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气退群不如积极构建美好生态, 有公约更要有监管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0-12-1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余 色

坦白说,在北方白雪皑皑的时节,看到杭州市滨江区近日发布的班级群公约,笔者这地道的南方人露出了看到白雪在空中飞扬时的欢喜模样。

几乎整个11月,网络平台上“你来我往”的是家长、教师之间的“扔孩子”混战。

11月初,江苏一家长发出愤怒的“吼声”——“我就退出家长群怎么了!”这个引爆网络的家长“革命”事件的前因后果,几乎不用多说,大家都懂的。“教是我教,改是我改,之后还要昧着良心说老师辛苦了。到底谁辛苦?”这位江苏家长经历的,不仅引起了全国广大有着同样遭遇的家长的声援,也得到了大多数负责任教师的同情。

但很快,有更多的教师感到委屈,“我们也想退群!”

“自从进了微信群,每天都是家长会!”“各种检查、行政事务和考评等成了我们的‘主业’,教书反而成了‘副业’。”“上了一天班回家,晚上还要听学生背书,矫正发音……”

天天神经如此紧绷,教师们觉得,自己也要“疯”了。

家长不堪重负要退群,教师疲于应付还心里委屈也要退群,家校之间的这场都“不要管了”的“扔孩子”混战让全网吃瓜群众看得目瞪口呆。

“那干脆解散微信、QQ等班级群得了。”有网友干脆这样留言。但按这个意思,难道是要让家校共育实现学生更好成长的现代教育回退到多年前的放养、低效状态?

还好,各地政府很及时、理性、负责地开始牵头解决问题了。

11月22日,江苏省印发了《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通知》。

11月24日,杭州市教育局发布了《关于印发杭州市中小学教师减负清单的通知(征求意见稿)》。15条从各个层面为教师减负的禁令,让教师们倍感欣慰。

有人说:“教师减负了,才能给家长减负。”其实,教师减负了,更重要的是学生能更好地成长,毕竟在教学、批改作业等方面家长并不专业。

可以说,教师负担重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而某些不负责任的教师“越界”给家长布置教学任务也是近年来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

笔者想起了一桩“往事”。

在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有政协委员曾提出《关于停止小学教师用手机微信和QQ对学生及家长布置和提交作业的提案》。2019年两会期间,教育部明确表示:教师不得通过手机微信和QQ等方式布置作业,不得将批改作业的任务交给家长。

实际上,在此前后,山东省潍坊市、河北省衡水市、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山西省太原市等多地都出台过规范中小学教师使用互联网班级群行为的相关禁令。

但为何屡禁不止?

让教师成为教师,才是关键。

去年10月,宁波市、温州市几乎同时发布了规范各类进校园活动的相关通知,吹响了为教师减负的号角。

而去年1月,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在对全省308所义务教育段学校“2018年进校园活动进行的情况”调查中发现,83%的进校园活动由教育系统单独主办或与其他部门联办,其中教育系统单独发起的进校园活动占50%,“系统内的‘活动进校园’现象亟须规范”。

可以看出,当我们的教育行政部门在为教师减去外来的、不必要的负担的同时,一样要注意如何减去来自“自己给教师”的负担。同时进行严格的自我监管,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几天前,杭州市滨江区针对“家长退群现象”,专门发布了网络班级群公约,引发了广泛关注和一片叫好声。

约定班级规则、进行多元评价、分清作业边界……这份公约,滨江区前后花了整整3个礼拜。该区班主任研究院集区内德育中心负责人,6位杭州市名班主任工作室领衔人,多位获长三角及省市班主任素养大赛一、二等奖优秀班主任的智慧,联手滨江区社区教育学院反复调研,征询了区内近百位中小学家长及班主任的意见并得到省德育专家的有效建议后,才出台的。

这样大费周章的原因是,滨江区认为,网络班级群是家校沟通的重要平台,要用好而不是“退群”或解散。

笔者认为,这个凝聚了班主任、家长、专家们智慧的班级群公约,同样需要有同时进行并严格执行的监管。

有人会说,让教育行政部门自己监管自己,教师自己监管自己在班级群中的行为,太难操作了。也许学校或教育行政部门可以开通家长投诉通道以此监督教师,但教育行政部门如果违禁了由谁来管?

家长呀!相信教育行政部门也不再希望自己的教育管理区域会出现类似的“熊”家长喊“我就退出家长群怎么了!”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