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评融合 改进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3-07-1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提升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锻炼坚毅意志品质的强有力工具,也是武装学生头脑直接有效的途径。高校加强思政理论与实践教育,不仅有利于培养高素质人才,也是推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方法和依托。广东工业大学从实际出发,创新改进思政理论课程教学模式,提升教师实践教学意识与能力,改革评价思路与方法,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从创新思政教育模式与方法、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学习效果评估与反馈等方面着手,全面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与评价方式的革新与完善。

    创新思政教育模式与方法 

    培养学生学习意识与能力

    学校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不断充实思政教育内容、创新思政教育形式,促进思政教育与时俱进,切实提升思政教育教学效果。第一,积极创新多样化教学模式,增加思政课学习过程的趣味性与生动性。例如,变传统“听讲式”学习为“参与式”学习,通过课堂辩论、主题研讨、小组讨论与主题演讲等活动形式,凸显思政课堂教学形式与内容的灵活性,改变学生对传统思政理论教学的刻板印象。第二,转变理论知识讲授方法,鼓励教师将思政教育与现代科技相结合,运用大数据、信息化技术实现线上线下同步教学,通过微课、慕课信息化教学形式,为学生提供优质学习资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促进学生从思想上实现对思政学习日常化的悦纳。第三,学校鼓励教师将思政教育诗歌朗诵、影视赏析、歌曲欣赏等艺术形式有机结合,实现人文艺术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发展,创新思政教育实践教学形式,引导学生培养多途径、全面化学习的意识与能力。第四,学校注重加强教育实践基地建设,搭建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平台。例如,学校与中建四局华南建设有限公司开展校企合作、党建共建活动,举行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校外实习基地、产学研基地的授牌仪式,明确“创新发展是动力、人才培养是核心”的教育目标。

    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服务意识与奉献精神

    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培养心理素质优异、意志品质坚定的全能型人才。学校积极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借此培育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与服务奉献精神,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不断突破思维局限,实现自我成长与发展。例如,学校师生赴新疆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学校实践团走进喀什地区伽师县第二中学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活动。实践队员以“以青春之我,迎伟大征程”为主题,围绕新时代伟大变革、科教兴国战略、文化自信自强、民生福祉等方面进行宣讲,通过图片、视频对比展示喀什地区的发展变化,用青少年听得进、听得懂的方式使党的二十大精神入脑入心、落地生根。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学校实践团队还邀请了参与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校友讲述把个人理想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矢志不移建设边疆的青春故事,从思想引领方面引导学生扎根西部,坚定服务意识。此外,学校团委还与伽师县联合组织开展了“助力放飞梦想·青春圆梦微心愿”活动,由伽师县征集来自贫困家庭、孤残儿童、留守儿童等需要特殊帮扶和关爱的青少年群体的“微心愿”,学校团委组织发动在校师生认领帮助“圆梦”。“圆梦行动”将党的温暖与爱带到祖国边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服务意识与奉献精神。

    加强学习效果评估与反馈

    推进思政教育实践教学成果转化

    当代高校的思政教育对教学效果的评估与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符合教育教学规律、时代发展方向与社会进步要求的评价评估方式应多元化发展,注重考量学生的综合能力与个人素质,改变只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标准和以分数作为评定指标的僵化思维模式。因此,学校加强对思政教育实践教学效果的有效评估,构建符合思政教育发展要求的评价体系与框架,切实将思政教育实践教学成果转化落地。一方面,学校加强对学生实践意识与能力的关注,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公益活动时长与频次纳入考量体系,开展整体性统计与评估,并将评估结果作为学生评奖评优的重要参考标准,鼓励学生学以致用、学有所用,贡献社会、服务他人。另一方面,学校注重考察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与社会关系健康程度,将学生的综合素质纳入评价体系,在学生理论知识掌握程度与考试成绩的基础上,建立起全面、完善的个人能力与信用评价体系,将综合素质和意志品质作为衡量学生个人能力的重要参考维度,鼓励学生针对自身能力短板及时进行调整与改进,实现理论知识与综合能力的全面、平衡发展,切实推动思政教育实践教学成果转化。(谢秀英)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