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青少年特色军营建设的国防教育新途径探析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0-10-3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绍兴市上虞区舜道文武培训学校 任 岗

自2001年国防教育法颁布实施以来,各级政府十分重视,中小学国防教育有了长足发展,但仍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主要体现在:1.大部分国人国防观念和忧患意识淡薄,在应试教育环境下,国防教育课程被边缘化;2.国防教育认识和投入不足,设施设备落后或缺失,且缺乏有效监督和考核机制;3.国防教育活动项目开展不足,主要是以队列为主的军训或国防知识讲座,形式单一,蜻蜓点水,学生缺乏兴趣,效果难达预期。

2016年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其后,各类资本蜂拥而至,掀起户外营地建设热潮,户外营地教育在较短时间内迅速发展并形成产业化。营地多选址郊外,能让青少年走进大自然,释放压力;全新的团队生活、体验式学习方式,集创造性、娱乐性、教育意义于一体,让青少年“有目的地玩”和“深度探索自己”,寓学于乐,促进全面成长。

然而,在促进青少年国防教育发展的同时,户外营地的问题也相继出现:1.资金投入少,导致发展后劲不足;2.管理与技术人才缺乏,导致经营困难;3.设施落后、利用率低下、安全措施不到位;4.活动内容缺乏新意。

户外营地教育模式的综合性、开放性、情境性、社会性、体验性等优势,必将为其他教学模式所借鉴和吸收。如何让青少年户外营地教育长期稳定地发挥出更大作用,值得我们去进一步思考。

2017年3月5日,中国青少年国防体育教育发展联盟正式成立。该联盟是一个全国性、专业性、非法人、非营利性的公益服务组织,其宗旨在于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青年,所开展的日常培训内容主要为基础养成训练、野战运动、航空运动、户外生存、拓展运动、极限挑战运动、电子模拟对抗赛等。

该联盟成立后,先后在多个省市成立工作部,今年6月,中国青少年国防体育教育联盟浙江工作部成立,并将依次在浙江各个地级市设立基地。

联盟拥有学校国防教育所不具备的专业化场地设施和装备,活动项目具备户外营地教育模式的开放性、体验性和趣味性特点,还包括全新的仿真模拟训练模式,能充分激发学生参加国防教育的兴趣,推动“校营合作”落到实处,其教学效果可期。

如何加强青少年特色军营建设,笔者有几点思考。

一、训练项目多样化、特色化,围绕国防教育任务和目标

应开设形式多样的拓展项目,满足参与者的多样化需求,例如开设以下项目:露营、垂钓、滑沙、漂流、攀岩、结绳、觅食、生火、徒步、射击、定向越野、武术、马术、CS野战。并从长期发展着眼,积极发掘和打造特色品牌项目,与同行竞争,做到你无我有,你有我优,你优我特。

二、开创“互联网+”国防教育模式,立足当地,实现营地功能最大化

营地建设和发展应立足于当地,必须积极寻求与当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的互动和合作。比如,面向学校提供学生军事训练和夏令营活动,面向企业提供员工拓展训练,面向村社提供民兵科目训练,面向社会提供应急救援训练,等等;

但国防教育仍是主营范围,采取互联网推广营销,搭建智能化平台等,全方位、全时段、立体化地开展国防教育,不断增强覆盖面和吸引力,从而促进营地资源共享并带动地区国防教育事业全面提升。

三、组织多种形式国防教育赛事和承办主题研讨会

“营地+赛事”是当前践行“体旅融合”较为成熟的模式,小众赛事通过大众消费营地体验得到传播推广,营地经营通过特色赛事注入新鲜血液,对于赛事和营地来说是双赢,也是推进体育和旅游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突破点。

在赛事选择上,既可以参考和借鉴青少年国防体育教育发展联盟的成功做法,也可以充分结合营地性质和环境条件,在举办与营地匹配的常态化赛事基础上,打造富有特色的国防教育赛事。通过举办赛事,力求将营地打造成省级乃至国家级的特色赛事基地,形成品牌;持续加强营地赛事文化的建设和推广,如可有针对性地申请举办各类国防教育主题研讨会,搭建与业界同行、专家学者学习和交流的重要平台,条件成熟可升级成为营地特色赛事主题公园。

四、形成国防教育成果考核机制

营地在承接学校和社会国防教育任务的同时,既要注重见实效,更要注重抓长效,需建立健全规范化、科学化的考核机制。

1.建立健全考核机制

确立营地工作的年度目标和中期目标,目标要具有可操作性和激励性,根据营地工作团队合理分解任务,按目标管理法将任务和责任落实到人,作为成员工作完成情况的考核参照,最大程度地调动营地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定期统计各阶段教育培训成果

建立健全教育成果统计方法,建立数据库,作为定期和同期数据分析依据;对于通过互联网平台所开展的各类宣传和教育教学工作,制定好成果折算办法,合理折算并统计。

3.全方位地开展调研

建立“听、查、问、访、谈、看、测”相结合的综合评估制度,由点到面地向受训学员、学员家长、合作学校、社会大众了解服务效果,对发现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逐项拿出整改措施,形成教育、评估、改进的良性循环。

4.建立合理可行的奖励机制

结合营地特色文化,设立特色物质和精神奖励制度。以激励为主,奖励为辅,充分调动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营造良好工作氛围和环境,推进务实、拼搏、团结、和谐的企业文化建设,增强员工的幸福感、成就感和归属感。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