性的中高端发展模式。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妇产科专家告诉你:到底多大年龄,才算高龄产妇?不妨提前了解下 (2023-03-11) |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