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里,一支铅笔的美术课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9-01-0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我和学生 苗寨真实场景 学生苗寨默写画 学生苗寨默写画

□杭州市时代小学 沈 贞

2018年,经过组织安排,我来到贵州省雷山县丹江镇进行为期一月的支教活动。在那里的美术课上,学生们的学具只有一支铅笔。

起初,我感到非常震惊和难过,这些只用铅笔上美术课的学生,从来没有感受过美术创作的喜悦感和成就感,没有学会用美术去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他们和美术学科的距离日渐拉大。相比担心学生们绘画技能的发展,我其实更担心这些学生正在逐渐丧失对美好世界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一、第一次思考:一支铅笔真的就不能上美术课吗?

所见所闻,起初确实让身为美术教师的我心里有些沉重,也引起很多思索。难道一支铅笔,真的就不能上美术课吗?

我似乎已经太习惯美术课堂上人人都有丰富多样的学具了,以至在得知这里的学生只有一支铅笔时,会觉得根本没法上美术课。

但实际上,细细想来,我们有大量美术教学的内容是不涉及色彩的,或者说去掉色彩可以让表现者更专心地关注造型与空间。就算教师自己的作品,如果去掉色彩,也会省去很多干扰因素。我们在自身的美术学习过程中,就见过太多优秀的铅笔写生作品,具有非凡的造型能力和线条表现力。

在美术学科中,有专门的色彩学,但素描也同样是必修课程。只是我们发达地区条件相对较好,绘画表达材料多,所以看不上铅笔画,一时间才会认为光凭铅笔无法进行美术表现。

二、第二次思考:怎么去上一支铅笔的美术课?

我开始转换角度,如何因地制宜,围绕“一支铅笔”开展教学。怀着这样的想法,我以五年级学生为教学对象,分别设计了3节教学实验课,从铅笔创作出发,培养学生观察、记忆和想象的能力,希望以此能让学生感受美术创作的乐趣,得到造型方面的训练,培养美术素养。

实验课1:先看后画,帮助学生形成观察习惯

都说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当课堂中学生受到种种限制,我们何不把视角移出教室,放眼到外面的精彩世界,让学生自己去寻找美,发现美呢?贵州雷山群山林立,风景秀美,村村镇镇保留着不少有特色的苗寨。这是学生从小生长、熟悉的环境,把这些作为美术素材,自然会在他们的心里减少一分畏难情绪。

上课前,我拍摄并整理了一些反映当地风貌的照片,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去观察,关注照片中的物体大轮廓,记住自己想要表现的部分。然后我把多媒体关闭,请学生凭记忆进行默写,完成创作。

绘画默写是美术基本技能之一,儿童美术教育家李力加曾说过,儿童对“形”的构成完全是来自对自然物态的感悟和理解,是出于一种主观意念的再现和诠释。让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先看”,其实是在训练学生对“形”的敏感程度,形成“眼里有焦点”的习惯和能力,对事物的整体感知力与观察力也在这一次次训练中培养起来了。 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绘画默写时,不能局限于局部,而要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去关注对象的整理结构。

出乎意料的是,学生们对这样的创作形式感到新奇,都很投入很努力地去表现。我出示的同一幅摄影作品,因为学生的“焦点”不同,所以有的关注空间层次,有的则关注建筑造型,作品都显得十分生动。

实验课2:边看边画,训练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

《美术课程标准》将美术分为四大领域,其中“造型·表现”领域要求学生能观察、认识与理解线条、形状、色彩、空间、明暗、肌理等基本造型元素,并建议学生用写生、记忆、想象和创造等方式,进行造型表现活动。

边看边画,就是我们常规所说的写生,也是绘画基本技能之一。因为贵州的学生都没有写生经历,我从“线条游戏”开始,带领他们探索线条的软硬、卷曲、朦胧等多种状态。学生从一开始的茫然,到逐渐放松,直到敢于尝试,经历了学习的体验过程。

以此为基础,我进一步让学生尝试不同题材的写生创作。于是,他们把生活中的稻草墩、小野花、禾苗、连绵的群山都画到纸上。虽然这些作品还很稚嫩,但他们在积累经验,尝试通过线条表达情感

在学生的美术学习中,写生训练对他们的美术造型表现有着重要作用,正如杨景芝教授所说,儿童写生不但能提高他们的感受能力,而且能有效地提高他们的造型能力,也能使他们通过写生积累创作素材。在边画边看的写生课堂中,不仅需要学生主动对周围事物进行细致地观察,还需要他们对描绘对象进行分析比较和取舍,能表现描绘对象的材质、空间感等,其实要求并不低。让我惊喜的是,他们对周围事物有着敏锐的观察力,一节体验课,让他们感受到了写生乐趣;在课后,又有不少学生把他们的写生作品带来给我看,而我也给予他们最大的鼓励和表扬。在不断的写生练习过程中,他们的造型比较能力逐渐得到培养,他们的形象抽取表现能力也得到发展。最重要的是,他们已经能对周围的美有所感知,并且开始尝试表达,这就是很棒的开始!

实验课3:先画后看,培养学生创意绘画的思维

先画后看,指向的是学生创意绘画思维能力的培养,引导他们在最富有幻想的儿童时代将自己的想象力融入写生中。

创意写生和单一的创意想象画不同,创意写生重点是在“创意”和局部写生的基础上,运用想象进行的造型表现。它不拘泥于形式,也不完全遵照写生对象,而是学生的个性化表达。

在这节教学实验课中,我引导学生从自己身边最熟悉、最感兴趣的地点和事物入手,局部写生再添加想象,也可以在大轮廓下通过线条、点线组合、肌理等形式进行富有创意的表现。一开始学生会有些拘束,教师可以给学生示范一些作品,以打开思路。

在点评作品时,教师不能用成人的眼光和标准去判断,要鼓励学生探索多种创意表达方式,大胆用自己掌握的艺术语言去表达。学生们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很多作品是在树叶外形轮廓下进行自主表现的。

三、第三次思考:上完一支铅笔的美术课之后

几节美术课下来,我的内心触动颇深。每一个学生,不管之前基础如何,都在努力地去创作自己最好的作品,教师又怎能只是简单评个成绩呢?我要想办法让学生对自己有信心,能认识到自己的进步,更用心地提高绘画水平。我采取了以下方法。

1.用笔写下自己的感受

在新课程改革号角下,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教学理念的推动下,学科之间只要能找到恰当的点就可以融合,比如美术与语文。其实,铅笔最初和最大的功能就是写字,学生在课堂上运用铅笔的真实感受就是他们绝好的写作素材。一堂美术课后,我请学生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有学生写道:“写生时,只有用心感受所画的景物,才能画出一幅漂亮的画。如若不用心感受,画得再好、再美,也不会让人感觉真实。”

还有学生写道:“画画是个家,形是母,线乃父,色为子,一家三口名图也。”这样的语句令我和语文教师都为之赞叹。

2.来和大师比一比

虽然学生笔法稚嫩,但他们会用儿童视角去观察和感受,会用线条去表现对事物的独特理解。仔细观察,在他们的作品中竟也有和大师异曲同工之处。我把学生作品的精彩和动人之处放大,和大师作品比较,请学生一起赏析。他们在惊讶之余,也顿时觉得信心满满,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样的图像识读,可以帮助学生找到前进方向,让他们产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3.大家来做品鉴家

我认为,学生每创作一幅作品,都有自己的想法,让学生敢于表达,并且学会尊重他人的创意,他们才能感受到绘画的乐趣。学生作品完成后,教师请学生在画作空白处写下自己的创作构思,并请同学写下点评。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品鉴,引导学生去进行审美体验,培养审美判断能力,并且学会理解他人,寻找合适的表现形式,他们对绘画的喜爱也会更进一步。

一个月的支教时间很短,很多想法还没来得及实现,便要和学生们告别。看着这些在美术课堂中努力表现的学生,我有不舍,更有希冀。在我心中,美术课堂不光是要教会学生美术技法,还要引导学生去追寻绘画的方向,产生对美术和生活的热爱。在大山里,只要用心,只用一支铅笔,一样能给学生上最好的美术课。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