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职教适应性 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3-07-1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大国工匠,培育大国工匠,离不开丰沃的土壤——高质量的职业教育。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走上提质培优、增值赋能的快车道,顶层设计更加成熟定型。通过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系统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技术技能人才、数字工匠人才,把人口基础转化为人才优势,这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坚持类型教育定位 砥砺奋进开新局

    三门峡社会管理职业学院坚持以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为指导,聚焦黄河金三角区域经济发展,围绕三门峡市“三地五中心”建设,精准把握中部地区崛起的迫切需要,始终将中原城市群建设的区域发展战略作为学院确定办学定位的实际依据,在办学思想上首先体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在明确办学目标、设置专业结构上有效对接区域经济结构和产业转型升级,在配备教学设备资源上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不断促进区域产业发展需求与人才培养供给的全面耦合。建校6年来,学校共有300余名师生在各级各类专业技能大赛中获奖。其中,国家二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29项、二等奖63项、三等奖74项。学校师生成功入围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移动互联创新大赛、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等,获得国赛二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7项,被全国移动互联创新大赛组委会授予“杰出贡献奖”。在河南省教育部门主办的“新时代·新梦想”第三届河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博通农业种植与产业化开发项目入围现场决赛,与河南省高校“双创”团队同台竞技,以全省第九名、职业院校第二名的成绩荣获省赛一等奖。在全国移动互联创新大赛高校组决赛中,111个项目进入全国总决赛,2个项目(中市集大学生5G数字云创业生活服务平台、危险品运输车辆监控预警系统)获得二等奖。

    坚持科学成才观 打造多样化学习平台

    三门峡社会管理职业学院积极开展“3+2”(三年中职毕业后,对口升入大专学习两年,毕业获得大专文凭)联合培养、专升本教育、继续教育,为广大学子提供多样化的学习平台。推动职业教育大中小学一体化设计,开展职业体验教育,夯实“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认知基础,从小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动手能力,消除对职业教育的偏见,形成科学的职业观、成才观。积极拓展学生成长成才通道,建立健全多形式衔接、多通道成长、可持续发展的梯度教育体系,推动各类教育优势互补、交叉融合,消解职普分流带来的教育焦虑。在尊重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自育人规律的前提下,促进三者之间的协同发展,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人人皆可出彩”的良好社会氛围,不断提升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影响力;在高质量推进“人人持证 技能河南”建设工作中,完成职业技能培训及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近万人。

    坚持终身学习理念 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三门峡社会管理职业学院聚焦职业教育服务人的全面发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根本要求,紧密对接当地产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与三门峡金渠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举办金渠黄金产业学院,为三门峡金渠集团有限公司提供整体框架式服务,以优秀师资力量共建教学资源,采取工学交替的办学模式,通过互补、共享的方式推动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共同培养复合型实用人才;与河南三味奇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举办三味奇产业学院,对员工岗前培训、在岗提升、安全教育等进行校企合作;与当地人社部门、民政部门、农业部门联合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专项职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道路运输人员安全培训、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专技培训近万人次。分别为三门峡速达交通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南骏通车辆有限公司、三门峡金元工贸有限公司、三门峡金渠集团有限公司、三门峡四季丰果蔬有限公司、卢氏浩洋国际服饰有限公司提供员工培训服务,提升在岗员工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坚持德技并修增动能 提升技能人才竞争力

    新时代人力资源市场中,技能更新对就业者工作能力的影响更加深刻。职业教育需将发展学习者的综合素质和行动能力作为教育目标,更加注重以真实的工作任务为学习载体,通过以教促产、以产助教,推动职普教育相互补充、产教相互赋能、科教相互转化。

    三门峡社会管理职业学院在学生管理中建立思政教育工作机制、实践教学育人机制、规章制度保障机制、心理健康关怀机制,以“四项机制”统领学生管理工作;通过“功勋教师忆初心、三尺讲台映初心、教研主任讲初心、年轻教师话初心、青年学生谈初心”系列访谈活动,使广大教师坚定从教初心,增强教师职业荣誉感。开通“思政微课堂”,举办“青年思政大讲堂”,成立“新时代讲习所”,开展“我与祖国心连心”系列活动,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以真理的力量感召青年,用火热的实践团结青年,以时代的脉动连接青年,不仅教会青年学生制造“中国芯”,更铸牢青年学生的“中国心”。以适应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实施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改革创新,完善“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机制,深入推进现代学徒制,按照“办学双主体、学生双身份、课程双体系、教学双导师、考核双标准”的要求,构建“岗位培养、协同育人”产业学徒培养模式,健全校企“双元”育人机制,提升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坚持因材施教、分类教学,针对学生升学、就业、创业等不同的发展方向提供相应的教育服务,实现升学有通道、就业有保障、创业有基础、发展有空间的良性循环。

    坚持融入新发展格局 增强人力资源配置科学性

    三门峡社会管理职业学院立足本地实际,将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先进装备制造业等区域性紧缺专业作为学院专业开发和课程体系优化的关键指标,密切结合学院办学优势、河南省地域特色、地域文化传统等实际情况,合理规划专业布局和课程开发建设,突出重点专业与优势课程的区域性特色,实现专业设置、课程开发建设真正对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实施“大学生就业质量提升工程”,开展“百企进校园 招聘面对面”活动,拓展就业岗位、搭建就业平台,促进校企共育人才。连续3年举办“就业促进月”,通过就业政策宣传、访企拓岗行动、就业岗位库建设、岗位优选计划、职业技术技能展示、推进政策性就业、线上“云”招聘、创新创业大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就业帮扶“就业十策”,促进就业本地化、服务区域化、校地互动化。同时针对当地岗位容纳量不足的情况,与长三角地区、京津冀地区、珠三角地区建立校企合作,建立学生实习实践教学基地,通过引企入校、送教入企,形成以就业为导向的“校企共建、人才共育、过程共管、责任共担、资源共享”的协同育人模式。深入开展以“人才观、成才观、职业观、就业观”为核心的就业育人主题教育活动,将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创新创业大赛、简历制作及模拟招聘、职业体验、就业见习等实践活动与党团组织活动、主题班会深度融合,引导毕业生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民族复兴伟大征程,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同时,紧盯国内大市场,建立黄河金三角区域、长三角区域、京津冀区域大学生就业服务中心,提高人才供给和产业人才需求的匹配度。

    坚持数字赋能强基础 推动学校治理能力再上台阶

    2022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收录1639个职业,其中新增168个职业,取消10个职业,净增158个职业。该大典标识了97个数字职业,占职业总数的6%。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职业教育整体性、系统性变革的重要内生变量。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本质上是通过集成式嵌入区块链、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实现数据为师生赋能、智能为业务赋智、互联为企业赋利,重塑职业教育供需关系,进而提高职业教育服务经济建设能力。

    三门峡社会管理职业学院投入专项资金大力推进5G智慧校园建设工程,建成校级软件数据中心、数据集成交换平台、统一身份认证管理平台、OA办公自动化系统、教务教学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在学校内建立全领域、全业务、全员、全过程的数字化链接,重构学院的办公业务流程,打造各部门数据共享、高效反馈的数字生态圈,提升行政办公效率,推动学院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数字化转型,提高各类资源配置效率。探索利用AR/VR/MR/AI等新技术开展教师虚拟仿真实训,提升职业教育教师数字化素养,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在社会服务中突破物理空间的限制,融合网络空间,建立校企人才共育、数据共享、课程共建、资源互补的工作机制,深度链接企业生产与人才培养,深化产教融合,赋能校企合作。通过为校园的各类用户提供良好的信息化服务,倒逼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创新教育模式,更好地推动了教育教学质量和科研服务水平的提升,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有力的信息化支撑和保障。(薛荣丽)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