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在奉献中绽放
■千方百计促进大学生就业·人物篇
乔雨(三峡大学2017届硕士毕业生)
筑坝水电禁区的“造梦人”
六年光阴、坚守一线,以山为室、以水为家。
他是乔雨,三峡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2017届硕士毕业生;他扎根于水电禁区,是世界第七大、中国第四大水电站乌东德水电站工地的“一线造梦人”。
基层一线勇担当,水电禁区建高坝。乌东德水电站地处川滇两省交界处金沙江下游第一梯级,平均海拔1300米。乔雨的工作地距离乌东德镇25公里、最近县城52公里,交通十分不便。坝址最大风速达每秒42.9米,全年近半天数气温高于35℃,近百天相对湿度仅10%,混凝土温控超难,综合技术难度位居世界前列,被称为水电工程的“禁区”。研究生毕业后,他主动向公司提出到最艰苦的乌东德水电站工地一线锻炼。大坝建设高峰期,他长期带头现场夜间值班,春节依旧坚守,一线指挥每一仓、每一车、每一铲混凝土,保障优质高效浇筑。他曾连续35天无休坚守一线工地,掐秒表寻找“漏洞”,最终实现每趟混凝土运输用时15秒,全坝工期节约34.7天,节省投资成本约450万元,成效显著。
匠心打造精品工程,精心铸就大国重器。乔雨先后牵头组建大坝“双百”目标团队、样板工程红旗班组、温控防裂党员突击队,坚持以乌东德水电站蓄水发电安全为准点、大坝创精品目标为导向服务工程建设,积极推进大坝工程重点施工技术方案优化,促进大坝智能建造科研成果实施落地。疫情期间,他主动协助做好工区工点疫情防控,助力复工复产,脚踏实地落实安全生产、严守质量关。大坝实现提前3月到顶,创下单个坝段年上升高度122米、全坝年平均上升高度90米的行业最高纪录,连续两年上升高度超过100米、浇筑方量破100万立方米,混凝土温度合格率高达99.7%。
乔雨在日常学习工作中,注重将所学理论知识和工程实践相结合,探索大坝施工过程管理中遇到的关键技术问题,积极思考解决方案,并及时形成创新性成果。他作为集团公司智能建造科研团队核心成员,参与发明了混凝土智能降温控温装备,解决了混凝土温度控制从传统的散点式向集成式、人工向智能化转变的难题,实现了温控设备的完全国产化;协助负责组织研发了融全面感知、真实分析、实时控制为一体的智能管控平台,填补了特高拱坝混凝土施工全过程智能控制技术空白。
此外,乔雨积极参与集运鱼系统研发和建设,所在团队充分运用所学知识和技术,减少电站建设对长江珍稀鱼类生存环境的影响,并参与放流活动11次;先后10次对乌东德镇中心小学贫困家庭学生的学习生活进行调研,连续6年参与组织团支部举行的乌东德区域“暖冬关爱·点亮微心愿”活动,累计帮助2000多名留守儿童和单亲家庭等困难学生;深入基层一线调研5000余名农民工工资、生活需求,组织专题会督促施工单位关心关爱农民工。
梁驹(广西医科大学2015届本科毕业生)
苗山群众健康的“守门人”
梁驹2015年本科毕业于广西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2018年结束住培后回到家乡广西柳州融水县工作,曾任融水县杆洞乡中心卫生院副院长、白云乡中心卫生院副院长,现任融水县人民医院科教科副科长。
全科医生作为群众健康的“守门人”,守护着基层疾病预防和重大防疫的“第一关”。毕业后的梁驹主动选择最偏远、最困难的乡镇——杆洞乡。杆洞乡距县城140公里,村屯散落、交通落后,人员、药品、设备严重不足,这坚定了他始终践行“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决心。
梁驹组织卫生院医务人员走遍杆洞乡12个行政村、76个自然屯,开展群众体检诊疗、家庭医生签约、健康扶贫等工作。冬天大雪封山、交通阻断,120急救车在出诊接送患者的路上常遇到大雾、道路塌方等突发情况,尤其是在出诊村屯时更为艰难,接、转诊病人至上级医院是一个巨大的难题。环境是艰苦的,但生命是唯一的,梁驹没有退缩,想方设法克服困难,大雾时牵头探路指引、冰雪天时给车辆装上防滑链运送病人、道路塌方时抬担架上路。在他看来,只要有机会,就坚决不放弃一线生机。
2018年8月至2021年9月,梁驹先后在杆洞乡、白云乡中心卫生院工作。为完善诊疗制度,长效改进基层医疗状况,他潜心研究,认真落实医疗核心制度,编制符合当地卫生院实际的乡镇版诊疗规范(临床路径);借助县域医共体管理模式,指导医务人员提高诊疗水平、规范药品耗材管理,建立培训机制,如“学术星期一”、轮岗进修制度;改善医疗环境和完善管理制度,医疗业务量得到持续增长,药品耗材比得到合理控制。从而,真正实现“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诊疗模式,提供高效、便捷、经济的医疗服务,约1.3万名当地常住群众受益,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难忘情怀,到最基层带好医师队伍。无论是杆洞乡、白云乡还是融水县人民医院,梁驹始终坚持“人才是核心”“技术是硬道理”的理念,他利用上级下派专家驻扎帮扶的契机,定期组织学习交流,指导医务人员学习远程心电、会诊等远程医疗服务,同时兼职B超、放射影像等带教工作,使得基层医生的诊疗能力突飞猛进、急诊救治能力提升明显,一些外科手术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
2022年,在融水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工作的梁驹担任了科教科副科长,负责广西助理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基地的学生学习与管理。他积极协调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等各种渠道的教学、医疗资源,更好地培养高质量、高水平、更适合基层的全科医生。目前,基地共招收62名学员,有39名已培训结束返回乡镇卫生院工作。
同时,梁驹每月都去乡镇卫生院指导医务人员队伍建设,包括教学活动指导、基本理论技能培训、诊疗经验教授等。2022年,他培训医务人员1000余人次,依托县医院“医共体”的模式,持续带动区域内整体医疗水平发展,为实现健康中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吴泉穗(琼台师范学院2017届本科毕业生)
热情奉献三沙的“引路人”
吴泉穗,现为海南省三沙市永兴学校教师。2017年8月,从琼台师范学院毕业后,她响应学校号召前往永兴学校执教至今。
学校坐落在永兴岛上,这里椰风海韵,风光旖旎,却也有着“高温、高湿、高盐”的艰苦条件。环境不适应,吴泉穗便用老一辈革命家精神鼓舞自己;生活很单调,便不断地读书学习来充实精神世界。就这样,在日复一日的自我激励中,这个黎族姑娘塑造了坚韧的内心。2000多个日夜的坚守、年均近300天的驻岛、年均20余次家访、138个孩子的健康快乐成长,一起织就了她的教育梦。
每一个来到三沙的人在感受祖国壮美海疆的同时,看到最多的便是“爱国爱岛、乐守天涯”的壮志豪情,站在这片神圣的土地上,吴泉穗牢固树立培育“祖宗海”接班人的初心使命,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根本遵循,以“爱的教育”为育人理念,以“海洋文化”为特色支撑,在一线幼教岗位上扎实开展工作。
三沙因地处偏远,面临着教育资源分散、学生流动性强的教学困难,吴泉穗和学校幼儿园部同事不仅按照学校应收尽收要求,平等对待每一个入园孩子,同时充分挖掘海洋特色,积极探索构建了海洋文化园本教育;作为学校团支部书记,她在“党团队一体化建设”的思路指引下,和学校同事一起创设“三沙小水手”德育体系,并与驻岛部队、政府机关合作开展海洋生态保护、海洋生物知识、南海历史文化等主题活动,培养孩子爱祖国、爱海洋、爱三沙的家国情怀,用蓝色的海洋梦点亮孩子成长路。
“‘捧出一颗心,倾注满腔情’是所有支教教师的共同信念,我愿意把自己这颗心献给三沙的孩子,用爱浇灌出育人之花。”吴泉穗用“爱”温暖了138个孩子,用“情”照亮了138个孩子的人生,用“心”服务了138个家庭,赢得了孩子和家长的一致认可。
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吴泉穗发挥专业特长,积极开展社会服务,用实际行动和学校教师们一起勾勒永兴岛亮丽的青春风景线。因拥有舞蹈功底,她便利用课余时间义务教三沙渔嫂们跳广场舞,丰富大家的生活;作为一名驻岛民兵,吴泉穗除了参加民兵训练,还组织孩子们开展为部队官兵唱儿歌等送温暖活动,同时帮助孩子树立“敬仰军人、尊崇英雄”的拥军情怀。她说:“‘一日三沙人,一生三沙情’是全部三沙人的共同心声,来到三沙是我一生无悔的选择,我将继续将满腔热情奉献给三沙,奉献给这些守护祖国南海的最可爱的人。”
在三沙奉献青春的赞歌中,也点缀着收获的华章,海南省优秀教师、海南省优秀共青团干部、海南省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典型人物等荣誉见证了她一路走来的成绩。今天的吴泉穗依然坚守在三沙永兴学校一线教学岗位,继续用奉献和担当续写着她的“三沙育人梦”。
庄永春(四川职业技术学院2015届专科毕业生)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妇产科专家告诉你:到底多大年龄,才算高龄产妇?不妨提前了解下 (2023-03-11) |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