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德性发展的劳动教育略探
□长兴县泗安中学 刘思静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劳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笔者认为,欲推动劳动教育真正落实,可以从其德育价值分析入手,进而探讨相关操作策略。
首先,从个人成长而言,劳动是实现自立自强的必然途径。《意见》指出“实施劳动教育的重点是在系统的文化知识学习之外,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从学生个人成长角度而言,学会“自己的事自己干”是自立自强的必然途径。
其次,从家庭关系而言,劳动是亲情维系的重要纽带。当前,劳动教育被弱化、矮化、淡化的一个重要表现是“不尊重劳动成果”,而从深层次去看,对劳动成果的漠视也体现了对劳动者本身的冷漠。从家庭关系的角度而言,学生参与家庭劳动如干力所能及的农活、帮助家长售卖商品等,实质上构建了一个“亲情参与、体悟”的语境,学生在参与中能够体悟到为人父母的不易,进而生出“分忧解难”的动力,显然利于家庭亲情维系。
最后,从社会层面而言,劳动是担当尽责的理性诉求。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始终是“社会的人”,承担社会责任、服务社会发展是成为一个合格公民的必然要求。而劳动作为实践技能,能在参与中锻炼体质、磨炼意志、提高智识、发展技能,对于培养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意义重大。
一、捋清权责界限,强化“家庭、学校、社区”三方联动
“立德树人”是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职责,而欲推动劳动教育落实落地,需要三方在捋清权责界限基础上各司其职,倾情联动。那么,三者该如何联动呢?
1.家庭层面:让学生“上手”。家庭是学生成长的第一所学校,家长需要转变观念,从“凡事包办、代干”转向“孩子能干的让他们自己干、孩子应该干的鼓励他们去干”,从衣食起居到日常家务,再到力所能及地参与家庭经济生活等,家长“放手”才能让学生“上手”。
2.学校层面:让学生“上心”。劳动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对于推进劳动教育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学校的职责在于将劳动教育纳入学校课程体系,通过打通家庭、社区隔阻推进课程实施,并不断从劳动实践中挖掘出其智育、德育、美育、体育的价值内涵,实现学生参与劳动从“要我干”转向“我应该干”,进而达成劳动价值的内在体认。
3.社区层面:为学生“赋能”。社区是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场所,也是从“家庭生活”走向“社区生活”的“桥头堡”。社区要主动介入劳动教育,引导学生参与“文明宣传”“垃圾分类”“志愿服务”“新时代文明实践”等活动,切实让学生在服务社会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实现自我价值。
二、搭建劳动平台,强化“工业、农业、商业”三产协同
《意见》指出:“根据各地区和学校的实际,结合当地在自然、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条件,充分挖掘行业企业、职业院校等可利用的资源,宜工则工、宜农则农……”这对于廓清“劳动教育”的内涵和边界、建设“劳动教育基地”具有指导意义,在实践中,需要着重从以下两方面发力:
1.统整学段。学校教育各学段对应学生劳动素养培养、劳动教育基地建设的要求是不一样的。以长兴县为例,如煤山、水口、吴山等幼儿园皆建有“园内种植园”,为学前段儿童种菜、摘水果、养鸡鸭等搭建劳动实践平台,成为“课程生活化”的重要载体。而长兴教育实践基地则为初中段学生参与“英雄体验营”“军旅内务”“野炊”及“泥塑”“手工”等劳动教育课程提供综合性基地。“新型学徒制”“顶岗实习”等设置,为职业高中学生走进工厂、车间锻炼专业技能搭建了有效载体。
2.统整城乡。城市与社区是不同的生产生活集聚,为学生参与劳动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奠定了基础。譬如,随着脱贫攻坚日益深入,在农村出现了很多产业扶贫基地,如“芦笋种植基地”“杨梅采摘基地”等,这为农村学生参与日常劳动提供了平台,也为城市学生参与劳动体验搭建了舞台。而随着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县建设的日益推进,城市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图文博”等公共群文场所也为学生劳动锻炼搭建了载体。
劳动教育基地建设要遵循“因地制宜”“因学段制宜”原则,构建从学前段到义务段、从农村到城市丰富多元的劳动基地,从而为劳动教育一体化、可持续性奠定扎实基础。
三、精于整体设计,强化“课程、实践、评价”三管齐下
学校无疑是推进劳动教育的工作主体,是课程设置、劳动实践和教育评价的直接参与者,其主要作为有:
1.让课程实施成为一种自觉。当前劳动教育在学校实践中,仍然存在“进入课表但常常游离于教学”的现象。这就要求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树立正确的劳动教育理念,把“劳动教育”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抓好课程实施。要将劳动教育与学校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服务活动等有机整合,切实在课程实施中体验课程价值,进而为劳动教育正名。
2.让劳动实践成为一种常态。学校要树立劳动教育的整体观,逐步构建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系列化劳动实践课程,破除学校围墙的藩篱,带领学生走进农场工厂、走进村居社区,在家庭和社区的联动下,开展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劳动实践活动。
3.让教育评价成为一种动力。劳动是一种实践,但劳动教育不仅仅是实践范畴,要防止对劳动教育采取硬性的量化评价。通过引导、指导推动学生参与,同时,采用发展性和激励性评价,用劳动档案、个人反思等形式唤醒学生参与的内驱力。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妇产科专家告诉你:到底多大年龄,才算高龄产妇?不妨提前了解下 (2023-03-11) |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