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受考生和家长热捧,“强基计划”失败了吗?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0-09-1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熊丙奇

近日,多所高校发布通知,在今年高考录取的2020级本科新生中补招“强基计划”学生。部分舆论称“‘强基计划’遇冷”,甚至断言该计划“失败”。“强基计划”报考不会太火爆,这是在计划设计之初就预料到的情况。断言计划“失败”者,可能并未认识计划实施的初衷。

实际上,当前招生情况恰恰反映出推进该计划的必要性。吸引更多学生选择基础学科专业,并培养成拔尖人才,仅靠一项招生改革远远不够,还需要在基础教育阶段重视培养学生的学科专业兴趣,全社会也需摆脱功利的成才观。

据了解,推出“强基计划”,主要是基于两方面考虑。一是在我国高考志愿填报中,优秀考生热衷选择经管等热门专业,报考基础学科并不踊跃,影响基础学科专业的招生和人才培养;二是将招生和培养改革结合起来,通过36所“双一流”大学试点吸引更多学生报考,并为我国基础学科培养更多拔尖人才。

与自主招生相比,“强基计划”限定了招生专业为基础学科专业,36所“双一流”大学招生的专业为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哲学、古文字学、 信息、力学、核工程、医学、考古等12学科184个相关专业。客观而言,这些都非大热专业,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强基计划”的吸引力。

有人说,如果“强基计划”采取降分录取等方式,可能报考学生会更多。这正是该计划所反对的,其本意是希望考生基于兴趣而选择专业,而非为了获得降分录取的优惠。因此,“强基计划”的招生实行多元评价方式,按高考成绩85%、校测成绩15%综合评价。录取后,考生也不得转专业,如果要转,也只能从同一专业的“强基计划”班转至非计划班。

“非热门专业”“无降分录取优惠”“进校后不能转专业”等特点,让“强基计划”与自主招生相比略显劣势。但给予考生降分录取优惠的自主招生,却导致考生、家长和社会功利对待,并出现招生和培养脱节的尴尬。推进“强基计划”,本意就非追求考生与家长的热捧。理想状态是,考生和家长理性对待,不再将其作为进入名校的跳板,做好长远发展规划。

通过第一年的招生,可以了解考生在选择专业时的现实考虑。在剥离了“跳板”因素后,考生选择专业,更能反映自己的真实兴趣。这也是对今年报考情况的肯定。而计划名额未招满,则说明继续推进计划的必要性。

当然,“强基计划”仍需补招,在笔者看来,这反映出两大问题。其一,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对学生专业兴趣的培养还不够。这导致学生报考学校、专业时,存在盲目从众、跟风等问题。据统计,我国每年的高考“状元”选择就读经济学和管理学的人数最多,基础教育阶段仍需引导学生关注基础学科专业。

其二,该计划也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一是调整申请报名方式。今年的“强基计划”报名时间在高考前,且每名考生只能申请一所学校,这影响了考生的选择权,也导致部分高校报名人数偏少。对此,笔者建议不妨调整为平行志愿填报,让学生申请多所学校的多个专业,在高考成绩公布后再投档,并对进档学生进行校测。二是提高校测权重。“强基计划”校测权重只有15%,加上要以高考成绩作为入围门槛,确实让一些考生和家长望而却步。对此,可以在把高考成绩作为入围门槛之后,降低高考成绩权重,提高校测权重。进一步,“强基计划”还可采取在高考成绩公布后,由高校自主提出申请成绩要求。达到成绩要求者可自主申请多所高校,而高校对其独立进行评价录取。这样,学生和学校拥有双向选择的权利,更有利于高校建立自主、多元的评价体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