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就是“博爱品格涵养场”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3-07-1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聚焦“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校园进课堂”

    常州市博爱小学是一所图书馆中的学校,集阅读、体验、实践、探究为一体,积极打造全时空、场景式、多元化学习社区。学校基于学习社区建设,围绕江苏省中小学生品格提升工程项目——“厚植儿童家国情怀的博学敦仁实践”,通过学校、家庭、社会、虚拟等多元立体场域中的具身体验、深度感悟,构建促进“五育”融合、修身养德的“博爱品格涵养场”。学校把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以《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16课《家乡新变化》为例,我结合学校“品格涵养场”这一载体,力图创新教学形式,更好地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教学。

    让学生“感受身边的变化,了解家乡的发展,对祖国未来充满信心”是《家乡新变化》的主要教学目标,需要教师将热爱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认同融入教学目标之中,促进学生实现深度学习、主动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不能脱离生活和社会场景而被抽象化,教师必须创造性地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增减、补充、拓展、完善,积极开发和利用各种资源,使教学不再局限于课堂和封闭的书本。在“我家门前新事多”环节,我结合教材,引导学生感受家门口环境的改变,紧扣学校“品格涵养场”中的“一公里育品圈”,带领学生关注校门口的“人文博爱路”。学生从博爱路的道路设施改变、道路景观优化及路面文化延伸等几个方面,感受到“老城厢”化身“新网红”后的大变化。课前,学生进行现场寻访;课中,学生通过新旧街景照片对比找变化,通过畅谈寻访感受说变化,真切感受到自身生活环境的变化离不开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与支持。

    “品格涵养场”独特的资源促使学生在丰富的活动中通过联想式体验、多元化思考和探索性分析,增强对家乡发展的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这是对学生进行家国情怀教育的基础。在“家乡特色代代传”这一环节,学生再次利用校外社区资源,在“银丝面馆”品尝细如丝的银丝面;在“竹刻馆”体验留青竹刻;看友好学校万绥小学的同学介绍斧劈石盆景和万绥猴灯……学生们在课堂中展示分享自己实践体验的真切感受,一起感受家乡特色的传承,树立文化自信。

    将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课堂,还必须引导多主体参与。我注意巧妙应用教师、学生、家长、社会各界人士等资源,为达成教学目标服务。

    在课文《家乡新变化》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家乡特色的传承,我直接在课堂上用家乡话给学生示范了一段绕口令,一下子拉近了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距离。我还让学生课前分组,发现家乡的变化。学生们从不同角度切入,搜集资料,做成剪贴报,在课上进行分享,这样巧搭学习“支架”,让学生在动手、动脑结合中发自内心地爱党、爱祖国、爱家乡。

    与此同时,本节课中街道“老城厢”改造的设计师、社区居民、竹刻大师、友好学校等都成为了课堂中的参与主体。他们的加入,为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课堂提供了丰富支撑,他们展现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及知识、能力,更让学生信服,更能触动学生的心灵,大大提升了学生的政治认同感和责任意识。

    (作者系常州市博爱小学副校长)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