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0-09-2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绍兴鲁迅中学 沈为民

为培育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人格的健全发展,绍兴鲁迅中学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并贯穿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全过程,渗透在教育教学工作的全方位。

随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深入与发展,如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日益完善健全,骨干教师专业引领效能日益彰显,兼职教师队伍不断壮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科学有效,心理咨询平台逐步规范,学校、家庭、社会互助式心理健康教育网络逐步完善,逐步构建心理健康教育配套化保障支持系统。经过多年的努力探索,绍兴鲁迅中学的心理健康教育积累了不少宝贵的经验,并形成了自己的发展特色。

一、完善心理健康工作机制

建筑面积超250平方米的学生心理指导中心,有心理教师办公室、接待室、咨询室、音乐放松室、宣泄活动室、沙盘分析室、心理阅览室、团体活动室等8个功能区,硬件设施完备,软件配套完善。为更好促进和提升师生的心理健康指导工作,学校把学生指导中心、生涯规划中心、心理健康中心三合一。成立了由学校校长张惠民任组长,分管校长陶成永任副组长,专兼职教师、班主任为成员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小组。小组以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主阵地,科学、规范地组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教研活动;有针对性地为学校心理辅导提供业务咨询服务;为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培训提供服务。

着力建设好3支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一是成熟的心育骨干教师队伍。学校出资,选派一些热情高、自身心理素质较好、乐于交流沟通的教师,参加各级培训。这些骨干教师主要承担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计划的制订和心理咨询室的日常工作。二是有较强心理健康教育实施能力的班主任队伍。加大对班主任的培训力度,通过德育研讨会和每周的班主任例会时间有计划地组织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提高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三是具有一定心理健康教育自觉意识与实施能力的教师队伍。学校利用每周的教师集中学习时间,或者是集体教研活动时间,请学校的专兼职心理教师作“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等主题的讲座,提高教师们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与实践能力。

二、构建“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

教师、学生、家长,是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提出对教师、学生、家长实施同步心理健康教育,营造和谐的校园心理健康教育氛围。

教育教学的每个过程中,挖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契机,提高各主体整体心理健康水平。在教师方面,学校在不断提高管理水平、营造宽松管理氛围的同时,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师德教育、教师培训相结合,引导教师正确认识自己、认识职业,提升职业幸福感。在学生方面,本着贴近学生实际和师生共同参与的原则,提出向和谐的师生关系要质量,给常规活动注入新的内涵,促进师生互动,营造良好的氛围。在家长方面,通过教师家访、家长会、开办家长学校和家长开放活动日等活动,引导家长学会理解孩子,学会与孩子沟通,学会肯定、鼓励孩子,学会与教师配合,赢得家长对学校的支持。

在新冠肺炎疫情居家学习这段特殊时期,师生心理健康方面有一定负面情绪,尤其是亲子关系紧张。在网课阶段,学校专门开设网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由学校专职心理教师进行授课辅导。针对长期宅家上网课引发亲子矛盾这一情况,3月底,学校分3个年级,由分校校长牵头,组织中层、党员、班主任等,进行了教师家访活动,走进家庭、走近学生,及时了解特殊时期学生的学习情况,缓解家庭亲子矛盾。

开学后,学校通过师生自我报告、日常观察、专业心理评估等方式,掌握困扰师生的具体压力来源和情绪行为问题,制定了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案。

三、完善途径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效能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是:面向全体学生,开展预防性、发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少数有心理困扰或障碍的学生,给予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对于极少数有严重心理疾患的学生,能及时识别并转介到医院治疗部门。基于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任务的明确认识,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断深化和完善工作途径。

1.开设专业课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是多样的,而心理健康课程的设置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形式,因为它更突出的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性目标。学校目前高一、高三都开设心理课,课时量为每周一节课。

2.深入开展辅导活动。每学期学校都会根据学生和家长的具体情况和需要,开设“鲁迅中学周六家长学校”,讲座内容分为生活辅导、学习辅导、健康知识等。每周一至周五,心理咨询室定期开放,接待来访学生,通过交流、咨询,尽力缓解或解除个别学生的心理问题。与此同时实施“五个一”工程德育导师制,让教育经验丰富的校级班子、资深教师与特殊学生结对。

3.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做好心育工作。课堂是师生交流的主要阵地,课堂教学过程中就有诸多心育因素。结合学校国家级课题“健康中国的子课题——课堂心理环境调控的策略研究”,许多教师在情感沟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积极主动思考、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等方面开展研究工作,加强师生情感交流,优化学生的学习心理。

4.结合社团活动,开展心理教育工作。心智社是学校的学生心理社团,通过心理社团活动,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共同探讨和协助解决学生中常见的心理问题。

5.设置心理教育专栏。在学校报告栏上专门设置心理教育专栏,刊登学生设计的手抄报,介绍心理方面的知识,回答家长、学生的问题,为他们排忧解烦。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