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班岂能沦为攀比工具
□苑广阔
周一围棋课,周三少儿编程课,周五拳击课,周六马术课,周日思维培训课……这是吉林长春一个7岁孩子的兴趣班课程表。课程不仅排得满,内容也与大众认知的钢琴、小提琴、舞蹈等相差很大。记者在吉林、湖南等地采访发现,如今部分家长为孩子挑选兴趣班时,不以孩子的意愿优先,而是专挑冷门、昂贵的课程。(9月6日新华社)
说到孩子的兴趣班,很多人会第一时间想到舞蹈、画画、篮球、足球等,但眼下一些城市的家长们,如若给孩子报名学这些,可能会被视为“落伍、老土”,甚至被嘲笑“能力不够,家庭条件不好”。在有些家长的眼里,只有诸如棒球、橄榄球、击剑、冰球、马术等,才是高大上的,才是值得追捧的。
不知不觉间,由于所报兴趣班的差异,家长和孩子之间,已然形成一种隐秘的“鄙视链”。比如,在棋类运动中,会下围棋的就代表聪明、智商高,学国际象棋的就有资格鄙视学中国象棋的,军旗、五子棋、跳棋等更是入不了眼。
当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兴趣班“鄙视链”的存在,不焦虑的也焦虑起来,焦虑的则变得更加焦虑。在“一切为了孩子”的鼓吹下,原来不报兴趣班的现在开始积极报名;原来所报的项目没有那么“高大上”的,则纷纷改弦易辙,重新报名。很多家长勉为其难,深受其累,却又无可奈何。
于是乎,儿童兴趣班这一原本为了孩子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培养兴趣的课外培训,日益被异化。而作为参加培训的主角,也就是孩子自身,反而失去了主动选择的权利,导致他们真正的兴趣、爱好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也就失去了发掘某方面潜能的机会。
一些家长之所以要违背孩子真正的兴趣爱好,给他们报名高大上的兴趣班,除了把学费昂贵曲解成“人生高贵”之外,也有着自己的小算盘。一方面,一些家长觉得一些冷门的项目、技能,对孩子小升初、中考乃至上大学都更有帮助;另一方面,有家长想要让孩子通过这些学费昂贵的兴趣班,融入富人圈子,给孩子攒下所谓的人脉。
可以说,正是这种世俗功利的算盘,让很多家长“不求对的,只求贵的”,推着自己的孩子“一条道走到黑”,但最终却有可能错失孩子真正的兴趣所在,白白浪费时间、金钱和精力。
兴趣班不能沦为家长们相互攀比的工具。让孩子们的兴趣班回归本质、远离“鄙视链”,需要政府的规范,学校的引导,但说到底还需要家长正视孩子真正的兴趣爱好,少一些世俗功利。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妇产科专家告诉你:到底多大年龄,才算高龄产妇?不妨提前了解下 (2023-03-11) |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