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平台提质培优 谋“三进”凝心聚力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3-07-1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为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文件精神,2020年底以来,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立足地方实际,以“资源建设、科研创新、文化传承、社会服务”为进路,积极打造常州“四史”资源集成与教育中心,赓续红色血脉,熔铸工匠之志,涵养核心价值,不断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集聚优质资源

形成建设合力

    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过程中,常州创造并留存了诸多地方“四史”资源。中心探寻常州百余年的峥嵘岁月,立足建设校地“四史”育人共建共享联动机制,成立地方“四史”文化育人联盟和星火党团一体化联盟,先后与新北实验中学、常州三杰纪念馆、中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等25所大中小学、30处红色教育基地、38家地方知名企业签订合作共建协议,整合“四史”资源,开发数字资源,共享育人资源,凝聚价值合力。三年来,中心资源建设从自创到共建、从分散到集成、从内生到共享,现已建成内含30余套数字资源、200平方米VR教室、800平方米实体展馆的“VR一体化教学中心”,以及包含5个馆、22个厅的革命文化、工业文化、名人文化数字资源展馆,基本建成地方故居(名人)文化育人资源库,实现“四史”资源数字化、立体化呈现,可触、可观、可感。

深化学理研究

筑牢理论根基

    为实现地方“四史”与思政课堂的融通互构,中心教师兼具理论研究者和教育工作者双重身份,全面梳理地方“四史”资源,扎实推进地方“四史”研究工作,强化地方“四史”学理分析,多措并举实现地方“四史”资源理论化、系统化,为“四史”学习教育提供了有力支撑。三年来,中心先后印行《“四史”名人理论研究》汇编4本,发表《近百年来职业教育课程研究:演进轨迹、成果样态与考察反思》《瞿秋白与张太雷生涯交往述略》等论文50余篇,申报“‘常州三杰’精神的内涵及时代价值研究”“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背景下地方‘四史’资源育人研究”“‘四史’教育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路径研究”等课题30余项。同时,成立张太雷研究中心,与张太雷纪念馆合作编印《太雷精神研究》辑刊6本,有效提升了“四史”资源育人功能,筑牢了“三进”工作理论根基。

推进“四史”教育

厚植家国情怀

    中心成立以来不断活化资源利用,积极利用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网络教学课堂扎实推进“四史”教育,构建起主线明确、逻辑清晰的“四史”教育教学体系。理论教学上,中心现已开设“党史百年”“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概论”3门选择性必修课,并聘请专家学者、企业工匠为兼职教师,携手开设、打造5门“常州系列”思政课特色选修课程及“知行讲堂”“名人堂”等系列讲座;实践教学上,中心深入推进“四史”育人实践,开发实践项目任务书40余份,现已形成“讲‘四史’故事 做有为青年”“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系列活动”等品牌化实践活动,并将实践成果纳入素质学分评价体系;网络教学上,自主开发“求知行远”思政课学习辅学系统,精选优选“四史”资源,在PC端和移动端实现全过程跟踪考核,并建成“地方‘四史’资源集成与教育中心”专题网站,推出理论研学、铸魂育人、时政要闻等功能模块,有效提升育人成效。

加快成果转化

打造高质量发展样板

    中心积极打造集“研究高地、教学领地、实践阵地”于一体的高职思政课协同育人创新中心,逐渐形成高职院校“四史”育人样板,平台效应不断增强。发展至今,中心通过理论研究、主题宣讲、视频展播等形式为常州市武进区庙桥小学、无锡市堰桥高级中学等各级各类学校,地方各级部门,以及江苏恒基路桥股份有限公司、江苏鑫和泰机械集团有限公司等各类企业提供教学、研修、宣传等“四史”教育活动200余场,受众数万人。同时,协助党校、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开展“地方‘四史’教育路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策略”等决策咨询12次,助力科学决策,并积极打造思政课教师教学研修基地,成立“四史”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研究中心、课程思政研究中心,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形成良好示范辐射效应。

    砥砺初心成大道,万里征程作雄行。未来,常州“四史”资源集成与教育中心将持续推进地方“四史”资源集成,完善顶层设计,强化学理研究,加强“四史”教育,健全保障机制,为进一步凝聚地缘文化共识和培育地方“四史”育人品牌接续深耕。(衡朝阳 朱尤蔓)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