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当科学家,不是拒绝科研的理由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0-09-2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文双春

在跟本科生和研究生的交流中,笔者发现不少学生有这样的观念:将来不当科学家(泛指专业从事科研工作的人或职业科研人员),就没有必要做科研。

这个观念也影响着学生对科研的兴趣和动力。例如,本科生通过参与教授的科研项目训练,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在世界一流大学很普遍。最近几年,国内大学也纷纷推动学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本科人才培养。而结果是,“早进”的学生数远未达到“普遍”的程度,或者进入后又陆续退出的学生又远多于坚持到底(获得一段完整科研经历)的学生。

对于不参与和参与中途退出科研的本科生来说,最常见的理由正是“将来不会或不想当科学家”,而积极参与并坚持科研的本科生,大多有读研或继续深造的目标,意味着他们至少在大学毕业后的“下一站”要当科学家。

将来不当科学家今天就不必做科研,这样的观念是如何形成的?如何破除这种观念?笔者认为,至少有两点值得关注:

其一,许多人有一种根深蒂固的成见,认为科研是科学家才去做的事情。也就是说,科研被视为是一种职业工作。这种成见让人能心安理得、理直气壮地在任何时候远离科研。

纽约大学的研究者曾做过一项研究,试图发现儿童对“做科学家”或“做科学”的信念和态度的不同发展轨迹。他们招募了212名二年级三年级的儿童,并随机将他们分为两组:一组总是接受科学的“身份中心”语言(这意味着科学家是一类特定的人群),例如接受科学教育时总是听到诸如“今天,我们将成为科学家”这样的语言;另一组总是接受“行为中心”语言(这意味着科学是任何人都能做的事情),例如接受科学教育时总是听到诸如“今天,我们将做科学”这样的语言。

研究表明,将科学定义为人们所做的事情,而不是决定人们身份的事情,可以破除科研只适合某些特定人群(如男性白人)的成见,从而激发儿童们对科学的更大兴趣,并使他们长大后不太可能对自己的科研能力失去信心。研究者指出,在学校教育和媒体报道上,像“科学家”这样的标签非常常见,应该改变语言的组织方式,从谈“科学家”转而谈论“做科学”,引导学生认为更多的人可以参与科学,这有助于改变学生对科学的信念和态度。

其二,经过长期的“考什么就学什么”的思维训练,学生们或多或少也会用“考不考或有没有用”来取舍所有的学习经历和内容,用功利心对待所有学习,特别是较难的学习方式——科研。

某种程度上,读大学的“出口”是社会,目标是“饭碗”,考什么就学什么的思维难免使人迫切想知道:当下的科研对未来的“饭碗”有用吗?不难发现,不少大学生甚至在修每一门课程时都会问:这门课程有用吗?课程即使被判定没用,但因为要考,所以不得不学。而科研在许多大学本来就没有被纳入本科生的培养方案(至少不是必修),如果被认为没用,必然很难受到青睐。

笔者十分赞同学生为未来而学,包括为未来的“饭碗”而学。但未来的职业或“饭碗”究竟是排除还是越来越需要科研能力,值得尽早明白并铭记在心。将来不当科学家,今天就不必做科研,实际上是误人误己。

我们可以排除某个专业领域的科研,但不能排除一般意义上的科研。拒绝科研,相当于拒绝一种基本的生活能力。大量关于职业及其所需技能变化的研究表明,尽管未来的工作需要的技能各种各样,但排在前几位的始终是:解决复杂问题、创造性和批判性思考、与他人合作等能力。特别是人类正在从信息时代进入智能时代,这些能力愈发成为自己未来的工作不被人工智能所替代的“护身符”。显然,这些能力都属于科研能力的范畴。换言之,科研是训练和提升这些能力的最有效方式。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