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文化自信 走好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之路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3-07-1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扫码观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首先是培养人》 扫码观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既要面向少数,也要面向人人》 扫码观看《拔尖人才注定是少数》

    ■“教育高质量发展·高端访谈”⑥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面对日益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和科技竞争,自主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新征程上教育必须担负起的职责和使命。

    什么是拔尖创新人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应面向少数还是面向人人?一个能不断涌现出拔尖创新人才的教育系统和社会有着怎样的面貌?

    在清华大学文南楼,记者对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石中英教授进行了专访。对话中,长期致力于教育基本理论与教育哲学研究的石中英教授,为当下认识和剖析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问题带来了独特视角。

    拔尖创新人才不等于天才,天赋高的未必是成就大的人

    拔尖创新人才是现在的高频词、热词,什么是拔尖创新人才?

    石中英:我们平常说的“拔尖创新人才”,主要指的是拔尖人才,也就是对各行各业的发展起着模范带头作用、处于人才头部的领军者。但严格来说,“拔尖”和“创新”不完全重合。那些有着正确价值取向,为社会提供了创造性的思想观念、物质产品和社会服务的人都称得上是创新人才。因此,拔尖人才注定只能是少数,创新人才则可以有很多。

    不过,从拔尖创新人才这个概念本身来看,它既包含了拔尖人才这部分,又包括了创新人才这部分。所以,怎么理解拔尖创新人才这一概念的内涵,其外延又有多大,还需要更多的讨论。但可以笼统地说,拔尖创新人才体现了我们这个时代对杰出人才和创新人才的渴望和需求。

    拔尖创新人才和通常说的“天才”“超常儿童”有什么不同?

    石中英:一般而言,天才主要是指天赋很高的人。不管是经验观察还是智力测量都表明,人的天赋确实存在差异。但是,也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一个人能否成为社会中的优秀人才、杰出人才乃至拔尖人才,天赋只是一种影响因素,后天的努力、所处的时代环境和个人际遇,以及人生理想和价值追求等其他因素,都对一个人的成长成才有着重要作用。所以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充分考虑天赋条件虽然无可厚非,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天赋高的人未必是成就大的人,从天赋到成就,这个中间还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对于青少年而言,他们还不能被称为人才,我们只能说他们是人才的幼芽,教育者可以朝着拔尖创新人才这个方向去培养他们。

    您怎么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成为实践和研究的热点?

    石中英:当前,教育系统都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思考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怎样做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这是一件好事。但另一方面,我们确实面临很多有待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比如,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相应的资源条件,但是在客观上我们国家教育资源的配置存在不均衡,怎么办?再比如,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和成长有着自身的独特规律,也就是有“不这么做,拔尖创新人才就出不来”的一些基本原则。但是今天,我们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和成长规律还没有很好地总结概括,未形成有广泛解释力的理论,这也是现在非常需要做的事情。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一个时代课题,如何回答好这个时代之问,确实要从政策、理论以及实践层面做一些系统深入的研究。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要鼓励多样化的探索

    :从国内外经验来看,拔尖创新人才一般如何培养?

    石中英:教育界一般有两种培养模式:一种是通过教育和选拔,把少数在同年龄群体中资质比较优异的学生选拔出来,给予他们特殊的培养,助力他们成为拔尖创新人才;另一种是给所有的学生提供自由宽松、充满挑战性和支持性的学习环境,助力他们当中的一些人脱颖而出成为拔尖创新人才。

    这两种模式分别基于两种假设。前一种假设拔尖创新人才主要受个人天赋影响,主张把这些天赋优异的学生选拔出来。后一种是持多元智能理念,认为每个人身上都有异于他人的天赋,每个人都是潜在的拔尖创新人才,只要有合适的环境和条件,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拔尖创新人才。这两种模式哪一种更好?现在很难下一个判断。因为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国外,我们都拿不出证据来证明哪一种模式更好。可以肯定的是,影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因素是多样的,有观念的、制度的和文化的因素,还有主体本身的因素。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很难被“工程化”,在这一点上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

    大家也经常说,拔尖创新人才有时候不是“拔”出来的,而是自己“长”出来的。所以给每一个人机会,可能比给少数人机会更重要。因为把一些优质教育资源过早聚集在少数人身上,从而剥夺了其他学生享受这些资源的机会,这可能会是一个巨大的冒险。

    就当前中国社会的发展阶段和对拔尖创新人才的需求而言,我觉得不妨两手抓、两条腿走路。在缺乏有效模式的条件下,作为实验性的尝试,鼓励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多样化探索是非常现实和可行的。

    :目前,拔尖创新人才的贯通培养很受关注。您怎么看?

    石中英:大学目光向下去参与小学、初中的教育,这个方向我觉得是非常正确的。人才培养本来就是一个系统,在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教育的根本问题上,大中小学应该同题共答。但是教育也具有阶段性,由于观念的、体制的等各种原因,总的来看,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的衔接不够、贯通不够。这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现象,大家各管各的,相互了解得不多,合作也不够充分。就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来说,必须思考怎样打破各级学校之间制度壁垒的问题,提升各级学校在培养目标、内容、方法、评价等方面的一致性、衔接性和贯通性。在这方面,大学要发挥主导作用、龙头作用。

    为国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清华办学治校的传统。清华加强学段衔接与贯通的经验是什么?

    石中英:应当说,在培养学生的拔尖创新能力上,清华大学与清华附中、附小之间形成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大学、中学和小学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文化等都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比如清华附小为孩子们提供了鼓励好奇心、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合作精神的学习环境,清华附小的学生学得活、学得主动、学得深,是大家普遍的印象。清华附中也非常注重培养学生们的科学精神,在大学的支持下设立了很多探索性的项目化学习课程。至于清华的本科生、研究生培养则更是重视学生的科研志趣、方法和实践,鼓励学生们选一等的题目、作一流的贡献。

    谈到经验,可以用“双向互动”来概括。长期以来,清华大学的附中、附小主动为大学服务,大学也积极为附中、附小服务,形成了一种办学的优良传统。很多大学也有自己的附中、附小,但大学、附中和附小在教育上保持方向一致,在教学中保持充分的交流合作,附中、附小充分利用大学的师资、实验室等资源,共同推进大中小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一体化,这样的案例恐怕还不是很多。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首先是培养“人”,然后才是“才”

    在基础教育阶段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需要高校的力量。如何吸引大学参与?

    石中英:当下,很多大学都乐意举办基础教育论坛,但主要是为了大学招生,没有起到让大学老师和中小学的校长、老师坐下来,一块讨论和研究基础教育发展的作用。我希望这些论坛的功能再做一些扩展,比如,大学可以谈一谈对高质量基础教育是怎么理解的,讲一讲希望基础教育给大学输送什么样的人才等。来自基础教育界的校长、老师们也可以在论坛上介绍基础教育在课程、教学和评价等方面的改革。这样做除了有助于加强双方沟通外,还能解决大学对基础教育的一些刻板印象。很多大学老师认为中小学校长、老师把分数看得很重,其他都不管。说实话,大学老师只要去中小学校走一走,和校长老师们聊一聊,就能减少这种刻板印象。事实上,在任何一所中小学,校长老师在关注学生成绩的同时,也关心学生的行为习惯、学习方法、道德发展和人格形成,只不过这些最能代表教育内涵的行为往往被遮蔽和边缘化了,不容易被人们所看到。

    这些基础教育论坛,可以增加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工作者之间的相互了解,培育和凝聚关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共识。现在很多大学老师也逐渐意识到这一点,很多大学里的院士、著名学者和青年教师,都很愿意深入到基础教育一线,这是一个非常可喜的现象。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夏季招聘促就业     下一篇: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