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乡村沉睡的资源 ——记乡村振兴追梦人赵子平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0-09-1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 胡梦甜

“我现在做家政工作,一个月六七千,等我考出月嫂证,月薪就能上万了。”正在参加月嫂培训的林阿姨美滋滋地说道。

“我们的农民旗袍秀还曾‘秀’到香港,拿了金奖。现在我们每周都要训练,生活特别充实。”身着一身旗袍,展示着曼妙身姿的李阿姨自豪地说道。

……

走进温岭市温峤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记者看到一幅其乐融融的画面,每个来这里培训的村民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都是赵校长这个‘当家人’为我们创造的精彩。”这个让当地村民赞不绝口的“当家人”是温峤成技校负责人赵子平。投身成人教育20年,赵子平怀揣着一腔激情,带着村民闯出一条富民强村之路。前不久,他获评浙江省“春蚕奖”,是台州市首个获此殊荣的成教专干。

培训工作要做好,就要扎到群众堆里

9月伊始,温峤成技校当月的培训计划已安排得满满当当,53项培训内容,涉及厨艺、电焊操作、家政、创业、瑜伽、化妆等方方面面内容,近9成已经满员。“我们这每天都有培训班,仅一年的培训量就有三万多人次。”赵子平说。

一所成人学校,培训何以如此火爆?赵子平有自己的秘诀:成校工作要做好,就要扎到村民堆里、走到村民家里、暖到村民心里。可以说,这一项项贴近村民需求的培训,都是赵子平用脚步“走”出来的。

一有时间,赵子平就会跑到田间地头、企业商户,实地了解百姓的培训需求。今年,受疫情影响,广交会首次在线上举办,但对于直播带货,许多企业毫无经验。赵子平当即组织了一场直播带货培训课。“这次培训就像一场及时雨,让我受益匪浅。”参加完培训后,欧港鞋业的销售主播感叹道。

为了让培训更接地气,他曾对台州各县市476位18至60周岁具有劳动能力的常住村民展开调研,走访了200余名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培训教师、社会人士,了解村民培训的现状和以往培训中存在的问题等。几经梳理,他发现,多头管理、培训资源分散、供需脱节等都使得培训效果大打折扣。

为此,赵子平开始了一场村民培训的“供给侧”改革。他主动对接当地主打产业“工量刃具”,调研市场现状、经营户需求、制约发展瓶颈,明确培训方向,开出“互联网+”工量刃具营销班;针对农民技能水平的差异,温峤成技校分别开设了基础班、提高班、精英班、总裁班;考虑到1~7天的短期培训班,学员很难真正掌握一门技术,赵子平将培训班打造成持续性项目,短期培训班的周期为1~2个月,长期培训班的周期可达1~4年……在他看来,找对项目是带动培训的关键,只有从农民的真实需求出发,才能增强培训效果,使乡村振兴的最终受益者农民享受到更多乡村振兴的成果。

学校开展的每一场培训,只要没有特殊情况,赵子平场场必到,周末也不例外,为的是能实时把握培训效果、了解村民对培训的满意度。成校不同于普通学校,教师基本都靠外聘,但学员数量庞大,流动性很强,学校的事几乎都压在赵子平身上。赵子平笑言:“成校已经成了我第二个家。”

因村施策,激发乡村发展的无限动能

从月薪3000到月薪过万,青屿村52岁的夏彩妹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工资梦想”。青屿村是一个以种植葡萄、枇杷等水果为主的传统农业村庄。村里的妇女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农闲时在家找不到活干。有人试着去附近的工业园区找份工作,月薪只有3000元左右。如何带领村民富起来,成了村党支部书记张平彪的心头事。

今年年初,一次偶然的交谈,难题在赵子平这里找到了解决办法。随着二胎的放开,月嫂极度紧缺,赵子平看在眼里。一个想法开始在他脑中酝酿:通过专业培训,打造“青屿月嫂”品牌,让更多农家女在拥有一技之长后,走出农村,实现脱贫致富的梦想。

赵子平深谙,随着家政服务行业的不断细分,单靠短时间的培训很难真正建立起“青屿月嫂”的品牌。为此,学校一方面邀请专业护理人员进行理论培训,另一方面联手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教授实际护理操作,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初级月嫂培训完成后,她们还可以通过手机远程培训、后期培训等渠道再充电。农家女的热情被点燃,青屿村开启了充满希望的新征程。

赵子平出生于一个普通农村家庭,幼时的清贫使得他对村民“勤劳却难致富”的现状看在眼里,急在心里。2017年,赵子平当选温岭市政协委员,这更让他感受到身上这份沉甸甸的责任。温峤镇下辖35个行政村,随着大量农村人口外出务工、经商、求学,老屋凋敝、乡村冷落。广袤的乡土,如何激活发展基因?

“乡村振兴首先是人才的振兴,乡村振兴最本质、最核心、最迫切的要求是培养造就高素质的新兴职业农民。”赵子平如是说。带着这样的思考,赵子平提出“一村一工匠”“一村一厨师”“一村一电工”“一村一消防员”“一村一‘老娘舅’”的思路,相应开出庭院设计培训班、乡村厨师培训班、消防员培训班、用电技能培训班等,培养实用人才。去年4月,温峤成技校还专门组织了温峤镇首届乡村厨师大赛,为优秀学员提供展示烹饪才华的舞台,也为他们就业、创业提供机遇。在此次培训中拿到铜牌的学员朱卫红当下被企业聘用,月薪1万多元。

借力引智,让村民在田园牧歌“诗意地栖居”

清凉夏夜,小桥流水旁,村民欢聚一堂,长腔短调唱大戏,曾是无数温峤人的温暖记忆。当村庄邂逅“外出大潮”,村里的文化大礼堂也变得门庭冷落,仿佛在述说着沧桑与无奈。

“让乡村文化焕发生机,让村民在田园牧歌中‘诗意地栖居’。”成了赵子平又一个大胆的想法。他要将文化礼堂重新打造成开展农村社区教育和文明实践活动的主阵地、农村居民的精神家园。

赵子平主动找到镇政府、村委、文化礼堂相关负责人洽谈相关事宜。“成人教育是一种跨界教育,一头连着政府,一头连着企业,一头连着百姓,只有打造开放、共享、共赢的成人教育生态圈,才能形成区域联动的格局。”赵子平说。最终,温峤镇将推进社区教育进农村文化礼堂列为民生重点工程,成立由镇相关负责人任主任,成校校长、各村(居)委书记、文化礼堂负责人为成员的社区教育进文化礼堂工作小组。

在楼旗村文化礼堂举办排舞、大鼓、旗袍秀、太极拳、戏曲等休闲文化活动;在上街村文化礼堂邀请剪纸艺术家、书法家、古筝爱好者等开设青少年剪纸、书法、古筝培训……如今,在温峤镇的文化礼堂里,一场场乡村文化盛宴接连上演,曾经寂寥的文化礼堂重焕生机。

而更让赵子平欣喜的是,精彩纷呈的活动不仅激发了村民对生活的热情和自信,还使得他们表现出让人意想不到的艺术作为。至今,温峤成技校和镇各文化礼堂共同举办了28场乡村春晚,涌现出“峤岭”文艺宣讲团、山花艺术团等23个优秀团队。2018年,楼旗村文化礼堂的《楼旗印象》还代表温岭市参加台州市村晚展演。

赵子平告诉记者,每一个走进成校的村民不外乎提升学历文化、培训职业技能、掌握农业技术、参与社区活动这4类需求,而这背后是村民共同的愿景:为了让生活更美好。“作为成校的‘当家人’,我想带着乡亲们追梦、圆梦,让家乡变得更富有、更美好。”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