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12345体系” 构建“大思政课”格局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3-07-1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宝鸡文理学院地处陕西省宝鸡市,当地具有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资源。近年来,学校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导,发掘育人资源,凝聚育人合力,推进“大思政课”格局下思想政治教育“12345体系”的构建,走出了一条具有西部地方高校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新路子。

    “12345体系”的内涵是:围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一个目标,依靠专职思政课教师和兼职思政课教师两支队伍,充分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种资源,积极打造教学课堂、网络课堂、宣讲课堂、心灵课堂四个课堂,全面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社区、个人“五位一体”的全方位思政教育模式。

    一是围绕“一个目标”。从顶层设计角度,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确定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总目标,旨在培养一批又一批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

    二是依靠“两支队伍”。依靠专职思政课教师队伍搞好思政课教学工作,发挥思政课教师主力军作用;依靠兼职思政课教师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广度和深度,充分发挥兼职思政课教师的补充性作用,让两支思政课教师队伍各显其能、相得益彰。

    三是利用“三种资源”。充分挖掘宝鸡及周边地区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资源,利用地方丰富的党史资源、周秦文化资源和宝鸡工业建设资源丰富思政课教学,不断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在场感”和“亲切感”,不断提高地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是打造“四个课堂”。通过推行混合式教学改革“第一课堂”(思政课堂)教学方式,提高大学生思政课的获得感。通过升级慕课课程体系、提高网络课堂质量等方式活跃“第二课堂”(网络课堂),拓展思政教育主渠道。通过积极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宣讲,延伸“第三课堂”(宣讲课堂),实现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通过深入开展大学生心理教育和心理疏导,回归“第四课堂”(心灵课堂),让思想政治教育走进大学生心里。通过“四个课堂”贯通联动,打造线上、线下、校内、校外一体化、差异化的思政育人体系。

    五是构建“五位一体”思政教育模式。通过有效整合专兼两支师资队伍,充分利用三种地域资源,积极打造四个课堂的方式,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社区、个人“五位一体”思政教育模式,实现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的完整和协调,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

    “12345体系”的构建和实践具有三大特色。一是优化顶层设计,有效整合资源。学校坚持“以科研为先导,以教学为中心,积极构建‘大思政课’格局”的理念,走课程改革和“大思政课”构建“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路子,有效整合校内外各种教育主体和教育资源。二是立足地方实际,彰显地方特色。近3年来,思政课教师累计对外宣讲300余场次,受众3万余人。成立宝鸡市“干部教育培训高校基地”,打造了党史党建、廉政文化、生态文明、乡村振兴等8门特色课程。学校深度参与编撰地方党史读本,与宝鸡市党史研究室合作拍摄的党史影片《星火燎原》荣获2016—2020年全国党史和文献部门优秀科研成果影视音像作品类三等奖。三是科学总结经验,建立长效机制。通过抓班子作表率,出台“大思政课”相关制度,建立了“大思政课”常态化、规范化工作机制,真正把立德树人的理念贯穿到每个教育环节当中。

    “12345体系”有效利用了宝鸡地区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使地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社区、家庭贯通联动一体落实,使地方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多个抓手”变成“一个合力”。不仅如此,“12345体系”有效提高了全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思想政治教育重大成果层出不穷,马克思主义学院已经建立起校级和省级重点课程体系,1名教师获全国思政课教学展示一等奖,11名教师获陕西省思政课教师“大练兵”“标兵”“能手”称号,“大练兵”成绩居陕西省高校前列,打造了一支思政课名师团队,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已经成为自觉行动,“大思政课”格局已经深入人心。

    (韩干校 张选朝)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