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开设“死亡课程”,这个可以有
□胡欣红
最近,一所幼儿园开设“死亡课程”引发网友热议。“孩子在上中班,晚上回来跟我们说,自己的皮球虫死了,还专门举行了一场葬礼。”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五星幼儿园的一位幼儿家长向媒体透露,一开始还以为孩子在开玩笑,后来发现,这竟然是幼儿园的“死亡课程”。
在很多中国人心中,死亡是个犯忌的话题。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观念的进步,死亡话题渐渐脱敏,国内有专家学者引入并研究“死亡哲学”“生死哲学”等课题。近年来,一些高校陆续开设与死亡教育相关的课程,并探索不同的实践形式。但是,幼儿园开设“死亡课程”,还真是头一遭听闻。
对懵懂的学龄前儿童有必要开设“死亡课程”吗?这么小的孩子能听得懂吗?是在哗众取宠吗?
生老病死是所有人都必须面对的自然规律,幼儿园的孩子概莫能外。如小宠物的死亡、家里老人的去世,孩子们其实经常会面临“生离死别”。一些情感特别丰富的孩子,常常难以接受小宠物的离去,甚至为此郁郁寡欢,时间长了难免会留下心理阴影。事实上,如果成人刻意回避乃至淡化这种“离别”,就会走向漠视生命的极端。如何引导孩子正确看待死亡,是一个不容回避的话题。
专家们认为,不谈死亡的生命教育是不完整的,人唯有意识到向死而生的道理,才能更好地珍惜生命。因此,幼儿园开设“死亡课程”并无不妥,关键在于以孩子们能理解、能接受的方式和途径来进行,并主动规避一些超出孩子的心理认知,以及可能会给孩子的情感和精神带来伤害和刺激的东西。
当然,我们也应注意到,死亡教育具有阶段性,不同年龄阶段对死亡的认识亦有所不同。因此,死亡教育应该与生命的阶段相适应,要分清教育时段,既不能滞后,也不能用力太猛。在这方面,因势利导开展死亡教育的五星幼儿园,无疑给我们做出了不错的示范。看似因皮球虫“突然死亡”而开启的“死亡课程”,实际上在教师们的预料之中。这学期开学后,在开展林地课程的过程中,该园幼儿对皮球虫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便开始和昆虫接触。在教师们看来,皮球虫的死亡,或许是孩子们近距离观察生命并进行生命教育的好机会。
围绕皮球虫的死亡,教师们引导幼儿探讨了生与死的区别,一起完成了皮球虫的告别葬礼。他们还与幼儿阅读了一系列关于生命教育的绘本,之后又共同创作以皮球虫为主角的绘本……一环扣一环,孩子们深切地感受到一次生命的离别,心里自然滋长出了珍惜生命的想法,同时其动手能力、认识水平、思维方式也都得到了提升。这样的“死亡课程”,还赢得了家长们的理解与支持。
直面死亡,才能更好地体会生命的意义。面对不时传出的青少年自杀轻生悲剧,幼儿园开设“死亡课程”或许并不算早。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妇产科专家告诉你:到底多大年龄,才算高龄产妇?不妨提前了解下 (2023-03-11) |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