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市保联小学: 同步课堂从“糟糕透了”走向“精彩极了”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0-08-3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 叶青云

“余老师的课堂真正关注到了屏幕两头的学生,技术应用得巧妙而不着痕迹,简直精彩极了!”在此前举办的义乌市“互联网+义务教育”现场会上,义乌市保联小学语文教师余湘娟现场执教了一堂网络同步课,省语文特级教师、义乌市教育研修院教研部副主任金姝娟对这堂课的效果大为赞许。这让保联小学原校长(任期至今年8月)杜建芳无比欣慰,她是该校同步课堂从“糟糕透了”到“精彩极了”蜕变的见证者,也是该校教师和研修院教研员们“1+1”联手开展“云”上教研帮扶的亲历者。

保联小学是一所地处中心城区的规模较小的学校,如何才能破除空间障碍,追求更大的发展?一直以来,该校在“智慧校园”建设上下足功夫,这为保联小学和大陈镇楂林小学结对网络帮扶奠定了基础。

“同步课堂两端的学生有无主次之分,如何同时关注到?”“同步课堂中两位教师角色如何定位、如何分工?”“同步课堂怎样展开同步练习,又如何做到同步反馈?”……城乡学校结对开展同步课堂之初,保联小学的教师们可谓“摸着石头过河”,概念理解模糊,课堂过于偏重技术应用,关注近端学生却忽略与云端学生互动的状况时有发生。余湘娟至今记得她第一次上同步课时的尴尬情境:设备灯光都调试好了,一切准备就绪,可面对多一倍的学生和网络直播,她忽然胆怯了,脑中一片空白,课上得磕磕碰碰的,都不知道自己说了些什么。同时,受援学校师生反映,除了问好环节,课堂一边倒,既没有有效互动,又没有积极反馈。

如此不理想的同步课堂效果打击了不少骨干教师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几番磨课和不断反思后,杜建芳邀请金姝娟前来“诊脉”。正是这一步,让教师和教研员们成为了一组“1+1>2”的好拍档,双方联手助推楂林小学的教研成长。

同步课堂、同步研修、同步活动、同步讲坛……“‘大咖’们带来的头脑风暴拨开了教师眼前的迷雾,带领我们走出了‘为展示技术而使用技术’的盲区。”保联小学教导主任毛惠珍告诉记者,短短一个星期,教研部小学组的教研员们集体“下水”,研究“互联网+义务教育”同步课堂,分别在保联小学和楂林小学两个场地,上了17堂同步课堂示范课,几乎涵盖了所有学科。

在两校教师和教研员们看来,目前的同步课堂实现了“三方共赢”:教师们的成长自不必多说,旁观教研员的执教让两校教师都对同步课堂有了更准确的理解,教学中急需解决的核心问题也在教研员与教师的共同探究中找到了答案。与此同时,教研员们因为参与到全学科同步课堂实践中,增加了对同步课堂的了解,全面收集、梳理了同步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客观地认识到学科及课型在同步课堂中存在的差异,这为指导全市同步课堂的推进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许忠平是小学数学教研员,同一内容的课,他连续磨了三遍,还与学校、软件开发公司的人员进行“会诊”,就课堂技术提出了一些新要求。新的应用技术很快研发出来,许忠平随即根据技术手段修改了教学设计,加大两端互动频率,课堂变得更流畅自如。这一课,让两校教师对推进同步课堂有了更大的信心。

“同步课堂的教研将是一个长期的磨合过程,学校会建立起一个长效机制,促进两校教师不断成长。”保联小学新任校长邵健胜介绍,保联小学和楂林小学成立了“网络教研领导小组”和“网络教研小组”,由两校校长担任组长,制定了“网络教研实施方案”“网络教研管理办法和评价方案”等,同时为方便活动展开,两校调整了各自的作息时间和结对班级的课程表。此外,保联小学还会定期邀请特级教师和教研员把脉,指导课堂教学并录制名师示范课视频,有效开展基于同步课堂、同步活动的网络研修。“双方学校每个月开展一次大的同步课堂会议,提出和解决课堂实施过程中的一些新问题,并且利用同步互动设备开展网络研修,举办网络读书会、文学大讲坛等研修活动,促进两校教师共同学习、研究教学。”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